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皖南事变,黄桥的枪声-上(1)

2023-03-25 17:05:03


皖南事变是抗战中无法跳过去的一个环节。在皖南事变之前,国共大体还保持面子上的合作,但实际上早已内讧多时。皖南事变以后,国共几乎撕破脸,基本转为敌对,所谓的国共合作已经名存实亡。不过,皖南事变并不简单,它实在是一个极为复杂事件,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积累到最后的必然结果。它就像火山爆发一样,逐步酝酿,发酵,最后喷发。

皖南事变是抗战中的一个大悲剧,也是中国人的大悲剧,下面就听老萨说一说。

新四军的由来

这个题目很大,老萨不想展开来说。相关文章很多,但允许出版的极少。老萨手中所有关于皖南事变的书,不是解放军作家,就是御用文人(官方身份),所有的论点完全一致,就是我党若干年前宣扬的口径,他们连一个字都不敢随便改。

说实在的,这里面一些老先生,已经年逾90,一把年纪了,儿孙满堂,却写这样的文章。文章中引用的一些内容荒唐可笑,漏洞百出,互相矛盾。

搞笑的是,他们列举的一些资料却被列为内部发行,普通人是极难搞到的,也导致很难对他们的论点进行批驳。

换句话说,你想证明我在说假话,你也找不到门路。

老萨为了揭穿他们造假和矛盾,此次花费很大精力和金钱,才搞来了他们的所谓原始资料(一部分是海外搞来的60年代大陆发行的历史书籍),一定让读者们满意。

其实皖南事变之所以爆发,只用一句话,甚至三个字就可以解释,那就是:抢地盘。

皖南事变的主角是新四军,新四军就是当年红军长征以后,留在南方的游击队编组而来。

当时红军在南方建有五大苏区,还有数十个小的苏区,以及不下数百支游击队。虽然这些苏区全部都被国军摧毁,但相当一部分武装还在坚持。较大的苏区为鄂豫皖,湘鄂赣,湘粤赣,浙闽,闽西等等,参与红军武装均有数百到数千人。

不过即使这样,相比八路军来说,新四军力量比较薄弱。

因为八路军在陕北是成建制的部队,正规军就有4万多人,而当时南方游击队已经完全被打散,没有大股游击队的活动,小股就像陈毅项英他们不过几十人,最小的也就是20,30人。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这一天也是新四军的建军节。

新四军成立以后,收拢南方所有残部,最终也不过是1万人左右。

中央苏区撤退的时候,还留下2万多人,但其中1万人是伤病员,只有1万多人是作战部队,其中还有大量的民兵。

国军占领中央苏区以后,通过3年反复的围剿,将这1万多人打的还剩3000多人,分散在各处活动。但即使这样,中央苏区的红军数量还是最多的。另外就是当时较大股的游击队主要是豫皖边区高敬亭部,湘鄂赣边区傅秋涛部,浙闽边区刘英部,闽西张鼎丞部。比如鄂豫皖边去高敬亭的武装,他也在敌后坚持了3年多,他的各支游击队凑起来还有2000多人。其余各苏区的游击队拼凑起来4000多人,就成为新四军的这1万人。

只是,新四军改编过程也不顺利。

很多红军游击队因为身为红军参谋长龚楚等人的叛变,拒绝相信任何人,他们钻入深山自行进行革命的游击战。项英陈毅曾派了一些人去和游击队们联络,让他们下山加入国军,都被他们理解为叛变投降,联络人也都被作为叛徒杀了。

实际上,当时就凭国共合作这一句话,在游击队来看也足可以定为叛徒,可以处死。

就连陈毅自己,也差点被湘赣游击司令部政委谭余宝杀了。陈毅一度被绑起来,手枪也被收缴,等待执行死刑。因为机智的陈毅一次出乎意料的暴怒表演,才让谭余宝清醒过来,最后放了他。

陈毅侥幸从鬼门关上转了一圈。

不过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赣东北的杨文瀚游击队,将派来联络的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枪毙;赣北刘维泗的游击队,也杀死了来说服的红十六师政委明安娄,鄂东南特委书记林美津。

对于这两支游击队,我党表示不对他们负责,蒋介石随即出兵,将他们全部剿灭。

这也是所谓的悲剧,其实这些死硬到底的游击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真正决不妥协的马列原教旨主义者。

当年苏联有所谓托洛斯基派,这票马列原教旨主义者虽然人数不多,却享有极高的威望,核心分子都是极端死硬派。他们认为斯大林背叛了马列主义,所以拒绝和斯大林合作,他们宁愿被枪决或者苦役一辈子。

中国托派也是类似,他们的代表人郑超麟被捕关押27年,却绝对不放弃自己的主张。

这也并非偶然现象,当时一谈国共合作,很多红军战士都认为是叛变投敌,所以纷纷开小差跑了。连一些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老红军,也扔掉枪,脱离军队走了。

