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皮定均活捉日军中佐,刘伯承很生气:你不要干司令了,当排长吧!

2023-09-13 17:05:02

作者:武陟东旭

“刘司令员,好消息,第5军分区抓了一名日军俘虏,还是个中佐!”

1943年7月,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黄镇兴冲冲走进指挥部,向刘伯承报喜。

“是吗?那太好了,一定要奖励这名战士。”

“不是战士抓的,是第5军分区的皮司令亲自抓的。”

“什么?皮定均自己抓的?”刘伯承一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将声音提高了八度,对黄镇说道:“去,把皮定均叫来,我要好好‘奖励’他!”


黄镇(右)

黄镇听了一脸蒙圈,皮定均抓住俘虏立了功,刘司令员为何是这样的态度?

他不好多问,转身出去,让人去叫皮定均。

在抗战时期,打死一名日军不容易,要抓一名日军俘虏更难。

着名的平型关战役,林彪事前专门交代,要想尽办法抓日军俘虏。

结果战斗结束,消灭了1000多日军,却没有抓到一名日军。

即使那些受了重伤的日军士兵,也不甘被俘,等八路军战士前来俘虏的时候,还要来个同归于尽。

太平洋战争冲绳岛战役最后阶段,总指挥官牛岛满带头,几十名日军军官集体去见天照大神了。


正因如此,129师师长刘伯承要求各军区都想方设法,抓捕几名俘虏,强调抓到有奖,抓不到受罚。

之所以这样,因为抓到俘虏的好处太多了。

一是可以把他们当人质,跟被俘的我方干部战士作交换。

比如1944年,山东八路军用一名日军战俘,交换了50多名被捕的同志,还额外得到了日军的一批武器弹药。

二是对俘虏进行教育转化,让他们反对战争,瓦解日本的军心。

抗战时期,不少被俘日军经过教育后悔悟,参加反战同盟,战斗的时候到前线喊话。

三是从俘虏口中了解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四是被俘的日军士兵,有的懂无线电,有的懂炮兵专业,有的还会驾飞机,都可以为我所用。

接到上级命令,第5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积极响应,决定抢在其他军区前面完成任务。

在我军将领中,皮定均的经历很不寻常。

他是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13岁参加革命,14岁当儿童团长,16岁就当了红军连长。

皮定均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文化水平不高。

之所以进步快,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有军事天赋,是当兵打仗的料。

长征时期,皮定均担任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步兵学校营长。

很多人不服气,说他当教官不称职,可是一听他讲课,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直竖大拇指。

到了陕北,皮定均仍是“大教官”,担任教导团长。

皮定均好胜心强,凡事要争第一。他决心,不但要抓到俘虏,而且要以最快速度、最低代价,让大家对第5军分区刮目相看。


皮定均随即召开会议,向特务团长下达了抓俘虏的任务。

可是三天过去,依旧没有抓住一名俘虏。

这天,特务团带人到日军据点,好不容易抓了一名日军俘虏,装到一个棺材里,假装送殡,混出日军据点。

由于疏忽大意,这个俘虏被闷死在里面。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抓俘虏的事没有着落,皮定均急了,坐卧不安。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亲自出马。

这天早上,他带着几名警卫员悄悄骑马出去,来到敌人据点进行观察。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他发现敌人的据点把守很严,即使抓到了也出不去。

又转了几个小时,快要日落西山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便是由日军占领的豫北一个小车站。


民国时期火车站

因为车站小,值班的只有七八名日军。

如果发动突袭的话,要不了十分钟,就能把他们全部报销。

但是别忘了,皮定均此行的目的是抓俘虏。

一旦打起来,就很难抓住活的。

那就是说,必须在不放枪的情况下,将俘虏抓住。

皮定均灵机一动,到附近专卖唱戏用品的店铺买了一身女人的衣服,还有假发。


然后,他们把马拴在路边的小树林。

身材瘦削的警卫员小崔迅速穿上衣服,戴上假发,还洒了香水,抹上口红。

然后,小崔在前面走,皮定均和两名警卫员在后,向车站走去。

到了那里,小刘假装被人追赶,一边跑一边捏着嗓子喊“太君,救命啊”。

这时,站台上有个日军在溜达,看样子是个军官。

他一见喜出望外,想来个英雄救美,嘴里喊着“花姑娘,别怕,我来救你!”

