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王弼坚持圣人有情,何晏偏说圣人无情,谁是最后赢家?

2023-10-01 17:05:03

王弼玄学的第二个话题是圣人有情论。


1、何晏的圣人无情论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三国志钟会传》注说:


钟会既是王弼的好基友,又是何晏的小迷弟。


有一天,何晏发表了圣人无喜怒哀乐的高见,讲得非常精彩,钟会好好地做了听课笔记,随后拿给王弼来看。


何晏具体怎样论述他的圣人无情观点,已不可考。


罗宗强先生根据何晏编纂的《论语集释》推断,何晏大致是主张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的,所谓圣人,那当然是克制得很好,乃至于到了不动心的程度了。


我暂且接受罗先生的考证。



2、王弼的圣人有情论:

再说钟会给王弼看了何晏的圣人无情论,王弼不认同,说了以下的话:


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


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


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


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


第一,圣人和普通人一样,都有情欲;圣人超越普通人的地方,在“茂于神明”,就是说更有洞见。


第二,因为有更有洞见,能看到事物的全局和深层,所以也就能够更加冲淡平和。


这大约就相当于“慧”和“定”,因为有一双慧眼,能看清楚喜剧片背后是恐怖片,所以对事物的反应就会更有定力(自制力)。不会受其威逼利诱。


第三,圣人有普通人的情欲,所以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不可能没有喜怒哀乐之类的情感。


第四,但是由于圣人有慧眼和定力,所以,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被情绪所牵引而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平衡。也就是“应物而无累于物”。


第五,认为圣人能控制情绪,就说圣人无情,那是大错特错的。那样的话,圣人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王弼的圣人有情的观点,还表现在他给他的好友荀融书信《戏答荀融书》中:


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


颜子之量,孔父(孔子)之所豫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


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


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


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逾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


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即使有天大的智慧,可以洞察幽微,但是也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去掉的。


贤者如颜回,圣人如孔子,也不能免俗。颜回遇到孔子这样的老师,肯定免不了喜乐;颜回这么优秀的学生去世了,孔子哭得很伤心,到了恸的地步。


所以,圣贤也不能超脱常人的感情的。更何况常人。又比如您(荀融),已经是圣贤了(戏称),但是隔一段时间,不是还会对我有思念之情吗?!呵呵。



3、对王弼圣人有情论的进一步解读:

在这里,我们补充两点,以便加深对王弼思想的理解:


(1)第一,儒家的“克己复礼”,与道家的“应物而不累于物”,究竟有何差异?


在《淮南子》里,记载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孔子的学生曾子见到子夏,说:前几个月见你,发现你很瘦,几个月不见,怎么又胖了?


子夏说:前几个月,我的情欲和礼教原则在内心交战,弄得我很憔悴。而现在礼教终于战胜了情欲的邪魔,内心清净,所以心宽体胖了。


而《淮南子》的作者却抓住这个事情大做文章,说情欲和礼教互相冲突,会把人纠结死。


所以,克己复礼,以为克制情欲,根本不是一个好的路径。


下面再给出一个我在《明儒学案》中看到的儒家学人“克己复礼”的事情,很有画面感。


明代大儒吴与弼,在他的日记中曾经记录了他自己的“克”的功夫:


今日锄禾,不小心伤了手指,血流如注,疼死我了。但是想起要做圣人,怎能受不了这点小疼痛呢?克!克!克!


今日下雨,不能出门干活,家里缺粮食,小孙子又生病,没钱抓药,想起来真是让人忧心啊。可是想要做圣人,怎能克服不了这点逆境呢?克!克!克!



那么,道家面对情欲,又怎么做呢?


