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美国电影,真的脸都不要了

2023-05-28 17:02:48

你永远可以相信这届中国观众。

就在最近,接连两部美国新电影在国内遭遇了口碑暴雷,一部是在欧美地区获奖无数的《达荷美女战士》,一部是名导盖·里奇操刀、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盟约》。

哦对了,这两部电影主打的都是“历史剧情片”,据称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
女战士,指鹿为马

先说说《达荷美女战士》,影片讲述“发生在19世纪非洲西海岸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史上最英勇女战士历经艰难,招募和训练黑人女性,最终组建了一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军团,抗击白人奴隶贩子的故事。”影片烂番茄评分94%、爆米花指数达99%,全球票房超过6.5亿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部风靡全球的历史巨着电影,在国内的首周票房数据一定很好看吧?

嗯,国内第一周的总票房是7.5万,连8万块都不到。

不管媒体、通稿吹得多么天花乱坠,都无法掩盖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这电影就突出一个颠倒黑白,说是指鹿为马都不过分。

为什么呢?

因为在真实位面的历史上,达荷美王国不仅没有抗击过白人奴隶贩子,甚至它本身就是非洲地区最大的奴隶交易中心!达荷美王国通过对周边地区发动侵略战争,从他国掠夺黑人奴隶然后卖给欧洲,换取欧洲商品,比如步枪、火药、织物、贝壳、烟草、烟斗、酒精和金钱等,以此作为立国之本。

至于所谓的女战士,历史上的达荷美国王确实成立了一支女子卫队——但是成员来源非常复杂。

每隔一段时间,达荷美国王便会派军队强征民间15岁少女,遇到不好看的全部杀掉,只有好看的才会纳入女子卫队。不仅如此,达荷美也会从他国掠夺的黑人奴隶中,挑选值得培养的女子纳入女子卫队。简单来说,这支女子卫队和自由、女性独立根本扯不上半毛钱关系,根本就是达荷美国王的奴隶军团。

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废奴,达荷美王国的奴隶生意越发难做,但即便如此历任国王也没有放弃奴隶生意。顺便说一句,达荷美王国直到1899年被法国殖民才在表面上结束了奴隶生意,但有证据表明该地区的奴隶贸易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

可以说,这部《达荷美女战士》根本就是赤裸裸的虚构历史奇观。虽然比较有意思的是,豆瓣依然有相当一批海外IP用户给了这部电影满分,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国内平台表忠心,会不会被欧美文化圈接受。
喀布尔飞人点了个赞

说完了《达荷美女战士》,再说说另一部更加逆天的电影《盟约》。

国际名导盖·里奇亲自操刀,并且参与剧本创作,曾出演《断背山》、《源代码》的杰克·吉伦哈尔担任主演。与《达荷美女战士》类似,《盟约》也在欧美市场取得了不错的评价,而且客观来说电影的拍摄手法也确实出色——当然,前提是你能屏蔽掉故事发生的舞台。

《盟约》讲述美军中士约翰·金利在阿富汗执行最后一次任务时,与当地翻译艾哈迈德一起调查该地区,却遭到伏击并成为唯二的幸存者。关键时刻,翻译艾哈迈德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受伤的金利,穿过数英里的岖崎地形到达安全地带。

回到美国本土后,美国大兵金利却从上司口中得知自己被骗了,救命恩人艾哈迈德和其家人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获准前往美国。为了回报这个朋友的恩情,金利决心重回战区。然后非常套路化的,金利和艾哈迈德一家果然深陷重围,关键时刻美军AC-130炮艇神兵天降消灭了全部民兵。最后的最后,金利递给了艾哈迈德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美国护照。

讲真,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真的有点难蚌。显然这电影已经不能说是虚构历史了,压根就是在讲另一个平行宇宙发生的事情。

众所周知,2022年8月美军离开阿富汗的时候,那场面不能说是仓皇出逃吧,也可以说是狼狈逃窜。面对聚集在喀布尔机场的难民,美军C-17运输机几乎是毫不犹豫,强行起飞导致无数人坠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喀布尔飞人”。

更离谱的是,有C-17运输机抵达卡塔尔时,甚至在起落架收容舱内发现了被压死的阿富汗人尸体。

毕竟在真实位面的历史上,从“西贡铁拳”再到“喀布尔飞人”,纵观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他们从来没在乎过这群“翻译官”的生命。如果现实中真的有《盟约》当中的本地翻译艾哈迈德,大概率只会被美军遗忘并抛弃。

别说阿富汗了,就算是美国人的亚太地区“忠实盟友”韩国,在朴正熙上台前的地位甚至连南越都不如。除了少量的经济援助外(虽然也被贪了),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始终未能获得允许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

举个例子,着名的韩国料理“部队锅”便是当年韩国社会的缩影,由于物资短缺导致在京畿道附近的居民,收集驻韩美军废弃的食材,如火腿、午餐肉罐头等制作。直到进入1970年代,由于美国急需打压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朴正熙对于韩国工业化的重视,才实现了后来的”汉江奇迹“。

可以说,即便是成为美国人的狗,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运气比较好的,能像日本一样成为冷战桥头堡,获得高速发展的支持;运气一般的,只能像韩国一样抓住机会崛起;至于运气不好的,“西贡铁拳”、“喀布尔飞人”,以及无数被剥削的南美国家,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幻想成为美国人的狗,就能过上住大豪斯,吃牛排的美好生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至于《盟约》当中的魔幻故事,醒醒吧,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电影从来就不只是电影

按照很多文青的说法,电影就应该是电影,艺术就应该是艺术,不应该被意识形态和政治所影响。但问题在于,不论电影、小说、绘画、音乐还是游戏,艺术作为人类思想创作的结晶,本身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创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影响。

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自上世纪初电影技术发明后,便高度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美式思想”传播的重要工具。“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好莱坞电影充当了美国最佳的形象大使。好莱坞电影的价值叙事,在内容上主要是围绕“美国至上”“普世追求”“英雄个人”等展开。”

换句话说,电影从诞生之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普通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内含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承载或表达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以取得基本的意识形态效果为目标诉求。”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1941年12月,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加入二战。时任总统罗斯福任命劳尔·梅莱担任政府与电影界的协调员,并在一年后成立战时信息局(OWI),至此美国正式开始以行政手段介入电影拍摄。

OWI首任局长形象的形容他们的工作:“将宣传思想注入大多数人头脑的最简单途径,是让这一思想以娱乐电影为媒介,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被宣传对象时,达到宣传的目的。”

进入冷战后,美国驻外机构会专门收集各国电影市场情报并撰写分析报告,好莱坞也由此被称为CIA的“编外部门”“隐形文化部”。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理念在美国大行其道,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就越发明显。

其实回顾近些年席卷全球的美国电影,我们不难找到其中对美式价值观的吹捧和宣传,尤其是将“美国至上”、“美国例外论”包装成了普世价值,虽然美国价值观往往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毫无关系。就比如今天讲到的《达荷美女战士》和《盟约》,尤其突出了美国电影的政治属性,“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被宣传对象时,达到宣传的目的。”

但好在,至少从豆瓣的评价来看,绝大多数中国观众都是清醒的。面对扭曲事实、指鹿为马的历史虚构主义电影,不论某些用户如何避重就轻、洗白赞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都用实际行动和分数给出了这些电影应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