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尼克松派美国将军到中国,因说了一个侮辱性的词,周总理罕见大怒

2023-10-13 17:05:04

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打破中美之间横隔几十年的壁垒,是一件改变历史的大事。

然而,这次访问并非一帆风顺,也是充满曲折险阻的,毕竟两国相互敌对了太久,浓厚的敌意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就在尼克松派出的先导代表团访华期间,就发生过一次外交事故。

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将军,是这次外交先导团的首要人物,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期间也是一个鹰派人物,尼克松政府期间还是一个高级顾问,后来还担任美军驻欧洲武装部队总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还担任美国第59届国务卿,是美国政坛一个重量级人物。

同时也必然是那种根深蒂固的“右翼分子”,满脑子对中国敌意,按说派他真的不合适,可是话说回来,当时美国政府内,又有哪个不是老牌反华反共反苏反越的右翼分子呢?尼克松本人就是这种人物的总当家。

中国对改善中美关系非常重视,周总理全程高度介入,就连最开始基辛格国务卿秘密访华的“波罗行动”,都是周总理安排的。

因此,黑格来访,自然也是周总理亲自接待。

当时的历史背景,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中苏交恶已久,已经严重到即将发生战争而且是核战争的危险地步。另一个则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已经十几年,再也无法拖延,中国作为越南最有力的支持者,对越南战争的前途命运有很重要的话语权,因此美国才有了一种投机的想法,他们以为,中国一定迫于强大“红色帝国”苏联的压力,急与美国改善关系,美国也正好可以借助中国在越南事物的话语权,让中国从中斡旋,好让美国通过谈判,体面的从越南脱身。

正是基于这种投机心理,美国人觉得自己不是单方面有求中国,中国同样有求他们,所以潜意识中,有了几分自负。

黑格显然就是这种人,他尽管在与周总理的谈话中,尽量小心翼翼,可是还是不自觉的用错了一个词汇。

黑格在表达美国非常关心中国被苏联以核武器威胁下的处境时,竟然愚蠢的用了“viability”(生存能力)这个词汇,这个词是指那些力量极其渺小比如婴儿、弱小动物才会使用的,他用这个词汇比喻中国,明显是带有强烈歧视侮辱涵义的。

黑格怎么也没有想到,周总理也是精通英语的,尤其对关键性词汇,他是极为敏感的,一听到这个词汇,一向待人如沐春风的周总理,不由得感到极大的愤慨!

想想也是,堂堂一个超级大国,竟连他们戏称“穷的光着屁股”的亚洲小国越南都打不赢,不得不上杆子向中国求助的,还敢不知羞耻,大言不惭,怎么不让人愤慨?

周总理当即打断黑格的话,说道:“中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有能力抗击一切侵略者”。

周总理言下之意就是要黑格意识到自己上门乞讨的使命,不要再吹牛,抬高身价。

可是黑格一点没有意识到,还在滔滔不绝说着:“我们有精确情报,苏联在中苏边境驻扎着五十多个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上万辆坦克,还有上百个核导弹对准中国各大战略目标……”

黑格还想继续恫吓周总理,周总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罕见的发火,大声打断了黑格:“我再次重申一遍,中国不需要任何国家的保护,尤其是你们美国,你们借口提供保护,在世界各地谋求霸权,这种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种小插曲不会影响周总理改善中美关系的努力,周总理还是安排黑格一行到中国各地参观。1月7日他们又到了上海。

可是在上海,傲慢的黑格又犯了一个错,上海有关领导人接待美国客人,举行盛大活动,仪式上上海领导讲话,黑格竟然坐在那里纹丝不动,这就算普通人交往也是非常无礼,更何况是两国外交舞台上。

而且美国国务院也在此期间,发表了一些针对中国不友好的讲话,意在给中国施压,增加黑格一行讨价还价的筹码。

我方也决定以眼还眼,给美国人一点小小教训。

接下来在杭州参观时,我方有意冷淡美国人,参观西湖时,几乎看不见陪同领导,黑格登上一只游船游西湖,船上不再有前几天常见的精美茶水点心水果鲜花,就几张冷板凳。黑格这才真正领略了中国人“坐坐冷板凳”的含义,无比尴尬。

接下来的行程中,黑格就“规矩”多了,我方这才重新恢复礼待,黑格回国时,每个成员赠送十多斤上海大白兔奶糖!

黑格回国述职,把中国人民非常讲求自尊这一重要情况如实告诉总统,好让他时刻铭记,不然就极有可能因为一句话,毁掉来之不易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