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德国曾拥有的世界最强战列舰,不是俾斯麦号,而是她的前辈

2022-06-16 17:05:09

说起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很多军事爱好者第一反应必然是二战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诚然,这艘传奇战舰确实名气相当大,其第一次出战就在兵力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反杀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击伤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随后又在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罗德尼号战列舰、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等多艘主力舰的接力围攻下依旧拼死反击直至战沉,其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但是,在这传奇经历的背后,却是技术设计方面的多项缺陷,包括落后的全面防护思维、落后的防空装备、威力不足的穿甲弹等等,只能说时势造英雄,俾斯麦号的辉煌战绩,背后也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大幅衰落脱不了关系。

▲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然而,如果说起技术性能的话,德国海军倒也确实曾经装备过一型性能世界一流的战列舰,而且该舰甚至还短暂当过几年的世界最强战列舰,如果论辈分的话,俾斯麦级还得叫该舰一声“前辈”,因为俾斯麦级战列舰上面的很多设计都可以看到该舰的影子,如果是经常玩《战舰世界》的朋友,肯定对该舰并不陌生,她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又称拜仁级或者巴登级。

一战前夕,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之间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海军军备竞赛,随着英国无畏号战列舰重新定义了战列舰的标杆,将战列舰分为”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时代,这一场英德海军军备竞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同时也使得世界海军技术革新速度达到了历史最快——一艘服役时世界一流的战列舰,在短短十年后就会沦落到三流水平,这放到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敢想的。

▲当无畏号战列舰服役之时,其可谓重新定义了战列舰这个舰种,但是短短十年后其就沦为三流,可见军备竞赛之激烈。

在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中,德国由于财力远不如英国雄厚(每年的海军经费甚至不及英国一半),因此在战舰性能上只能将就一下,以保证数量,一战前夕英国海军主力舰已经将主炮更新为13.5英寸(343mm)级别,并且亦大量保有装备12英寸(305mm)的主力舰,而此时的德国海军主力舰还是11英寸(283mm)和12英寸级别,在口径上被英国人压过一头,不过好在差的也不是特别大,加上英国海军的炮弹存在严重问题(这个后面细说),因此完全可以一战。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两视图,此时还是未改造的原始状态。

但是1912年,英国正式开工建造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德国的情报系统得知该舰将会装备15英寸(381mm)主炮,这无疑打破了英德海军竞赛的天平,德国海军此时装备的任何主力舰对上伊丽莎白女王级都只会被一边倒地被秒杀,更可怕的是英国一口气就造了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而且随后又追加7艘改进型复仇级战列舰的订单(5艘完工,剩下两艘中途改成了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对于德国海军而言,研制建造新式战列舰地工作迫在眉睫。

仅仅一年后的1913年12月,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两艘姊妹舰分别开工,值得一提的是巴登号其实开工时间更早一点,但是巴伐利亚号下水更早,因此既有依据首先开工舰命名为巴登级的,也有依据首先下水舰命名为巴伐利亚级的,另外巴伐利亚州还有一个翻译叫拜仁州,因此也有叫拜仁级的。

两艘姊妹舰于1917年3月14日同一天服役,德国随后又在1914年和1915年先后开工建造三号、四号舰符腾堡号和萨克森号,但是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战争结束后被协约国拆解。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约28500吨,满载排水量约32850吨,装备四座双联装380mm主炮炮塔,共计8门380mm45倍径主炮,另外还有16门单装150mm副炮、10门88mm高射炮和5具600mm鱼雷发射管,动力系统为3台帕森斯式蒸气轮机,由3台燃油锅炉和11台油-煤混烧锅炉供能,总功率56000马力,最大航速21节。

▲巴伐利亚级两视图。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2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莫过于其卓越的防护设计,其舷侧主装甲带厚达350mm,并且覆盖面积相当大,在主装甲带无法覆盖的区域,主装甲带上方拥有250mm厚的上装甲带,下方则是170mm,主装甲带首尾则是150-200mm厚的装甲板,主炮塔正面装甲为350mm,侧面为250mm,背面为290mm,顶部则是100-120mm,下方炮座同样是350mm,但是其船体甲板水平装甲薄弱,仅30mm,但是结合一战的背景,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一战战列舰交战距离较近,不存在远程吊射甲板的情况,同时也没有俯冲轰炸机,因此各国当时都不重视水平防护。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巴伐利亚级的宿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该舰主装甲带为330mm,并且覆盖面积并没有巴伐利亚级那么大,甚至被戏称为”皮裤带装甲“,上装甲带更是只有可怜的152mm,首尾装甲也只有102-152mm,主炮塔正面330mm,侧面与后部280mm,顶部114mm,炮座为254mm,基本上全方位不如巴伐利亚级,唯一的优势就是水平装甲,在57-76mm之间。

▲巴伐利亚级的装甲防护水平甚至相比后辈俾斯麦号都略有超出。

在火力方面,巴伐利亚级相比1917年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也略胜一筹,虽然二者主炮口径相差不大(380mm与381mm),但是当时英国海军的炮弹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其所装填的立德炸药(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稳定性很差(德国则是使用蜂蜡脱敏的TNT),再加上英国炮弹并没有装备延时引信,导致经常出现还没有击穿装甲就先爆炸的情况,加上英国炮弹的发射药基本上是包裹在丝绸药包中(德国则是储存于黄铜盒中),着火后容易殉爆,这两个问题让英国人在日德兰海战中吃尽了苦头。

巴伐利亚级唯一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地方,也就只有一个航速了,其最大航速为21节,不如伊丽莎白女王级的24节,但是21节是一战低速战列舰纵队的标准航速,伊丽莎白女王级的24节在日德兰海战中反而出现了两头不靠的尴尬——把她编入战列巡洋舰分队又太慢,编入战列舰分队就只能乖乖降到跟队友一样的21节,浪费了航速,英国后续改进的复仇级也将航速削减到了21节。因此,可以认为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综合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伊丽莎白女王级甚至其改进型复仇级,同时也优于美国的一众14英寸(356mm)主炮标准型战列舰和日本的扶桑、伊势级,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强战列舰。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中最着名的莫过于厌战号,图中为经历升级改造后的状态。

只不过,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这两艘世界最强战列舰,在整个战争时期毫无建树,反倒是巴伐利亚号因为其水兵第一批参加基尔水兵起义而在历史上留了一笔,战争结束后两舰被英国接管,并参加了那场悲壮的斯卡帕湾自沉行动,巴伐利亚号后来被英国打捞并拆解,巴登号则在自沉途中被英国阻止,后来被作为靶舰击沉,两舰空有优秀性能却毫无建树,最后被屈辱自沉、打靶,相比其后辈俾斯麦号,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