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抗寒战袍”军大衣:中国人的宝?错,苏联人的袄

2023-12-25 17:05:03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冬天到了,很多网络上的年轻人都会秀一下他们新买的冬装,如今这冬装不是什么加拿大鹅牌羽绒服也不是土豪气十足的貂皮大衣,而是军大衣。

◇ 相关新闻截图

正所谓“不是4000块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现在年轻人穿这几十年前人手一件的军大衣可能是一种新式玩梗,但在几十年前,军大衣在中国确实是时尚的标志。

关于军大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00多年前的英国和俄国的军服,俄国自从彼得大帝时期就开始设计军服,由于这段时间俄国军队主要作战地区都是在气候较为温暖的欧洲,军服设计上也以短打扮为主。

随着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远东不断扩张,这里的气候和欧洲大不相同,哥萨克士兵出于保暖需要都穿上了长款大衣,这也就是今天军大衣形制的前身,后来这种长款大衣也被纳进了制式军服之一,成为士兵们的冬装。

◇ 19世纪身着华丽的沙皇近卫军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这种大衣军服极为华丽奢侈,用料基本采用毛皮或毛呢,出于美观考虑,还需要用一些昂贵的颜料给毛皮上色,再加上金属纽扣等其他装饰,一套军大衣的成本相当昂贵。

这些造价不菲的军装虽然穿上显得“很有精神”,但其实用性却不尽如人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军服的弊端,所谓华丽和奢侈是阅兵时候给长官看的,更多时间士兵要穿着这件衣服滚泥地,你把裤子设计的紧绷绷不仅迈不开步,而且一旦遇上冲锋还是撤退都跑不过敌人,这时候在华丽的衣服有什么用?

◇ 1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俄国近卫军

面对真实战场的反馈,俄军的士兵军装得到了相应的简化,比如把裤腿放开,衣服上的穗和其他的没用装饰给去掉,不过简化没有简太多,整件衣服成本还是不少。

等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后,沙皇又对军服做了进一步改革,这一时期俄国在欧洲跟德国的关系继续恶化,两国之间也进入军备竞赛,俄军规模迅速扩张,如果还用原来的军服那花销太大,必须把多余的装饰能删就删以降低成本。

◇ 鱼鹰社绘制,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军斯莫棱斯克团士兵

◇ 日俄战争时期的沙俄士兵

同时日俄战争打响,俄国竟然败给一个蕞尔小邦日本,而令俄军失败的众多原因中其中一个便是他们的军服,随着武器技术不断发展,俄军发现他们的军服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鲜亮的军服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活靶子,对面的日军已经及时推出野战保护色战时服了,俄军士兵还不得不在泥地里打滚把军服弄脏来制造“保护色”,为此俄国人又进行了军装改革,新军服是灰色,我们常说俄国士兵是“灰色牲口”灰色就是从这来的。

◇ 早期英国军官的巴宝莉大衣

◇ 一战时期的英国军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同一时期英国人也设计了一款大衣,出于御寒的需要,1879年,巴宝莉创始人托马斯·博柏利研发出一种组织结实、防水透气的斜纹布料-Gabardine(华达呢),并用它做成长款大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衣,英国军队给士兵订购这款军装,最终风靡全世界。

◇ 挪威王储奥拉夫穿着风衣在英格兰进行大规模演习

◇ 随后时尚的风衣逐渐成为西方男女的宠儿

在布尔什维克建立起苏俄政权后俄国陷入一片内战,对于各方势力具体穿什么都没有明确要求,只用缠着一块不同颜色的布条证明自己的阵营即可。内战平息后俄国重获短暂的和平,这时候就需要重新设计军装,而在这次的军装设计中,冬季棉服的款式就将原来沙俄的冬装和风衣面料相结合,布尔什维克虽然号称是“砸烂一切旧秩序”,但在设计军服时也不可避免地没能免俗,在军装里掺杂了很多华丽的元素,而且这些元素无一例外都是不实用的。

◇ 一战时期的帝俄士兵军服

◇ 20世纪以后苏联军装

1940年的苏芬战争,身着这些军装的苏军士兵就在冰天雪地中被芬兰人教做人,面对血淋淋的战争教训,苏军只能重新走实用路线,把保暖放在第一位,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见军大衣的样式。

在随之而来的苏德战场上,两军的冬装效果高下立判,德国人穿的是毛料大衣,在德国的冬天还比较暖和,但进了苏联腹地后完全不够用。而苏军大衣里面填的是棉花,不单能拿来御寒,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作为防护用具。当然,指望它们能够挡住直射过来的弹头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远距离飞过来的流弹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至于说在废墟中的机动和白刃战中,这种大衣对斯大林格勒遍布的砖头瓦块、碎玻璃甚至刺刀都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唯一的不足是苏军士兵们穿上它之后行动上略显笨拙,但是和随之带来的好处相比,行动迟缓的这点儿代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庆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苏军士兵

此外在其他季节,苏军士兵也会把这件大衣带在身上,现在的老照片和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见苏军士兵人人背个包袱,其实这个包袱就是大衣卷完缠在身上。在苏德战场上不仅气温低,昼夜温差也大,苏联士兵在夜晚休息时也需要保温,同时在二战中苏军的后勤保障一直做的极其差劲,士兵们没有自己的睡袋,这件大衣到了晚上就成了士兵们的被褥,有必要的情况下它甚至成了运伤员的担架,四个士兵拎着四个角,伤员躺在里面就能把人运走。可能连军大衣的设计者自己都没想到,那些士兵竟然能把它开发出这么多功能。

等到二战结束之后,一些苏式装备又流进中国,军大衣成为中国士兵的冬装,在经济不太发达,曲折探索的时期一件棉袄都能穿三代。在当时,你能得到一件军大衣其实并不容易,这玩意甚至能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因此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军大衣成为一种时尚,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渐蓬勃发展,可供选择的商品越来越多,军大衣才逐渐退出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 身着军大衣的中国女性

话说回来,我对于今天军大衣再次成为时尚一点也不奇怪,历史上很多服装都是从军装开始流行的,今天的呢子大衣源自于皇家海军的水兵大衣,常年海上奔波需要用厚重的呢子来扛住海风,而优雅的燕尾服则是近代骑兵所穿的军服演化而来。

现在的绿色军大衣之所以看起来有违和感,应该是材料和款式的问题,如果当初有条件我们能像英国人一样做风衣的话,再根据民间潮流改一改款式,那穿起来估计一样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