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二战德国究竟有多强?别被好莱坞给骗了,德军可没那么好对付!

2023-10-01 17:05:03

引言

好莱坞拍的二战影视剧很多,翻译过来又为国人熟知的也不少,不过为了表现美国大兵的神勇,常常把德军表现得脑残又拉胯。

比如在热播剧《兄弟连》里有一段戏,E连的美军跟德军遭遇,美军举枪就打,德军就只有挨枪子的份。

(《兄弟连》剧照)

再如在《狂怒》这部电影里,美军的一辆坦克跟德军的一个连队的坦克遭遇,美军的这辆坦克,竟然吊打德军的整个连队。

但是真实的德军却是曾经吊打整个欧洲,德军的闪电战曾经让整个欧洲胆寒,而德军的步兵战术,也让欧洲闻风丧胆。我们这么说决不是宣扬纳粹,只不过陈述客观的历史事实。

那么当时的德军到底有多强呢?
一、德军的闪电战术

1939年9月1日,德国空军突然发起对波兰的突袭,德军出动2000架飞机,首先对波兰的机场、行政中心、交通枢纽进行轰炸,波兰空军仓促应战,800架飞机只有半数能作战,除少数逃到罗马尼亚外,全部被歼灭。

(德军突袭波兰)

与此同时,德国2500辆坦克发起对波兰的地面进攻,150万步兵随后跟进。因为波兰空军已经被德军歼灭,所以德军坦克长驱直入。

只用了一个星期德军就打到了华沙郊区,又用了一个星期,德军占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28天后,德军先后歼灭波兰军队,全面占领波兰。

要知道波兰当时的军力是欧洲的第五强,仅仅排在苏德英法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被德国灭国,这样的速度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德国打败波兰其实使用的是“闪电战”。所谓“闪电战”就是首先使用空军对敌方的机场等重要目标进行轰炸,掌握制空权,然后在空军的支援下,坦克集群快速推进,步兵紧随其后,通过对敌方突然快速打击,从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闪电战”)

攻占波兰,是德国二战时期对外扩张的首战,首战就使用“闪电战”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吞并了一个军事大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法军发起“闪电战”。德军首先用空军对法军的机场和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夺得了制空权。然后德军突然进攻比利时,吸引英法联军北上。

德国的坦克集群趁机从阿登山区插入盟军纵深,把盟军包围在海边。盟军幸而组织了敦刻尔克撤退,才保留下有生力量,为以后的反攻保留下足够的实力。

德军还绕过法国苦心经营的马奇诺防线,从侧翼包围法国守军,并挥师南下,法军根本抵抗不住德军的攻势, 6月14日巴黎失守。6月22日德法签署停战协定,法国以惨败告终。

(德军突袭法国)

当年的法国拥有欧洲大陆最强陆军,法国的海军和空军也不差。以空军做比较,德国虽然向法国战场投入了3000架战机,但是法国也拥有1500架战机,并且法国还驻扎着英国空军的350架飞机,同时英国的1000多架飞机也可随时跨海支援。

但是德军运用“闪电战”,一波空袭就使法国空军受到重创,最终德国空军基本掌握了制空权,使法国的陆军和空军,包括英国的支援部队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德法之战,再次显示了“闪电战”的神威。

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起“闪电战”。此战,德军投入飞机5000架、坦克4300辆、投入兵力达550万人。德军仍然选择用空军轰炸机场和重要设施的方法,掌握了前线的制空权,同时德军坦克集群快速推进。

(德军突袭苏联)

苏军被打了个冷不防,迅速丧失阵地,苏联丢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虽然只占全苏较小的比例,但丢失的都是欧洲部分最富庶的地区,沦陷区的人口有7450万人,占全苏40%,而且苏军还损失700万人。

德军的“闪电战”最初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苏联抵抗意志顽强,又有战略纵深,很快苏德战场就进入相持状态,经过苏军的浴血奋战,1943年转入战略反攻。1945年,苏军和盟军攻入柏林,德国战败。

德军最终遭致失败,是因为德国打的是非正义战争,是战略上的失败。德军战术上无论多么强悍,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二、德军的步兵战术

德军的“闪电战”,首先依靠的是空军和装甲部队,而陆军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说空军和装甲部队负责踹门的话,那步兵主要负责扩大战果和占领坦克圈占的土地。虽然空军和装甲部队在“闪电战”中占尽了风头,但是步兵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可以说,德国步兵也是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特别是其步兵的战术,在二战中,对盟国具有压倒性优势。

(德军步兵)

上世纪末,德国人自己拍了一部电影叫做《斯大林格勒战役》,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二战时德国步兵的战术情况。

德军步兵的最小一级编制是班,一般一个班的人数是9到11人,武器配备是班长装备冲锋枪,而且班里一定要配备一挺机枪。这样德军一个班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火力网,其火力在当时各国的步兵中堪称最强步兵之一,能跟德军步兵相比的大概只有美军了。

步兵战术主要表现在一个班里的士兵的配合上。进攻的时候,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步枪手就可以发动攻击,这样的步机配合,战力是非常强悍的。

(德军步兵班)

假如是防守,机枪则负责掩护,步兵进行防守,这样的组合也会给敌人的进攻造成很大的压力。

2013年,德国人拍了一部只有三集的连续剧《我们的父辈》,在这部电视剧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德国步兵的战术特点。在第三集中,有一个情节,一个排的德军遇到了一大群苏军的进攻。这支德军沉重应战,各种火力交叉配合,火力输出井然有序,最终苏军被击退。

