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谭嗣同曾建议光绪帝出卖新疆和西藏,想想真的后怕

2020-12-07 08:56:42

谭嗣同这一历史人物我想很多国人都耳熟能详,他作为清末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为了拯救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以身殉道,让“戊戌六君子”的事迹谓名垂青史,其在狱中所做诗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更是充分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戊戌六君子

但英雄并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悲壮的事迹并不能弥补他们在政治上的幼稚,也并不能让他们跳出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提出的变法建议在那个时代也许有一些可取之处,但如果真的成为现实,对中国绝对是一个悲剧。

比如谭嗣同就向光绪帝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出卖新疆和西藏,甚至满洲和蒙古来为国家减负”,而一些其它的维新派人士甚至有着更为激进的想法,反倒是清廷的一些保守派对这些边陲之地甚为看重,更有大局观。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明明是“进步的代表”,却无法看清时代的大局,差点儿酿成大祸?


谭嗣同们到底提了什么建议?

要想知道为什么维新派和谭嗣同差点儿酿成大祸,我们就要先看看他们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如果这些建议成真又会有多大的危害?

谭嗣同和维新派人士在一起

甲午战争结束后,谭嗣同听闻清廷竟惨败于昔日瞧不起的倭寇,还签署了巨额赔偿和割地的不平等条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心系大清的他与一干维新派人士开始为国家的后续发展找出路,而他们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便是“卖土地换钱”

根据《谭嗣同全集》记载,谭嗣同曾上书光绪帝:“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盖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万万方里,以至贱之价,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是新疆己应得十万万,而吾情愿少得价者,以为十年保护之资也。且价亦不必皆要现钱,铁甲船、铁路之钢条、木板、精枪、快炮及应用之一切机器,均可作抵。于是广兴学校,无一乡一付不有学校,大开议院,有一官一邑即有议院。”

红圈内的位置谭嗣同都主张卖掉

从谭嗣同的建议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如下几个“核心思想”

(1)目前的形势对于大清很危险,现在保命要紧,国家尊严已经不重要;

(2)为了保命,大清急需大量钱财还清债务,更需要欧美帝国主义的保护和提供先进武器;

(3)我们维新派要变法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各类变法政策没有钱不行;

(4)西藏、新疆甚至满洲这些边陲之地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清的拖累,还不如及时止损变现;

而除了谭嗣同认为新疆、西藏等地没用外,康有为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若英肯助我,酌量割分西域之后藏一带地让与若干”。并且为了说服光绪,康有为还列举了俄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日本将库页岛卖给俄国的案例,可这实际上都是偷换概念的说法。


两位维新派重要领导人都有此想法,维新派的整体政治纲领也就清晰了,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上位,想必这一理念将会迅速变成事实,我国的版图上将永远缺失了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如果失去了新疆、西藏、满洲和内蒙等所谓的边陲之地,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长江黄河两条河流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了,失去这些边陲之地将导致两条河流的发源地及上游完全处于外国势力控制之下。如果外国势力以此作文章,比如故意在上游排污,我们将付出很大的代价。例如巴基斯坦国内主要河流的上游就都位于印度境内,印度故意以此恶心巴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长江黄河发源地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印度用河流威胁巴铁

其次,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西南方向不可逾越的一道“天堑”,对于我国的国防安全是极大利好,如果没有了西藏,印度方面将会比现在产生更大的威胁,帝国主义势力也会在此囤积重兵,牵制中国。

第三,谭嗣同们想要放弃的所谓边陲之地有着大量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例如新疆天然气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地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利好,比如增加我国战略纵深、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多样性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当初维新派的想法实现,我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将比现在要大的多,国家发展的潜力和高度也会大大降低。

新疆能源矿产分布

新疆金属矿产


为什么谭嗣同们作为进步人士却要“卖国”

上文已经提到了失去这些所谓的“边陲之地”会对我国产生多大的危害,而为什么维新派作为当时的进步人士却要卖国呢?个人认为,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维新派本身的问题。

谭嗣同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儿子,家世显贵,本可以享受奢靡的人生。但他却有更大的抱负,积极投身于政治试图救中国。于是,他早年便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后期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作出这些行为绝对的爱国人士,更是当时开明思想的代表人物

从这一切的做法上来看,维新派的人士都是在救中国,并且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谭嗣同固然是英雄,维新派固然想要救中国,他们主张靠出卖国土换安全的提议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民族大义。但有的时候,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往往越失败,好心办坏事儿的事情少见么?


维新派的各项举措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都是做了无用功甚至反作用,因为面对已经腐朽到根部的大清政权,任何想为其续命的举措都是徒劳的。而维新派走得便是改良的路子,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清政府的无可救药,对清政府也仍然存在着幻想,这种不彻底的革命和幼稚的政治观念根本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出阴霾

而从卖土地的建议上来看,维新派也是幼稚得很,也许在他们看来,西藏、新疆等边陲之地即没有人住也不产钱粮,还要花费精力去守卫,与其荒废在手中还不如卖给沙俄和英国,然后用得到的钱还外债、购买坚船利炮、为变法提供财力,这样便可以换得大清一时之安,
甚至有机会成为列强。

就算英国和沙俄真的给了钱和武器,但清朝真的是因为战斗力不强才灭亡的吗?有了坚船利炮就没有太平天国,就没有义和团了么?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结局又怎样呢?

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但依然救不了腐朽的大清

清政府洋枪队装备也不差

由此可以看出,戊戌变法发动者本身的幼稚,根本无法成事,他们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又没有大局观,作为普通人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他们想成为国家的执政者,则是大大不够格。

虽然谭嗣同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用土地换国家的强大完全是本末倒置,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不然左宗棠为什么拼了老命也要把新疆从阿古柏手里夺回来?当初,左宗棠上书光绪:“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种思想境界维新派们是没有的

虽然谭嗣同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也值得我们尊敬,但要论治国,可能还是左宗棠这样的人更加务实一些,虽然也不能救清政府,但是至少更有底线。维新派这种读书人用“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来形容十分贴切,光绪依靠他们如果能变法成功才是奇迹。

左宗棠兴办的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兴办的兰州织呢局

左宗棠兴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而且,跟时刻试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做生意,无异于与虎谋皮,引狼入室。今天把新疆和西藏卖给英国和沙俄,明天殖民者就能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卖了地后怕是不但大清没保住,就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要去掉后面的“半封建社会”了吧。

时代的局限确实如同迷雾一样笼罩在所有人眼前,但谭嗣同们却不是“时代的主角”。他们没有看破迷雾的能力,却试图分析复杂的世界政治,他们的天真幼稚是致命的缺陷,而这种天真幼稚差点儿造成祸国殃民的后果。


一个国家靠出卖土地换来的绝对不是尊严,而是耻辱,不是强大,而是懦弱。维新派口中的不毛之地都是如此富饶美丽,也是中华的瑰宝,怎么能因为一时之困就出卖了呢?如果左宗棠地下有知,当年他历尽艰辛收复的新疆差点儿被一帮进步人士卖了钱,怕是棺材板都按不住了吧。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戊戌变法的总结在我看来十分贴切——“维新派的作为广泛传播了近代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中国进步力量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意思就是维新派最大的成功之处不是提出了好的建议,而是让我们看清了这种试图为清政府续命的做法很幼稚,某种意义上是作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出现的。

现在想想不由得脊背发寒,如果维新派当政亦或者慈禧及光绪帝同意了卖国的建议,那么我们面临的绝对不只是失去几百万领土这么简单!

面对烂到根上的大清,让其灭亡是最好的结局,维新派试图为大清续命的做法必然是会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