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8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2023-11-14 17:05:03

前言

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早在2000多年前就传播到了越南,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使用了近千年之久。

建国后,越南政府为争取精神独立,步步推进去中国化。自20世纪中期开始,越南便着手去除汉字,取而代之的是越南语字母。如今汉字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消失殆尽,但每逢春节,越南人家家门口仍挂着一个“福”字。这是他们老祖宗数千年来使用的汉字,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他们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而在时移世易的今天,中华文化已经在全球广泛传播,越南曾经抛弃的汉字,也在世界各地扎根、开花、结果。历史和现实再次证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巨大生命力。

一、被中国文化影响千年 越南长期使用汉字

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自古以来地缘相连,文化上也深受中原的影响。在越南的传说中,越族的先祖是中国古代神农氏的后代,曾受封为“泾阳王”,后迁居岭南之地。

根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朝时期,越南北部就已经成为中国岭南郡的一部分。汉朝时,汉武帝灭南越国,在越南中北部设置了三郡,将其并入中国版图。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越南都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中原的汉字、汉文化大量涌入越南。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汉字已融入越南人的生活,成为官方文字和一种文化符号。人们用汉字记录历史,传达信息日常事务。直到10世纪,越南趁中原王朝衰微之机脱离中国统治,才开始自主发展。但此时汉字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陈明(化名)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小时候曾在孔庙学堂学习汉文。他还记得老师一笔一画地写下“人之初,性本善”八个大字,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会写汉字,那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代表着智慧。”陈明说。

在他成长的年代,汉字仍通用于越南社会。直到法国殖民时期才逐步被边缘化。“我记得小时候春节时,大人会买一副对联贴在门楣上,上联是‘万事如意’,下联是‘顺心健体’,寓意新的一年万事顺利,顺心也顺意。”

“现在年轻人都不认识汉字了,但我还是希望孙子能学一学,别忘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教诲。”陈明说。

二、建国后谋求精神独立 越南步步谋求去中国化

1010年,越南李朝建立,自立国号“大越”,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国王称号。建国后,越南迫切希望摆脱中国的精神影响,走向独立。为彰显民族自信,他们试图去除一切汉化的痕迹。

于是,越南社会上出现一种被称为“喃字”的书写系统。它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而来,表意更为简单和直观。但由于过于简单,表达能力有限,喃字并没有完全取代汉字,两种文字长期并存。

16世纪,随着欧洲传教士的到来,拉丁字母逐渐传入越南。传教士利用拉丁字母来记录越南语言,奠定了越南语罗马字的基础。这给越南提供了实现“去汉化”的可能途径。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加快了废除汉字的步伐。法国人强制推行法语教学,禁止汉字使用,试图切断越南与中国的文化纽带。这激起了越南人的强烈反抗。

陈大彬(化名)的祖父曾参与抗法运动。他回忆祖父说,法国人禁止学校教授汉字,但老师会悄悄地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祖父说,学汉字就像是一种象征,代表他们心中的信念。中文是连结我们同中国的纽带,法国人想切断这层联系,我们必须保留汉字,因为那是我们的根。”

“现在政府已经正式废除汉字使用,但老一辈还是想要传承汉语文化。”陈大彬说。在他看来,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弃用汉字,就好似割断传承的连接。

三、西方传教士促成越南语字母的产生

越南在摆脱汉字的道路上历经曲折。喃字过于简单,一时间难以推广;汉字则格式复杂,难以普及。直到17世纪,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越南才在文字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

最早到达越南的天主教传教士来自葡萄牙。他们使用拉丁字母来标记越南语言。此后不久,法国和意大利的传教士也纷纷抵达。为便于传教,他们沿用了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的做法。

这种拉丁式的文字记录法为越南文字改革提供了样本。17世纪初,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经过反复比较、推敲,终于形成一套系统的拼音符号。他编撰出版了第一本《越葡辞典》,奠定了现代越南语罗马字拼写体系的基础。这套拼音符号简单易学,很快获得越南上层人士的认可。

陈立言(化名)是一名语言学教授,他分析认为,没有西方传教士的贡献,越南语罗马字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和完善。“他们为我们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当然,越南语罗马字还是有自身的特点,不是完全照搬拉丁字母。”

越南语罗马字的出现,打开了实现去汉化的大门。它不仅便于掌握,而且体现出拉丁文化的印记,正合越南当时争取独立的需要。“推行罗马字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同时也使文字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陈立言说。

