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我军命悬一线之时,战局出现戏剧性的变化,敌军竟掉头而去

2022-06-26 17:05:01

解放战争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奇事:在面对敌人重兵围堵的情况下,我军决定派出一个师牵制敌人兵力,掩护主力突围,甚至做好了牺牲这个师的打算。然而就在命悬一线之时,战局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敌人突然不追了,竟让我军两路人马都突出了重围。

那是在1947年6月下旬,好不容易才走出孟良崮战役惨败阴影的蒋介石,为了报一箭之仇,又调集了多达32个旅、共计24万余兵力,向已经沂蒙山区立足的华东野战军再度进犯。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堵,华东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深感形势危急,经过研究后,他们将手下的九个纵队充分调动起来,决定采取4个纵队正面抗击、2个纵队摆在鲁南为左翼、3个纵队摆在鲁西南为右翼的阵型,全力抗击来犯之敌。

左翼兵团是叶飞的一纵和陶勇的四纵,由叶飞统一指挥。在陈粟首长原本的构想中,先让左翼兵团在鲁南“潜伏”起来,只要出现了战机,就可以从敌人侧后突然杀出,成为一支奇兵。

这不能不说是一着妙棋,不料接下来出现一个意外的情况,却让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原来,在华野主力进至南麻、临朐一带时,由于暴雨突至、山洪肆虐,以及敌胡琏兵团的顽抗,华野竟在南麻、临朐作战失利。

这样一来,原来拟定的南北夹击之策暂时落空,而且使得我军的形势变得非常被动,尤其是已经深入鲁南地区的左翼兵团,即一纵和四纵,顿时陷入孤悬敌后的绝境,遭到敌人至少5个整编师的围堵。

更糟糕的是,蒋介石又派出3个整编师加入战团,至此总计投入了将近20万兵力,摆出了一副非吃掉华野左翼兵团不可的架势。

当时左翼兵团只有区区4万人的兵力,与敌人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形势万分危急!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粟首长不可能眼看着左翼兵团吃亏,便下令他们寻机突围。

但突围又谈何容易!因为西南和北面都有敌人重兵拦截,西面是便于敌人调动兵力的津浦铁路,东北面则被河水猛涨的沂河所阻……

毫不夸张地说,左翼兵团已经陷入绝境之中,只能想办法朝鲁西南一带突围,寻机与右翼兵团会合才有一线生机。

但敌人也知道我军必然向东,不可能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围堵我军。叶飞、陶勇反复研究之后,决定派一部分兵力担任“诱饵”示敌于形,向东面佯动,从而牵制敌人兵力,掩护左翼兵团主力向西疾进,冲出敌人的围堵。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但这时候问题来了——派哪支部队担任诱饵呢?

这时陶勇主动提出,可以由四纵十师担任诱敌任务,这支部队作风顽强、善打硬仗,师长彭德清(1955年成为开国少将)也是一位素质过硬、智勇兼备、成熟老到的指挥员。

彭德清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这个重任,其实他和叶飞、陶勇心里都很清楚,以区区一个师的兵力牵制敌人20万重兵,几乎就意味着有去无回。

是以在陶勇送别十师指战员时,他和彭德清都是眼含热泪、万分不舍。

7月24日,左翼兵团与敌人打响了战斗,敌人以为我军要往东突围,便在东面布下重兵。

战至傍晚,时机已到,第十师在彭德清率领下突然撤出战斗,朝东面的敌军结合部全速推进。他们的行动很快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当即有大批敌军围追而去。

叶飞、陶勇见敌人已经上钩,带着左翼兵团主力部队悄然向西而去。

第十师的确是一支作风过硬、其疾如风的部队,他们在彭德清这位硬汉率领下甩开大步快速推进,一口气越过津浦铁路。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越追越紧,越追越急。

然而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左翼兵团所面对的局势却发生了喜剧一般的重大转折。

原来,敌人在出动重兵追击十师一整夜之后,终于意识到他们苦苦追击的只不过是华野部队的一个师而已,不禁大呼“中计了,中计了!”

他们害怕吃更大的亏,竟然就此止步,掉头向西而去,干脆连十师也不追了。

其实此时十师指战员正处在无比凶险、命悬一线的境地,他们已经来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的沂水边,打算冒着极大的风险渡河东进。

可想而知,如果敌军尾随而至全力一击,或者趁我军半渡而击之,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没想到敌人偏偏在十师命悬一线之时掉头西去,竟然任由彭德清率领第十师顺利渡过沂水,进入沂蒙山区,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而敌人回过头来再追叶飞、陶勇率领的左翼兵团时,已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根本追不上了。

蒋介石恼羞成怒,只能派出一批飞机去轰炸。但左翼兵团不畏艰险,仍然在8月1日与右翼兵团胜利会师,成功突出了重围。

当陈粟首长得知左翼兵团两路人马都有惊无险地冲出二十万敌军的重重围堵追击时,连连感叹“这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