这个排的德军,还对一个苏军机枪阵地进行攻击,最终德军依靠通力合作,硬是拿下了这个阵地。

德军步兵战力强悍,诚然得益于战术上有一套,同时,也得益于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二战时期德国装备的MP38/MP40冲锋枪,这款冲锋枪,是一款优秀的进攻型武器,被称为闪电战的象征。

(MP38冲锋枪)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进攻苏军为何势如破竹?就步兵而言,德军的冲锋枪起了很大作用。苏联的枪械设计大师卡拉什尼柯夫就曾这样说:“我们为什么败得这么惨?因为德军用的是冲锋枪,而我们用的却是步枪!”这迫使卡拉什尼柯夫为苏军设计出了自己的冲锋枪。

德军的一个班,除了拥有一挺机枪外,班长还端着冲锋枪,想想全班所有武器齐射的话,会有怎样恐怖的火力输出。怪不得战争初期苏军面对德军步兵,经常是溃不成军。

德军即使从单兵素质上说,也是非常优秀的,这跟德国的教育有关,德国搞的是义务教育,士兵都受到良好教育,他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够严格服从上司的命令,遵守纪律。这是德军能打,战力强悍的基础原因。

(德国单兵)

三、德军中的几位战术家

德军四处征战,得益于有一帮天才的战术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德军在战争中培养出了这些在当时来说最顶尖的战术家。

德军二战初期横扫欧洲,离不开这一帮战术家发挥他们的军事才能。甚至于德军被盟军群殴的时候,还能坚持那么久,也得益于这些战术家。

曼施坦因作为德军元帅,在德军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甚至被称为陆军最强大脑。他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了自己的战术体系,归纳起来重要的有这么几条:

(曼施坦因)

1、集中优势兵力,夺取重要的战略目标,放弃次要目标。2、战前侦察,摸清敌情,要树立自信,但又不可盲目自信;要尽可能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3、要敢于冒险,抓住时机,迅速出击。4、要知己知彼,并且要善于在作战时扬长避短。

5、要善于机动防御,就是依靠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捕捉战机,对敌方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

6、主张弹性防御,这是机动防御战术的升华。此战术既可以用于防御,也可用于进攻。进攻时大胆采取迂回穿插战术,瓦解敌方的防御体系。防御时,则把坦克部队作为预备队,对进攻中的敌人进行反击。

古德里安虽然没有被评为元帅,但是无论就他的才能还是贡献,他都不输于几个德军元帅,所以他未被评为元帅成为德军的一大遗憾,他因此获得“古不帅”的称号。古德里安的战术思想大致有这么几点:

(古德里安)

1、闪电战,也就是说,威震天下的“闪电战”其实是古德里安的战术思想。因为前面已有详述,这里不再重复。2、集中兵力,强力突破敌方防线。3、出击要快,讲究速战速决,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古德里安的战术思想虽然看上去主要就这么三点,却是简单有效,十分狠辣,这有点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般的国家都扛不住,欧洲各沦陷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被他的“闪电战”打败的。

假如不是因为英国隔着一个海峡,不是因为苏联顽强抗战,欧洲很可能都没有翻盘的机会。

隆美尔素有“沙漠之狐”的称谓,他还被称为“战术天才”。他的高光时刻,在北非战场,他依靠出色的战术,曾经吊打盟军,他自己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从中将晋升为上将,又从上将晋升为元帅。隆美尔的战术思想主要有这么几点:

(隆美尔)

1、伏击战术。先派小股部队引诱敌军,然后对引诱出来的敌军进行伏击。2、破坏战术。派出精干突击队,深入敌方腹地,对敌方重要设施进行破坏。3、欺骗战术。利用伪装,欺骗敌人。而主力则趁机对敌方发动突然攻击。

4、心理战术。想方设法给敌军制造恐慌,然后利用敌人的恐慌达到瓦解敌人的目的。5、各兵种协同战术。也就是注重空军、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协作,通过多兵种协作,在进攻中发挥最大效力。

以上三位将军,被称为德国二战时期的三大名将,像他们一样优秀的战术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而从这三位战术家的身上足以看出,德军将领的战术水平,德国当年能够横扫欧洲,绝对不是偶然。
四、德军到底有多强

前面我们主要从战术层面分析德军的强大,假如看一下德军的“成绩单”,就会更加震惊于德军的强悍。从1939年起,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德国就先后占领了欧洲32个国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除英国和苏联的半壁江山以外,整个欧洲几乎全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德国占领北欧和西欧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平均一个月就能吞并接近4个国家。德军的战力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德军四小时占领丹麦)

但是不得不说,德军的强大是有限的,因为其强大只表现在战术层面,在战略上,希特勒昏招拼出,把德国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希特勒在战略上的昏招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点:

第一个昏招,德国不该挑战英国。希特勒被战争初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非要挑战海峡对岸的英国。因为隔着海峡,“闪电战”无法运用,德国只能依靠空军对英国进行轰炸,但是单靠轰炸无法征服一个大国,而且英国有强大的海军,招惹一支强大的海军,无异于自杀。

(德军轰炸后伦敦)

一个强大的英国,已经够德国招呼的了,希特勒偏偏又去招惹更强大的苏联。虽然靠“闪电战”把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并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但是一个有顽强意志、战略纵深和强大战争潜力的苏联是德国惹不起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

最终德军被苏联赶回了老家,并被苏美英等国联合打败。这可以说是战争之初就注定了的。

所以在讨论德军强大的时候,一定要分别对待,即德军在战术上确实是强大的,但是在战略上却又极端短视。德国战术上的强大和战略上的短视极不匹配,最终导致了德军的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