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伟人口中的娃娃将军,为何37岁自尽?133名老红军之死成最后稻草

2023-12-17 17:05:07

1949年3月下旬,毛主席口中的“娃娃将军”——年仅37岁的韩钧,在自己的卧室里举枪自尽。这位时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市委秘书长兼军管会秘书长的青年才俊,就这样以这种离奇的方式,倒在了新中国建国之前。而5年前的豫西事件以及因这次事件而牺牲的133名老红军,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4年4月,60万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豫湘桂战役。此战之中,国民党军一溃千里,丢掉了百余座城池,损兵数十万,整个河南几乎全部沦入日军的铁蹄之下。

为了解救中原人民,收复神圣的国土,毛泽东决定派遣一支精干的部队南下河南,建立中原抗日根据地。

1944年,毛泽东亲自点将,命王树生带领一支部队南下中原,与先期在那里活动的皮定均、徐子荣部会合,建立河南军区。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决定派遣一个青年才俊去往河南,此人文武双全,上马能提枪打仗,下马能抚民建政,他便是韩钧。此人年少有为,为毛泽东所器重,被看做建立和巩固中原根据地的不二人选。

在革命的队伍里,韩钧是个小字辈,他出生于1912年,1932年加入了共青团。在“大老粗”遍地的革命军队中,考上了洛阳第四师范的韩钧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知识分子”。九一八事变后,韩钧加入了革命的浪潮,曾屡次被国民党抓捕。

1934年,韩钧更是与其他12名革命志士一起,被反动派判处了死刑。但随着抗日形势的变化,韩钧等人被分批营救出狱。1936年9月24日,骨瘦如柴的韩钧终于重见天日。但就如他所说的,反动派的监狱固然是残害人的魔窟,但也是锻炼革命才能的熔炉。

韩钧出狱后不久,便在抗日战场展现出不凡的才能。作为中共山西统战工作委员会成员之一被派到太原,担任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军政训练委员会政治部干部。凭借其卓越的才能,韩钧将“牺盟会”经营得风生水起。众所周知,阎锡山只用山西人,但对于韩钧这个河南人,阎老西却从来不吝赞美:

“韩钧这小子了不起,年轻有为,真是个人才。”




在韩钧的苦心经营下,“牺盟会”已经拥有了1.5万人马,一共有8个团。决死三纵队、四纵队、政卫旅、工卫旅、暂一师等由牺盟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相继成立,统称山西“新军”。

山西“新军”的壮大,很快便引来了阎锡山的觊觎,于是他派亲信梁化之多次宴请韩钧,试图将这支“新军”拉过来。梁化之的过分热心,很快便引起了韩钧的高度警觉。随后韩钧立即展开行动,设法带领“新军”决死二纵队突出了阎锡山的重围,杀回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由此,山西新军几乎全部加入了八路军,归属于八路军一二零师的编制。由此,八路军实力大增,而阎锡山倒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就如续范亭所说:“阎王定下杀马计,跑了马儿又伤身。”阎锡山自己更是往自己的脑袋上拍了三掌:“我为共产党喂肥了一只老虎啊!”

这一次国共冲突,被称为“晋西事变”,年轻的韩钧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之风,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毛泽东亲自召见了韩钧,请他吃了一顿饭,并盛赞他的当机立断和骁勇善战,并将之亲热地称为“娃娃将军”。

豫湘桂战役之后,在毛泽东眼中,善于指挥作战、长于扩军建军的韩钧,自然成为了建立中原根据地的不二人选。况且,韩钧本来就是河南人。

中国人自古讲究逐鹿中原,河南处于天下之中,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国民党军退却,我军大有可为。因此毛泽东对于中原根据地的建立寄予了厚望。

1944年9月,毛泽东电召时任晋南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韩钧、三分区政委刘聚奎、 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赶赴延安。




10月12日,毛泽东、朱德亲自宴请了韩钧等三人,毛泽东亲切地对韩钧说:

“娃娃啊,你要好好打,豫西人民就等着你去解救呢!记住,一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哟。”

为了帮助韩钧工作,毛泽东还给了他一件“大宝贝”——200多名河南籍连级以上的干部。这是毛泽东亲自从延安各部队和学校挑选出来的,他们大多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经验丰富,以一敌百的老红军。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一人就能扩充百人、千人甚至万人的队伍。

在交接之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叮嘱韩钧:

“娃娃,这些人个个身经百战,都是我党的宝贵财富。你到了河南,肯定要招兵买马扩充部队,就不愁没有干部咯!”

