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孔子早年当过大官?湖北睡虎地秦简揭开真相,原来是司马迁弄错了

2023-11-18 17:05:03

前言

一生求道不懈,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性符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思想家、教育家,也曾是一个普通人,有着丰富内在和不为人知的外在经历。

一、小时候失怙恃生活凄苦 15岁立志读书改变命运

孔子原名孔丘,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叔梁纥原本是宋国贵族,后来流亡到鲁国,66岁时又偷偷居住于尼山,迎娶了年仅20岁的颜氏,生下了孔子。由于违反礼法,孔子3岁时就被家族赶出家门,母子俩开始了孤苦的生活。

孔子自小家境贫寒,缺乏温饱。他跟随母亲在乡间艰难求生,常受其他孩子欺负。有一次,孔子被几个孩子强行抢走了一块黑面包,回到家后,他紧紧握着小拳头,泪水打转在眼眶,却什么都不敢说。母亲担忧地看着瘦弱的孩子,心如刀割。

为了谋生,母亲不得不向自己的娘家屡次求助,每次孔子都会羞愧地低下头,不敢看别人同情又鄙夷的眼神。这也是后来孔子弟子中有8位姓颜的重要原因。孔子的性格因此变得内向腼腆,他害怕与人接触,整日躲在家中,甚至不敢与母亲对视。

这种生活环境让孔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知道,要改变这种命运,只能靠自己努力读书。每天下田劳作后,孔子就拿出私存的少得可怜的钱买油,在窗前读书。有时他实在太困,竟睡倒在书上,脸颊贴着书页醒来。

15岁那年,孔子立志读书,想借助学问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就着月光苦读。这成为他求学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孔子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变强,我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20多岁做小工头 生活还是一潭死水

20多岁时,孔子终于有了第一个正式工作——在季孙氏家族的封邑内担任“司空”。这是一个低级官职,主要负责基建工程的监工和民工的管理。

孔子一大早就来到工地,站在木架上指挥着民工处理木料、搅拌石灰。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手上也起了厚厚的茧子。中午吃饭时,他常被一些懒惰的民工嘲笑“书生才子”,让孔子无地自容。自己辛苦工作,却得不到任何尊重,孔子失落至极。

孔子勤勤恳恳工作,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主动学习管理、组织、财政等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在工地上,他结识了许多像自己一样社会底层的朋友,这对他后来办学立说很有帮助。

但是,这份工作的薪水微薄,地位低下,让他的生活还是一潭死水。他仍然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进入了人生的首个低谷期。回到租住的冷清小房间,孔子望着窗外,久久不能入睡。自己的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他绝望地想到。

“我已经二十多岁,参加工作多年,可生活毫无起色。我真的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吗?”孔子开始产生怀疑。他不甘心屈居人下,却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三、30岁大限:一无所有的他终于选择离开

转眼,孔子已年过而立。30岁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但看着四周,他依旧一无所有。

这些年虽然孔子社交范围扩大,见多识广,但他仍然无法进入上层社会。家族势力强大的季孙氏完全把持着鲁国朝政要职,而他这个没有背景的小公务员,晋升的希望渺茫。

最近,孔子结识的好友包伯就职于郊外一所私塾,并邀请他一同前往。孔子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久违的感到乐趣。“或许我真正适合的,是教书育人。”孔子这样想到。这是他第一次对人生产生新的认识。

“我真的要在这里就此度过一生吗?”经过深思,孔子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说走就走。他想去更大的世界闯一闯,寻找人生的新的可能。

临行前,孔子整理了一夜的行李。看着箱子里寥寥无几的衣物,他不禁红了眼眶。虽然这里生活贫穷,但毕竟熟悉。而未知的新生活又会带来什么,谁知道呢?孔子跪在床前,祈祷自己能找到新的方向。

第二天黎明,孔子背起行囊,踏上了通往齐国的放逐之路。他将在这里开始漫长的求学以及办学过程,走上实现理想的道路。

四、70老来回望,方知艰辛之路造就圣人

时光荏苒,转眼间孔子已经70高龄。他坐在学宫里,看着窗外劳作的百姓,不禁想起了过去。

70年的风风雨雨,让他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代圣人。起初的贫苦生活磨炼了意志,低微经历让他积累人脉,30岁选择离开换来机遇。种种点点滴滴,都成就了今天的他。

记忆中,那个怯弱内向的少年,如今已经能面对君王侃侃而谈;那个在工地受气的年轻人,现在成为万世师表。回首来时路,孔子不禁感慨,人生的变迁无常,命运跌宕起伏,终究要靠自己去开拓。

孔子看着窗外笑意盈盈的孩子,想起自己也曾那么懵懂无知。他们终将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就像年轻时的自己。但孔子知道,迷雾终会散开,关键是要保有希望。

也许很多年轻人会问:我该何去何从?孔子会微笑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关键是要敢于追求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结语

看似平凡的他,也曾历经迷茫和磨难。可最终孔子都选择了正视自己,保有希望,才成就了这一生的伟业。这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寄托。

孔子的一生,让人看到平凡中的伟大,也看到伟大中那普通的本质。当我们对“圣人”的光环感到望尘莫及时,不妨想想孔子也曾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曾在迷惘中寻求方向。这,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