说着,快步走上前去,一把将小刘拉到了值班室。

别的日军一看,那个“花姑娘”不是自己的菜,便识相地走了。

就在日本军官扑向“花姑娘”,打算发泄兽欲的时候,皮定均带着警卫员赶到,迅速予以控制。

他们五花大绑将日本军官捆住,又用臭袜子塞到他的嘴里,然后装入麻袋,走到小树林,放到了马背上。

然后,皮定均和警卫员,扬鞭策马,向驻地奔去。

一路上,皮定均哼着小曲,得意洋洋,认为自己这次立了功,刘伯承司令员一定会表扬自己。

他随即让人将俘虏押往军区,等待好消息。

很快,又传来一个喜讯,那个日军俘虏是个中佐。

听到消息,皮定均更高兴了,军分区上下也沸腾了。

紧接着,军区又来了电话,要皮定均去一趟。

放下电话,皮定均很高兴,翻身上马直奔军区。

进门之后,他觉得气氛不对,只见刘伯承紧绷着脸,开口就像连珠炮:“好啊,皮定均,长能耐了是吧?敢亲自上阵抓俘虏了?看来,让你当五分区司令委屈你了是吧?”


刘伯承

“从现在起,你这个司令员就不要干了,回军区,当特务排长!”

刘伯承说完,转过身去看着窗外,给了皮定均一个冷冰冰的背影。

皮定均听出来了,司令员说的是反话,是在批评自己。

立功了不表扬反而被挨批,还要撤职,皮定均转不过弯,他反复思考,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李达

这时李达参谋长过来了,对皮定均说:“皮定均啊,军分区司令员是干什么?独当一面啊。都跑去抓俘虏,那还要侦察兵干吗?”

皮定均急忙认错:“司令员,我知道错了,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

谁知,刘伯承余怒未消,问皮定均:“你不是初犯,是屡教不改!”

听首长这么一说,皮定均想起来了,那是1939年担任129师特务团团长的时候,自己犯过同样的错。

当时也是刘伯承师长让皮定均派人去侦察敌情,他却亲自出马,跑到敌占区去化装侦察。

结果在街上被一个汉奸认了出来,报信要抓他。皮定均急中生智想办法出城,日军小队长气得直跺脚:“皮猴子的,大大的鬼!”

回去之后,刘伯承一顿猛批,让皮定均写检查,作检讨。

没想到几年之后,皮定均的老毛病又犯了,刘伯承岂能不生气?

刘伯承重提旧事,皮定均更加紧张。

这时,刘伯承又问:“你来军区这一路上看到什么,有几座山,几条河,流向如何?又有多少日军据点,什么地方住着顽军?”


皮定均

皮定均连连摇头,他只想着赶紧到军区,并没有注意沿途的情况。

刘伯承再次发火:“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观察敌情,这是军人的本能,还用教你吗?”

皮定均这时候汗都下来了,尴尬至极,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从来没有人用如此严厉的口吻,批评他这么久。

尤其是刘伯承司令员一贯和蔼,说出如此“难听”的话,一字一句都像重锤一样,敲击在他的心上。

当然他也听得出,首长的批评是一种莫大的关爱,是恨铁不成钢。

刘伯承早就发现,皮定均是个好苗子,敢打敢拼,有魄力,眼光独到,出手勇猛。

但有一个瑕疵,那就是有点不稳,爱冲动。

如果克服这些毛病,一定是个优秀的战将。

可是光说好听的,是不起作用的;响鼓也要重锤敲,不狠狠敲打是不行的。


【129师指挥员(从左至右):李达、邓、刘、蔡树藩。摄于山西武乡王家峪】

因此,刘伯承才严厉批评敲打,皮定均果然有变化。

这次挨批一个月之后,皮定均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1943年8月,林南战役爆发。

在李达参谋长的指挥下,皮定均独当一面,从西面向伪军孙殿英、庞炳勋部发动进攻,一路所向无敌,攻克日伪据点80余处。

一年后,刘伯承放心地把皮定均派往豫西,率部孤军南渡黄河深入中原大地,以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身份,与王树声一道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后又带领部队过关斩将,成功千里突围至华东。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伯承元帅的敲打和磨炼,皮定均才迅速成长为“皮老虎”。

刘帅是十大元帅中上军校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先是在重庆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军事,后来又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两年半(黄埔军校学期只有几个月)。

同时,刘伯承还是学生最多的元帅。

这是因为他曾经担任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延安时期还兼任过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建国后又创办了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

在他的培养锻炼下,很多部将成长为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


刘邓首长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全国11个战略大军区的主帅,几乎有二分之一出自刘伯承的“门下”。如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后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后到北京军区任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后到沈阳军区担任首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