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黄克诚和韩先楚有何恩怨?婉拒韩先楚调入,说“三师不缺干部”

2023-02-26 17:05:06

作者:相忘于江湖

开国大将排名第三的“眼镜”黄克诚,是军中有名的公道人。

我军名将辈出、群星璀璨,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形成了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以及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部队。由于我军在30多年发展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头”,所以能让军中上下公认的“公道人”屈指可数,除了“老好人”罗荣桓元帅,就要数黄克诚大将了。

黄大将为人公正、性格率直,一生坚持原则、屡屡“犯颜直谏”:

抗战中的草甸战役,黄克诚当面质疑决策者中原局刘书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解放初期的四平保卫战,黄克诚连发两电建议林总撤兵,多年后即便面对主席也敢说,“就是你的决定也是错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眼里不唯上、只唯真理的铮铮铁汉,却有过待人不公允的时候。而这个人就是来自红25军的“战将”韩先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当长的时间里,两人一直不对付。

同为我军有名的个性将军,黄克诚和韩先楚有什么恩怨呢?

黄克诚

红军时期,黄克诚和韩先楚天各一方、互不认识。

黄克诚来自江西苏区彭总的红三军团,隶属于朱毛的红一方面军。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小时候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靠着亲属的资助,还是念了私塾、上了小学、读了师范,还进了广州政治讲习班。

结业后,黄克诚参加了北伐并在第八军任营、团指导员。

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参加了湘南起义,并担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朱毛会师后改任红4军12师35团团长。后来,任红3军团4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团代政治部主任。

因为多次反对进攻大城市,黄克诚多次被降职、撤职,也给上级留下了“刺头”的印象。长征途中,又因为多次给上级提意见而被降职,最低谷时被一撸到底降为战士,直到陕北才被重新启用。

反观小11岁的湖北黄安人韩先楚,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

韩先楚也是贫农出身,小时候放过牛、学过篾匠、做过短工,就是因为家贫没怎么读过书。所以,大老粗韩先楚大字不识一箩筐,虽然17岁就参加游击队但一直没有冒尖,参军4年才干到连长、

一直到跟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22岁的韩先楚也不过是一名营长。

韩先楚

仅看红军时期的情况,韩先楚可能只是开国少将的资历。

好在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而且文化水平不高的韩先楚善于在战斗中学习,而且悟性很高。很快,在陕北的开疆拓土战斗中就脱颖而出,因为能打仗,半年多就升任红十五军团的团长、副师长和师长。

黄克诚和韩先楚都参加过长征,韩先楚和红25军比红一方面军早一步到陕北,并和刘志丹的队伍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黄克诚所在红三军团北上后撤销番号,编入林总红一军团(陕甘支队)。

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重编为红一方面军后,黄克诚和韩先楚成了一家人。

在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前,韩先楚又进入抗大学习,学校的政委是发动秋收起义的主席,校长是三十而立的林总,副校长是大名鼎鼎的军事家刘伯承,有过多年实战经验的韩先楚在抗大几个月深造,在一众大师级教员的点拨下,如鱼得水进步飞快。

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编为343旅和344旅。

黄克诚任344旅政委,搭档旅长徐海东。344旅有2个团,即687团(团长张绍东)和688团(团长陈锦秀),韩先楚是688团副团长。在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黄克诚和韩先楚一喜一忧。

在这场全面抗日战场“首胜”的大捷中,韩先楚没有赶上。

徐海东、黄克诚指挥344旅678团冒雨到达伏击地点,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而担任预备队的688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陈锦秀、韩先楚和688团3000名指战员,都被山洪隔在战场之外错失参战机会。

如果688团能够加入战场,相信这次大捷的战果无疑会更加丰硕。

1937年年底,徐海东的344旅新组建了一个689团,这个团的班底就是原来陕北红军78师的2个主力营,而韩先楚在改变之前就是红78师的师长,“徐老虎”自然点将由他出任689团团长。

1938年春,344旅奉八路军总部的命令,配合129师反日军九路围攻。

就在344旅夫人先头部队687团南下途中,团长张绍东、参谋长兰国清借口查看地形,带领部分嫡系人员不辞而别,从此下落不明。令人震惊“张兰事件”,成为黄克诚和韩先楚不睦的导火索。

687团团长张绍东、参谋长兰国清的叛逃投敌,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病在身的344旅旅长徐海东由于爱将叛逃急火攻心、当场吐血;687团的异常,也牵涉到了兄弟部队688团和689团。

黄克诚(右三)和八路军第五纵队部分干部

对688团的整训由朱老总监督,344旅政委黄克诚主持。

整训的主要措施,一是由343旅685团团长杨得志任687团团长,二是对687团营、连一级干部做了适当调整,三是对688团(团长陈锦秀)、689团(团长韩先楚)原红25军干部也进行冷处理。

黄克诚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非常时期必须有非常手段。

而且早在一年之前就出现过红四干部许世友、王建安等人的抗大事件;“张兰事件”以后不到一个月,又发生了张氏出走西安的事件。在黄克诚看来,矫枉难免过正,对红25军干部都应冷处理。

但在韩先楚看来,张绍东不代表红25军全部,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性格耿直的黄克诚和脾气火爆的韩先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后来,黄克诚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韩先楚任344旅代旅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3分区司令员,还是在黄克诚的麾下。

由于各种原因,两人的疙瘩一直没解开,韩先楚也在1941年3月回延安学习。

等韩先楚再次出山,已是抗战胜利以后。黄克诚率领新四军3师早已在西满战略展开,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但是对于东总安排旧将韩先楚归来,黄克诚委婉表达拒绝,说“三师不缺干部”。

开国上将韩先楚和夫人刘芷

作为少有的战略眼光超前的黄克诚,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

或许,黄克诚对于猛将韩先楚的到来,的确有一些当年的疙瘩没有解开。

另一方面,虽然东北缺少后勤干部,也非常缺少会练兵、会打仗的干部。但是有3.5万之众的新四军3师真不缺干部,有和韩先楚红军时在一个班里吃过饭的刘震,还有洪学智、吴信泉等人。

当然,如果韩先楚也加入西满军区,黄克诚的团队肯定更强大。

韩先楚回到2纵“娘家”,无意中成了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情。但是,或许是黄克诚考虑到韩先楚的到来会搅乱刘震、洪学智等人的“化学反应”,所以没有欢迎而是婉言拒绝。

林总和罗政委也没有勉为其难,转而把韩先楚安排到南满4纵任副司令员,给山东八路军鲁中军区来的罗舜初当副手。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战将韩先楚在四纵也打出了自己的水平。

总长黄克诚

尽管和黄克诚有一些过节,但是韩先楚就是韩先楚,庐山会议后黄大将和彭总一起被整,韩先楚不仅没有避而远之,还分别探望了两位老上级,和黄克诚在太原更是长谈3个多小时。

两个名将都是心胸开阔之人,他们的恩怨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