然而没成想,这200多名河南籍干部,却成为了困扰韩钧一生的心结。

11月14日,韩钧等人带领领太岳军区十八团、五十九团、晋绥第六支队及干部队 4000 余人组成豫西抗日第二支队渡过黄河挺进豫西。他与王树生、戴季英、皮定均等人一起,到处打击日寇,将豫西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12 月,驻洛宁的伪军大队长王殿甫和驻陕县的皇协军营长马明山在我地下党策反下相继率部起义。 韩钧将起义伪军改编为豫西抗日独立团,并为其配备了班、排、连干部,使进入豫西的部队得以发展壮大。 1945 年 1 月初,韩钧、刘聚奎率部发起渑池战役,经过两天激战收复了渑池县城,打死打伤日军 800 余人。




八路军连战连胜,中原局势一片大好,韩钧决定收编一些当地武装,扩充抗日队伍。在豫西,有两支较大的抗日武装,一股是渑池的上官子平部, 有 2 个团的兵力, 人枪 2000余, 一股是洛宁的李桂五部, 有 3 个团的兵力, 人枪3000 余。

李桂五出身于湘军,土地革命时期曾与红四方面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不得不赋闲在家。豫湘桂战役后,李桂五挺身而出,他收集国民党军的残兵败将,组建了洛宁抗日自卫军,自任司令。

而上官子平部则不同,他的部队主要是由招安土匪构成。自清末以来,豫西就一直不太平,活跃着众多响马和土匪。上官子平原是渑池县的一个地霸,土地革命时期曾做过渑池县警察局长,因贪污被罢免。1938 年春,因晋南形势紧张,渑池成立了河防队,上官子平任大队长。中条山战役中,国民党军大败,上官子平趁机收容败兵,组建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

韩钧决心收编李桂五和上官子平,于是他派遣地下党前去商量收编事宜。然而李桂五和上官子平在土地革命时期,皆与红军交战过,手上有血债,因此一直心存疑虑。

然而到了1945 年 1 月 ,事情却发生了转机。在豫西,除了李桂五和上官子平外,还有两支国民党部队,分别是河北乔明礼的民军,一个是张广居的抗日挺进军三十三纵队。这两支部队同样由豫湘桂溃败的败军组成,装备较好,然而却被日寇吓破了胆,从来不敢抗日,只会抢地盘、搞摩擦。

1月16日,乔明礼和张广居突然联合向上官子平部发难,李桂五见状,立即带兵驰援。然而怎奈装备不佳、训练不精,不是乔、张“二顽”的对手,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就在这紧急时刻,韩钧、刘聚奎带领3个团的人马增援而来,打垮了乔明礼民军,俘其副团长以下1000 余人。 张广居部不敢接战,闻风而逃。




李桂五和上官子平见状,立即感恩戴德地与八路军联系投诚,李桂五更是强烈要求加入共产党。

2月4日,上官子平和李桂五的部队均得到了改编,分别为豫西二分区独立七旅以及独立八旅,刘桂五被吸收为共产党员。随后,韩钧将毛主席交付的100多名连级干部编入了上官子平和刘桂五的部队。至此,豫西根据地已经拥有了6县30多万人口,方圆200多个公里,正规军4000多人,地方部队5000多人,已经初具规模。

然而韩钧在收编地方武装时,却犯下了一个严重失误。首先,韩钧在收编队伍时,没有加以区分,没有分辨、剔除坏分子,导致大量怙恶不悛的地主、土匪、恶霸混入了人民武装;其次,韩钧没有注意到国民党特务的策反,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刘桂五有理想、有抱负、讲义气,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而上官子平则不同,此人本是惯匪,有奶就是娘,是个十足的投机分子。其部下更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可谓是贼性难改。

就如苍蝇盯上了腐肉,上官子平刚一加入八路军,军统特务刘茂欣就闻着味儿找上门来。刘茂欣先是找到了李桂五,试图用5000大洋和豫西挺进军第一师师长的委任状来收买他。然而李桂五却说:“我已经是共产党的人,就别想着收买我了。”

刘茂欣见状,遂立即拿着委任状和大洋来找上官子平。上官子平收下了1万大洋,但对反出八路军仍有疑虑,他特别担心李桂五会找他麻烦。于是他推脱说:“一切看刘桂五兄的,他要反,我就反。”




刘茂欣见状,立即明白,李桂五不死,不但他的队伍带不走,上官子平也不敢反叛。3月27日,一名军统特务潜入李桂五的住所,将其残忍杀害。 之后,李桂五旅副旅长郭连杰担任了旅长。刘茂欣又对郭连杰进行拉拢。 在刘茂欣高官厚禄和金钱的诱惑下,郭连杰犹豫不决。

然而就在这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首先,我军在豫西展开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以及倒地运动。1942年,河南遭遇大灾,农民为了活命,只好以极低的价格将土地卖给了地主。而八路军不仅要让地主们减租减息,还要让他们将土地原价吐出来。这样一来,就侵犯了河南地主的利益。

而李桂五武装,原本就是地主武装,营团以上的军官皆为地主,这些人开始对共产党不满了。

就在李桂五武装暗流涌动之时,上官子平的部队也发生了异变。原来该部的一名副团长,调戏并强奸了渑池县后地村的一名年轻女子。邻居们看不过去了,一拥而上将其打倒绑上送到二地委。为了整肃军纪,二地委直接枪毙了这个副团长。

消息传来,上官子平和手下的那些土匪都愤愤不平:“老子提着脑袋帮你打天下,咱们玩个女人都不行了吗?”

