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毛主席治丧委员会名单,包括三位特赦战犯,他居然成了守灵人

2023-12-28 17:05:07

前言

毛主席逝世后,举国悲痛。

虽然毛主席生前一再嘱咐,遗体火化,一切从简,但全国人民都想为毛主席办一个庄重的追悼仪式,以纪念他对中华民族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很快,中央政治局便成立了治丧委员会,由华国锋亲自担任会长,委员会中,还包括诸多高级领导人。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治丧委员会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三位特赦战犯的名字,其中一位还是毛主席的守灵人。

那么,这三人到底是谁?他们为何会进入毛主席治丧委员会名单?被特赦后,他们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伟人逝世,举国悲痛

进入1976年以后,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然醉心工作,将仅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5月27日,毛主席还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内接见了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就国内外的形势交换意见,推动中巴友谊发展。

那天布托尚未到来时,毛主席便在秘书的搀扶下率先进入会客厅等待。

当布托进入房间后,毛主席又站起身来,主动与他握手,将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布托

在此之后,为了毛主席的身体,便安排其住院治疗,不再适合接见外宾,正因如此,布托也成了毛主席生前最后一位会见的外国领导人。

但毛主席始终关心国家事务。

9月8日晚,毛主席还特意让秘书给他读日本大选的新闻,仍在关注日本局势对我国的影响。

令人伤心的是第二天凌晨,毛主席逝世,终年83岁。

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毛主席是深受人民爱戴的一代伟人,正因如此,当他去世的噩耗公布以后,全国人民都陷入悲痛之中。

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工厂,每一个地方都自发组建起吊唁活动,不仅如此,海外国家也对毛主席的离去表达了哀悼之情。

在其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我国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正如一位记者所说的那样,“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而如何为毛主席举办一场庄严的追悼仪式,成了中央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华国锋、叶剑英等人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毛主席治丧委员会,并公布了374人组成的委员会名单。

名单中,既有刘伯承、聂荣臻、粟裕等开国将帅,也有李敏、李讷等毛主席的亲人,可谓是囊括了毛主席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批人员。

不过,在这个名单的最后,有三个人的名字有些特殊,也引起了大家的疑惑,他们分别是杜聿明、宋希濂及黄维。

要知道,这三位都曾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也在解放战争中给我军制造过不小的麻烦,为何要将他们纳入名单之中呢?他们又何特殊之处呢?
三位国军名将,遭到我军俘虏

解放战争爆发前夕,杜聿明便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官。

之后,他又在蒋介石的命令下,率军攻克了北镇、黑山、平泉等重要地区,为全面内战的爆发做好准备。

战争打响后,杜聿明历任徐州“剿总”副司令、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务,曾指挥军队,与解放军进行过多次正面的较量与交锋。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令国军闻风丧胆,大名鼎鼎李弥军团被击溃,杜聿明带着十来个卫士突围,最终于1949年1月10日被我军俘虏。

黄维的命运和杜聿明颇有相似。

在国军中,他因在讨伐陈炯明和孙传芳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从而被蒋介石重用。

他先后担任31军军长、第12兵团司令,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黄维接过刘峙命令,率领第12兵团,前往徐州集中。

当时大片地区都被解放军解放,蒋介石让黄维前去解救黄百韬。

当黄维军团赶到后,解放军便运用起围点打援的战术,逐步缩小包围圈,突围失败后,黄维换上普通士兵的服装,想要蒙混过关,逃跑。

不过,这一切都被解放军识破,黄维于12月25日被正式俘虏,整个12兵团也由此宣告覆灭。

而在淮海战役爆发之际,蒋介石也一度想要推宋希濂上徐州“剿总”司令的位子。

不过,宋希濂却看出了国军在徐州的颓势,坚持不就,转而前往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任司令官兼第14兵团司令。

宋希濂人称“鹰犬将军”,目光敏锐,作战风格凌厉,他本想着,退居湘鄂边境的偏僻地区,以躲避解放军。

但1949年11月开始,二野与四野便先后向川东南、鄂西及湘西发动猛烈攻势。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一触即溃,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宋希濂残部便被围困于大渡河地区,已经是穷途末路。

就在宋希濂准备举枪自杀时,却被警卫拦了下来,与此同时,解放军赶到,宋希濂被俘。
入狱改造,进步显着

新中国建立后,杜聿明、宋希濂与黄维都被移送到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入狱之初,三人都极不配合。