四、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正式废除汉字

19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逐步占领越南,开始直接推行殖民统治。为加强控制,法国殖民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强制推广法语,其中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禁止汉字的使用。

法国殖民者在学校推行法语教学,禁止汉字出现在课本和课堂上。他们甚至派遣士兵到村庄中收缴牌匾、旗帜等载有汉字的物件。在正式文件和公告中,所有汉字都被删除,改为法语和越南语罗马字。

这遭到了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抗。陈长青(化名)的曾祖父在殖民统治期间曾参与反法斗争。据他回忆,殖民政府派兵突袭村中学堂,将所有的汉字课本和字帖全部焚毁。“爷爷说,汉字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所以学生们会在地下密切汉字课,甚至在树皮上刻写汉字进行练习。”

法国殖民者推行“非汉化”的力度非常大。村中除夕到来,大人还要暗地里准备一副汉字对联贴在门上。“他们非常反感法国人的所作所为,因为那是我们的传统,不容他人践踏。”陈长青说。

在殖民统治的后期,越南语罗马字已基本替代汉字成为主导文字。但在许多越南人心中,汉字仍代表他们的文化根脉。被迫放弃汉字使用,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

五、独立后确立越南语字母 为官方文字

20世纪40年代,在胡志明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成功展开独立运动,终结了法国殖民统治。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越南语罗马字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官方文字。这标志着汉字在这个国度已然被完全取代。

根据语言学教授陈立言的分析,新政权之所以选择罗马字,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罗马字易学易用,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罗马字强调越南语言的独立性,有利于培育民族自信心;最后,罗马字摆脱汉字影响,更符合政权去中国化的导向。

“放弃汉字使用,固然会使我们同中华文明的连接不如以往紧密,但这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必要的举措。”陈立言说。在他看来,语言的民族化是世界潮流,越南不过顺应这一历史趋势。

而在许多普通百姓心中,汉字的消失还是让他们感到一丝空洞。村民丁大山(化名)说:“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给孩子们辅导汉字的老先生。他总说汉字很重要,希望我们不要忘记。现在想来,他一定很不舍汉字被遗弃吧。”

六、抹去汉字痕迹78年 越南人心中那个“福”字

时至今日,越南已正式废除汉字使用达78年之久。如今这个国度的大街小巷里几乎找不到汉字的身影,人们的交流书写全部使用罗马拼音。这对当代越南人来说已成为习以为常的日常。

然而每当春节来临,人们仍能在印有红纸上找到一抹熟悉的影子。这便是“福”字,越南百姓心目中熟稔而珍贵的汉字。尽管不再通用,但这个“福”字,却始终抹不去。

“福”字在越南人心目中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它预示着新年万事顺利,合家欢乐。所以即便语言改变,春联形式不同,人们仍希望在节日中保留这个吉祥字样。

村民翁大福(化名)已经在村里生活了几代。他说,过年贴“福”字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就算国家不让用汉字,但‘福’字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这是老一辈的心愿,我们不忍心抹去。”

陈明是一位汉字老师,他门前每年春节也必贴一副“福”字春联。“这是为纪念先人,也是为了孙儿了解汉字的来历。‘福’代表祖辈的心愿,也链接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历史无法抹去,现实亦难以切断。”

当代越南社会已无汉字的身影,但刻在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仍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抹去汉字,并不意味着文化断裂。越南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并未因文字的改变而消逝。

春节贴“福”字的习俗,便是这层记忆的见证。它提醒人们,过去的不能遗忘,未来的还待续写。守着这份记忆,世代传承;编织着这份记忆,民族昌盛。

在这个多元融合的时代,中华文化已经开始走出国境,其影响正在全球蔓延。越南曾经抛弃的汉字,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重新绽放光彩。

如今,汉字不仅在东亚,而且在欧美等地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代表着中华智慧的汉字,正在为世界所重视和认同。

结语

语言和文字具有包容性,它不该成为隔阂,而应该成为联结。当越南历史上的汉字被世界所重新发掘时,当代越南人也许会有所感悟。

过去的断裂,已成昨日黄花。未来的交融,正待我们去塑造。历史的痕迹并不会消逝,但新的篇章值得我们继续书写。

越南抛弃汉字是历史的必然,但汉字仍在新的土地生根开花。当越南人翻开属于所有人的历史长卷时,也许他们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既然福字抹不去,民族的连结亦难以切断。这是历史的温暖提醒,也是未来的可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