上官子平见匪众群情激奋,且李桂五已死,于是认为反叛之时已至。就在这时,日寇对太行军区发动了扫荡,韩钧带领二分区主力北上支援,却丝毫没有意识到上官子平以及郭连杰的异状。

5月26日,上官子平突然反叛,他四处抓捕八路军派往军中的政工干部,追杀地方抗日政权干部战士。次日,渑池县委书记王舟平、副县长张君英、独七旅参谋长白云等 42 人被叛军当众乱刀捅死。




上官子平反叛后,郭连杰立即响应。5月28日,郭连杰指使其旅部直属部队和王延厉团同时叛变, 杀害了党派在其部队中的政工干部 30 多人, 打起了豫西挺进军第二师的旗号,疯狂地进攻洛宁党的各级政权,杀死洛宁县长康润民、东司区委书记程同拴等 13 人。

上官子平和郭连杰相继叛变后, 二分区收编的地方团队只剩下原李桂五部赵连治一个团没有反水。刘聚奎亲自到赵连治团驻地, 召集赵连治部所有政工人员,询问赵连治的动向。 可惜,几十名政工干部都被赵连治的假象所蒙蔽,异口同声地说赵连治是个好人,不可能反叛。谁知数天后,赵连治也举起了叛旗,团内数十名政工干部皆遭毒手。

然而叛乱仍然没有结束。6 月 19 日,陕县警卫中队队长周子涛、陕渑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相继叛乱。仅在陕县宫前,就杀害陕县县长薜文高、宫前区长张志杰、陕渑抗日独立大队政委黄亚谋、 副大队长李念兴等 32人。

听闻豫西生变,身在太行军区的韩钧虽然心急如焚,但也无计可施。待日寇扫荡结束后,韩钧火速带领八路军主力回豫。在八路军正规军面前,叛匪根本不堪一击。

6月27日,韩钧部首先将郭连杰部围困在洛宁的刀环寨,击毙匪首郭连杰以下300多人,赵连杰等1000多名匪徒被俘。




7月3日,上官子平向韩钧的第六支队发动进攻,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很快就迎来了报应。上官子平的人数虽多,但皆为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八路军的一合之敌。几个小时后,上官子平部全线崩溃。八路军将200多名匪徒挤在一条河沟里,用机枪、迫击炮狠狠招呼这些叛匪。杀红眼的八路军战士不顾匪徒们的呼救求饶,将他们尽数打死,一个不留。

7月11日,韩钧设法找到了上官子平的藏身之处,当晚, 八路军十八团特务连对其进行突袭,当场打死上官子平的警卫队长宋长周等 30 余人,左足受伤的上官子平狼狈地躲进邻居家的红薯窑里才逃过一死。

此战之后,上官子平吓出了毛病。到了9月,39岁的上官子平暴毙而亡。这样的死,实在太便宜他了。到了7月19日,八路军又捕获了叛匪周子涛。几天后,周子涛被当众枪决。

在匪首之中,唯有狡猾的史汉三没有落网,他逃入伪军秦生福部做了名连长。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到了1948年,史汉三在与我军的交战中被乱枪打死。由此,在豫西事变中残杀八路军的所有匪首皆以毙命。

然而这些匪徒的死,根本无法弥补我军的损失。仅韩钧从延安带回的老红军,就被杀害了133人,这是难以弥补的损失,也是我军从未有过的损失。就算13300颗土匪的人头,也换不回这些不屈不挠、身经百战的革命战士。不仅如此,这些干部的损失,也给中原根据地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豫西事变后,韩钧陷入了深深的自责。1947年,韩钧跟随陈赓的第四纵队杀回了豫西,并将此地的土匪彻底剿除。困扰豫西百姓多年的匪患就此消除。然而自认为辜负了主席期待的韩钧,并没有解开心结,而是染上了沉重的PSTD。

平津战役时,韩钧跟随叶剑英进行了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叶剑英为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韩钧任秘书长。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人民军队的胜利已经注定,新中国也在筹建之中。但在大好形势之下,韩钧却猝然而逝,死因成谜。《文汇报》有篇报道,韩钧的死实际和5年前的豫西事变有关。直到生命的最后,韩钧仍然无法原谅自己。

或许越是胜利,越是让他无法与自己和解;越是胜利,就越是让他想起那些在豫西事变中不幸牺牲的133名老红军。

1949年3月下旬,韩钧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举枪自尽,年仅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