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02年的北京,街头乞丐令人心痛,站在河边的膀爷十分诡异

2022-11-30 17:05:08

1902年,经历了“庚子国难”的北京城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一片衰败、贫穷的末日景象。

崇文门前

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汇文大学堂,这所学堂是在原汇文书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1912年更名“汇文大学校”。1918年,该校与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改名为“燕京大学”,校址迁至今北京大学地址。在汇文大学校的原校址,只留下了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分,定名为“汇文学校”。

北京街头

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街边有刚刚栽种的小树,一名穿着花盆底鞋子的旗人女子从镜头前走过,警惕地注视着摄影师。街道中间行驶着厢式马车,还有一位骑着自行车的人。

琉璃厂街

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辽代时被称之为海王街,后因在此地建琉璃厂,被称为琉璃厂街。街道不宽,里面的店铺一家紧挨一家,有卖首饰的,也有卖字画的,左侧街边还有一家画像店,当时的照相技术还没普及,这是必不可少的。

切面铺

北京街头的一家小饭馆,门前挂着醒目的幌子,饭馆门前坐着一些歇脚的人,多为走街串巷的小贩。

沦陷的驴车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当年北京的道路有多糟糕。一辆运货的驴车深深陷入到街心的烂泥潭里,旁边围着很多看热闹的人。前面的驴子倒十分敬业,用尽全身力气倔强地往前拉着。

泥泞的街道

低洼的街道因为之前的落雨变得泥泞不堪,一名人力车夫拉着客人尽可能地寻找着干燥的地面通行。两名衣衫褴褛的乞丐站在街头,干瘦的身体,没有任何希望的神情,看着令人心痛。

示众的囚犯

德聚山木厂门前的空地上,站在几名戴枷示众的囚徒,这是清末时期的惩罚犯人的一种方式。在对囚犯进行羞辱的同时,还可起到警示路人的作用。囚犯旁边,有一名身穿制服,手拿棍子的巡捕在监视。

重建正阳门城楼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正阳门箭楼和城楼先后被大火焚毁。城楼火灾的始作俑者是一名驻扎在瓮城内的英军印度兵, 他在正阳门城楼上做饭时,不慎引发火灾。图为1902年正在重建中的正阳门城楼。

建设中的克林德碑

克林德是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6月20日被神机营的章京恩海射杀。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恩海被杀害,德国还要求清政府在克林德毙命的地方建一座石坊式的纪念碑。一战结束后,这座石坊被移至中央公园,并更名为“公理战胜牌坊”,解放后改为“保卫和平牌坊”

渡口景象

两名旗人女子正准备坐船过河,虽然她们不裹小脚,但是厚厚的花盆形的鞋底同样带来诸多不便。注意看她们旁边的那位膀爷竟然有四条手臂,是曝光的问题吗?但是他身体的其他部位和周边的人物都很正常。

葬礼的执事

执事是帮助别人家婚丧嫁娶的专门人士,旧时候在红白喜事的队列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图中的两个打旗的两个孩子都光着脚,一看就是来自贫苦人家。

黄土大道

北京城外的宽阔的黄土大道,一辆马车上坐满了旗人妇女。路边那两道深深的车辙是雨后行车留下的痕迹。一切都显得荒凉和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