其实也不止这些军人,有些党的重要干部也是这样。

读过老萨西安事变的人都听过冯雪峰这个名字。这个冯雪峰是我党在上海的重要干部,外交战线的功臣,很大程度促进了西安事变的成功。但得知国共合作以后,在白区残酷环境坚持多年,有10年党龄的冯雪峰勃然大怒。他大骂道:我们牺牲了那么多战友,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和国民党反动派合作。我们带上青天白日徽章,做国民党的大官,又怎么对得起就义的那么多烈士。要合作你们去,我就算回家去种田挑粪,也绝对不做这样的事情。

冯雪峰在1937年愤然脱离党组织,回到老家义乌靠写小说惨淡为生,直到1950年建国以后,才勉强担任上海文联副主席职务。

其实如果冯雪峰不脱党回老家,以他的地位和贡献,建国以后最少也是一个地方大市的市长,或者是外交部的头面人物。

再说回来。既然来自于中央苏区的官兵最多,显然新四军的领袖必须在这里选择。

当时红军留守中央苏区的三大巨头是陈毅,项英,龚楚。龚楚叛变投敌,不用再提,剩下的陈毅和项英都成为新四军的领袖。

这两人都是受过多年残酷战争考验的人,能力上也是伯仲之间,但一般认为项英比陈毅会打仗。所以此次新四军成立以后,项英成为新四军的副司令员兼政委,坐镇云岭新四军总部,而陈毅则成为副军长和第一支队政委,做开路先锋去了。

相比起来,项英的官做得更大,但主要在后方指挥规划,而陈毅是第一线的指挥官,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项英,两人都是新四军的最核心人物。

由于国共合作,叶挺被蒋介石任命为新四军军长,对于这点,中共方面并不是很满意的。

叶挺曾经也是共产党员,但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种种原因脱党,在欧洲以摆小摊,做中餐馆厨师为生。

虽然退党,但他的政治主张大体还是和共产党员一样,之后参加了福建事变反蒋。期间,叶挺遇到前来做工作的中共将领张云逸,表示自己还想为中共做点事的想法。

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直接任命他为军长,实际上是在新四军中揉沙子。

本来蒋介石想让大将陈诚去做新四军军长,但一来陈诚职务重要,老蒋离不开他,二来陈诚知道新四军情况复杂,自己去了以后没办法工作,搞不好甚至送命,断然拒绝了。

老蒋又想到了不是嫡系的大将张发奎。张发奎在南昌起义之前和中共关系不错,同新四军八路军很多将领都很熟悉,加上又不是中央军,比陈诚好的多。

不过,张发奎对中共颇有看法,他对南昌起义时候,中共毫不留情撬他墙角的行为记忆犹新,加上广州起义叶剑英他们对张也毫不留情。张发奎认为,共产党不好对付,让他去做新四军军长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也委婉的拒绝了。

其实,蒋介石也明白,任何人去做这个军长,也都是没用的,根本不可能左右新四军。

所以,他派一个基本是中共党员的叶挺去,也就是想给新四军多少制造点麻烦,却又能让中共接受这个人。

果然,叶挺就惨了。

我党原则上自然不同意外人来做军长,他们内定的人选是叶剑英。花帅是所谓文武全才,又是紧跟党中央的人物。张国焘和毛泽东闹事时,花帅坚决支持老毛,卷走了张国焘的作战地图开溜,非常值得信任。就军事上来说,叶剑英也是个出色的高级参谋,曾经是红军总参谋长,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蒋介石既然已经内定了叶挺,我党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叶剑英就成为了八路军参谋长,叶挺成为新四军军长。

对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我党开始并不同意,但也没有公然反对。直到1937年11月,叶挺亲自赶到延安同毛泽东见面,表示虽然在党组织之外,但愿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这才被党所接收,同意他担任军长。

只是,这个军长却相当尴尬。

叶挺名义上是新四军军长,应该是全军的领袖,军事上的一号负责人,政委项英只有辅助和最终否决权。实际上,新四军大小所有事情都是项英决定,叶挺基本没有权利,完全被架空。

当然,这并不是说项英一个人自己抓权,实际上也是中共中央的意思。原因很简单,叶挺目前不是党员,不是自己人,不能信任。

所以很多中共发给新四军的电报,项英根本不给叶挺过目,一些重要的党内文件,项英甚至不告诉叶挺有这么个东西。更有甚者,皖南事变爆发前,中共中央发的严厉批评叶挺项英的电报,叶挺居然也看不到。当时项英也是犹豫再三,最终才将电报交给叶挺看。叶挺看完以后,立即要求辞职,不干了。