并不是硬性地克制情欲,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大体上来说,老子、庄子、淮南子、乃至于后面要讲到的嵇康,都是强调“慧”,由慧生定。


所谓慧,就是讲道理,看清楚本末关系。这个在《道德经》讲了很多:


比如关于化解骄傲情绪的问题,老子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所谓余食赘行。


又比如化解贪财好色的问题,他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大概意思是:你要这个,好,但是你反而得不到这个,反其道而行之就对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嵇康说:你喜欢喝酒,但是如果知道这杯酒有毒,你还想喝么?


这就是由“慧”生“定”的意思。


所以,道家的思路,不否定情欲,但是你要用你的慧和定,很好地驾驭这个情绪。王弼的圣人茂于神明,大概是这个道家的路子吧。



(2)王戎的三情论:作为王弼的补充。


王弼对于圣人有情论,并没有进一步的展开。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玄学问题,有必要在补充一下后来的王戎三情论,来增广我们的见闻。


王戎的小儿子死掉了,非常哀痛,难以自持。裴楷去看望他,劝他说:这孩子才这么小,意思是还没有和大人建立什么感情,何必如此伤心?!


王戎说:圣人无情,下等人不及情,情之所中,乃是我辈。



王戎这段话,我给他贴个标签叫“三情论”:


所谓下人不及情,我有切身体会,比如我给某些学生辅导论文的时候,都忍不住发火:


当你认真和他们探讨论文内涵的时候,发现他们根本不认真;他们就只是纠结于论文的形式,能不能通过。


当你终于发现他们就是想糊弄,你不愿意跟着他们在“糊弄”上浪费时间精力的时候,他们又觉得你这个老师不负责任,对学生一点耐心都没有。


他们的意思,就是想让你帮着他们认真地糊弄。这是什么逻辑?


一个人,可能在写论文上不用心,也必在其他事情上用心。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对所有事情都不真的感兴趣,他们只是要个形式。包括吃喝玩儿乐,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没有品味,显得很无趣。


典型的比如某些旅游者:一路舟车劳顿,直奔旅游景点而去,去了就是在几个标志性建筑物,甚至只是在显示某个景点的牌子面前,拍照打卡。


这种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愿意花心思,永远都处于浮光掠影的表层。


所谓的俗人,就俗在这儿。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不及情。


在王弼及其以后的魏晋时代,矛头指向所谓名教中人,其实就是这种缺乏真诚,只做样子,只在乎荣华富贵的伪君子。


而庄子的大量论述和批判,针对的都是这种功利之徒,庄子总喜欢说“真人”,后来道教喜欢用“张真人”,“李真人”之类的名号,就是从庄子来的。


而与庄子的“真人”相对应的这些不及情者,就是假人了。


这也是后来我们关于魏晋名士与名教对抗的一大看点。此处暂不深究了。



所谓中情,在王戎的上述语境中,就是中等的情,也就是我们现在习惯说的“一见钟情”的钟情。也就是痴情。


需要说明的是,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所有伟大的思想情操,伟大的事功,根本上都是钟情的人创造出来的。


没有钟情,你连吃饭都会食不知味儿。


庄子讲“真”、老子讲“质朴”、儒家讲“诚”、现代人跟着曾国藩、毛泽东说“认真”,归结起来都是这个“钟情”。


但是这种人,也有个问题。


就是他可能会陷入某种情欲,拔不出来了,不知进退了。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是失恋的情况。还有与人交往,发生冲突,生气了,吵架了,于是无所不用其极,很小的事情,变成了杀人案之类的。


这既是我们说一个人悲情与冲昏了头脑,驾驭不住自己的感情,或者叫做情商太低。


孔子说,“人而不仁,嫉之已甚,乱也。”也是这种。


所谓上等的圣人的无情,实际上是在钟情之上,加以调控、裁剪。前提是“有情”,如果根本无情的话,何谈裁剪,又调控什么呢?


而王弼的圣人有情论的要点,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如何驾驭自己的情欲,这就要用到“定”和“慧”的功夫。


涉及到道家最微妙的地方。我们在此暂且不说了,后面留着慢慢讨论。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