杜聿明和宋希濂都曾经动过自杀的念头,杜聿明更是尝试了上吊、服安眠药等多种手段。

在被监狱看守救下后,杜聿明成了重点关照的对象,被关进了单人监室里,没想到,杜聿明索性拿头撞墙,一心求死,让监狱管理人员伤透了脑筋。

黄维就更不必说了,被问及为何不早点投降,黄维却拍桌而起道,

“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我愿战至只有一兵一卒。”

在狱中,他是出了名的刺头,不仅如此,对于改造完成的前国军将领,黄维更是极尽讥讽之能事。

例如,国军少将邱行湘积极参加改造,黄维便嘲讽他“没有一点气节”,甚至与他大打出手。

但毛主席却始终认为,战犯们虽然犯下了重大罪行,但始终是中国人民、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完全有潜力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教育他们、改造他们,也是新中国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象征。

于是,功德林监狱一直对三人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杜聿明背部、颈部都有旧伤,战犯管理所的医务人员便对他进行了精心治疗与细心呵护。

终于,杜聿明在战场上受的伤几乎都被治愈,此前没有发现的肺结核、胃溃疡等慢性疾病,也逐渐好转。

为了让他睡一个好觉,医务人员甚至给他定做一个贴合身材的石膏板,杜聿明对此大为感动。

宋希濂在陈赓的多次劝说下,也开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得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势如破竹时,宋希濂还忍不住感叹道,“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

黄维算是其中比较固执的一个,但共产党对他的优待他看在眼里。

即便仍然嘴硬,却不再与管理人员公开叫板,内心里对共产党的领导也逐渐认可。

对比蒋介石对自己弃之如履的做法,以及共产党为他安排了三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后,他更是流下了惭愧的眼泪。
得到特赦,重新做人

时间一晃来到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为了迎接这一盛事,毛主席下达指示,对表现良好的一批战犯进行特赦。

毛主席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正如我们刚才所提到的,经过改造,很多前国民党将领都洗心革面,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这些战犯,很多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大功,是着名的抗战功臣。

就拿杜聿明来说,1938年,他正担任国军第200师师长,当时蒋介石提出了所谓的“焦土抗战”,在无力抵抗日军的情况下,下令焚烧长沙城,延缓日军攻势。

11月12日,长沙城内浓烟滚滚,三天时间内2万名居民被活活烧死,损毁的财物不计其数,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后来,放火人员又赶往湘潭,想要故技重施,杜聿明见状,连忙拦下了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还怒斥放火队员草菅人命。

随后,杜聿明将放火队扣押,并张贴布告,严禁放火烧城,这才保全了湘潭数十万百姓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可见,杜聿明虽然在解放战争中有过,但在抗战中也有功,加之他已经改造了十年,进行特赦实在是理所应当。

1959年的特赦名单中共有33人,除了杜聿明与宋希濂,还包括王耀武、曾扩情等国军高级将领。

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而宋希濂也进入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宋希濂出狱那天,陈赓亲自前去迎接,宋希濂见到他以后激动不已,痛哭流涕道,

“真没想到我还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共产党却对我如此宽大”。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黄维在功德林前几年的表现并不理想,没能进入到第一批特赦名单之中。

但在此之后,黄维已经不再抵触改造,不仅如此,他还在监狱中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甚至研究起永动机来。

1975年12月,黄维也得到特赦,入狱27年,他与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早已结下深厚的感情。

十年后,黄维回到功德林参观,他竟然提出不住宾馆,而是在当年自己所在的2号监牢居住。

得到特赦后,黄维也进入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此外,他还多次回到江西贵溪家乡,指导家乡发展建设。

杜聿明、宋希濂、黄维,都是当年的头号战犯,却因为中央的宽大为怀,得到重新做人的机会。

正因如此,他们时刻感激毛主席的恩情,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三人都痛心疾首,痛哭不已。

于是,在拟定毛主席治丧委员会名单时,中央特意将他们加了进去。

作为最后一批被释放的国民党战犯,黄维与毛主席渊源更深。

当时很多人都主张处决这样的“刺头”,是毛主席坚持要求“一个也不许杀”,黄维才得到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因此,黄维不仅进入了治丧委员会,还主动申请为毛主席守灵,中央自然也打破惯例,同意了这一请求。

结语

获释后,三人过上了不同的晚年生活,杜聿明与黄维一直留在北京,后来都当上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宋希濂则前往美国定居,与家人团聚。

虽然经历不同,但三人都长期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工作,黄维表示,

“祈求祖国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和你们把酒言欢”。

杜聿明更是终身不忘统一大业,在遗嘱中,他还叮嘱妻子子女,要为国家做贡献,并强调,

“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