叶挺的原话是:我辞职,不是我推卸责任,逃避斗争,实在是根据历史教训,我这个党外人士无能力负担起全军的重大责任。既然这样,就不要等负不下来的时候再辞职,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其实,这是叶挺一种抱怨和真实的想法。虽然在具体指挥作战时候,叶挺可以参与绝大多数会议,但他的提议往往不被采纳,最终拍板的都是项英。

这让叶挺非常尴尬,他曾经抱怨说:我名义上是军长,实际上连警卫连都指挥不动(红军很多警卫员是负责监视首长的)。

对于一支部队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有两个头,你说这个我说那个。做事一旦犹豫不决,甚至内讧,军队就会不打自垮。

现在叶挺表面上是新四军领袖,实际上的领袖却是项英,但叶挺又必须承担整个军的重任,这就让他无法承受。

因为他没有决策权,实际上根本没有承担重任的资格,他的抱怨和反感、失望也就可以理解。

就个人作风上,两人差别也很大,叶挺虽然出身农家,却更像国军一方的将军,有时候讲一些排场,要一些面子。

叶挺很喜欢穿着军长的黄呢高级军服和马靴,佩戴者精美的手枪,有时候则穿皮夹克或者西装。

叶挺出门大部分都是警卫员前后开道,秘书,副官跟着一大群,派头很大。

项英则完全是工农干部作风,一双头已经破了的普通皮鞋,一套灰布军服,冬天是一套补了又补的棉衣。直到1938年2月项英冒险亲自去苏南视察,陈毅才将一件缴获的日军大衣送给他。本来项英穿的是一件有几个补丁的棉衣,现在也穿上了黄呢子大衣。

早年在中央苏区跟陈毅一起打游击,两人什么苦没吃过?没有粮食,吃青蛙,吃蛇,甚至吃蜂窝,树皮,草根,几个月吃不上盐,走路腿打晃,所以项英绝对不是一个享受物质的人。

当时新四军全体人员待遇都是平等的,普通伙夫,马夫一个月饷银1元多,而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也不过4元钱,项英也是4元,仅仅比马夫高2块多钱。

两人的分歧从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比如叶挺对饮食很讲究,单独吃小灶,还从广东带来一个厨师,常叫厨师做些广东客家名菜,邀请各界朋友一起聚餐。

不过,这个所谓小灶也不是叶挺挥霍公款,而是被允许的招待外界的朋友。

在叶挺看来,作为军长,搞个小灶接待外界朋友,又算得了什么,况且又是上级批准的。其实当年毛泽东也是这样,叶挺相比算不了什么。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一天吃一只鸡,还有私人汽车。对于当时吃糠咽菜的延安民众而言,鸡肉已经是非常奢侈的“高级生活品”了,当时很多干部战士不满,有的干部甚至在大会上指出来。

负责中共官员的工作分配的陈云解释为:刚才这位同志问,既然共产党是讲平等的,为什么我们大家的生活这么苦,毛主席却总有鸡吃?

陈云接着做出回答说:是的,毛主席总有鸡吃,这不是毛主席愿意的。毛主席希望和我们大家过一样的生活,但是同志们想想,毛主席的健康对中国革命多么重要。所以,毛主席不愿吃鸡,党中央的命令一定要毛主席吃鸡。和我们每一个革命同志一样,毛主席吃鸡也是一种革命任务。

项英从没小灶一说,平时就和军部大伙一同吃大灶,他也曾经碍着面子勉强跟叶挺吃了两次小灶,随后就断然拒绝参加这种聚餐,理由是:好吃是好吃,要花多少钱。我们是人民的干部,这样不妥。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去新四军云岭总部访问,项英为了迎接他,特别让警卫员到事务长那里借三块钱,自己出钱招待她,还关照这三块钱从下个月津贴中扣除。结果吃饭的时候,伙夫端上来3菜1汤,很丰盛。

生活方面的分歧只是小事,军事上面的就是大事。

陈毅和项英私交极好,两人是在中央苏区打了3年游击战,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但陈还是说:项英对叶挺军长不尊重,不信任,不让其独任军部的工作,一直到包办战场指挥。

项英从事多年游击战,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全部是血换来的经验。

但叶挺则是正规军出身,对于游击战认识有些局限,多还是用军校正规战的那套。两人经常为具体怎么打仗争吵,项英的积小胜为大胜,叶挺并不赞成,而叶挺的一些部署,项英则认为是正规军方法套用到游击队,摆明了是瞎搞。

至于对部队的态度上,两人也很不同,叶挺是保定军校出身,是标准的军人,所以对于军纪是极为严格的。而项英则没有上过军校,虽然也颇有军政经验,和叶挺相比,专业上有一定差距。

叶挺枪决高敬亭,表示了他对于不执行命令部下的态度,对此项英很不满,认为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