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张国焘会师前的最后一闹,害惨了红二方面军

2022-11-23 17:05:13

?1936年,在中国西北这盘棋上,共有三个半棋手。棋力最高超的当属斯大林,其次是毛教员,再随后是老蒋,而张学良则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西北这盘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可由于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只能算半个棋手。张国焘则是这盘棋上的变数。(文章参考资料论文类资料,可供下载阅览,方式见主页)

张国焘北上, 1936年9月中旬,张国焘不想在静宁、会宁一带和胡宗南发生碰撞,故拒绝继续北上,想带着部队西进甘南,但这一次,陈昌浩没有站在张国焘这一边,两人就北上和西进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最后见不能说服陈昌浩,张国焘连夜赶往漳县的前线指挥部。

张国焘凭借出色的口才和精彩的表演,成功赢得了李先念、周纯全、徐向前等人的支持,并于1936年9月22日当天,张国焘就和前线的将领们重新部署了西进的方案,立即执行。

随后,张国焘还给陈昌浩、朱老总等人发了一封电报,通报修改后的部署。颇有一些洋洋得意。

但张国焘此举彻底激怒了朱老总。

朱老总轻易不发怒,或者说,很少有将领见朱老总发怒。

在卓木碉大会上受尽屈辱,朱老总也只是默默忍受,在南下的路上,张国焘百般刁难朱老总,朱老总不仅坦然受之,还劝说其他人忍耐。可这一次张国焘实在太过分了,朱老总忍不了了。

张国焘电报刚到没多久,朱老总立马就一个人名义给中央和二方面军领导人发去了一封电报:

“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现将西北局同志集漳县续行讨论,结果再告。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

一边告知二方面军和中央张国焘又搞事了,另一边朱老总和傅钟又联名给前线指挥部的同志发去了一封电报(陈昌浩闻讯后,已经快马加鞭敢去漳县了,所以是傅钟这个政治部主任跟朱老总联名):

(甲)国焘同志电悉,不胜诧异。为打通国际路线与全国红军大会合,拟宜经静、会北进。忽闻兄等不加同意,深为可虑。昌浩今早可到漳,带有陕北来亲译长电,表示国际态度,望详加研究。 (乙)接到指示,已告各方停止一切行动。 (丙)弟等即日赶到漳县,并电告传六、何畏、长工也兼程赴漳,续商大计。 (丁)静、会战役各方面均表赞同,陕北与二方面军也在全力策应。希勿失良机,党国幸甚。 朱、傅飞复焘(向、纯转焘) 9月22日3时

朱老总和陈昌浩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张国焘这边刚有动作,朱老总便立马给各方发去了消息,并通知西北局的同志加急赶到漳县开会,要阻止张国焘。

第一个赶到漳县的是陈昌浩,可当他到达前线指挥部后,便发现从前的老战友都用一种异样的阳光看他。

陈昌浩自然不晓得,经过张国焘添油加醋的宣传后,他在前线指挥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变了,成了一个趁机夺取的有心机的人。所以陈昌浩在前线指挥部成了彻彻底底的少数派,根本没有人听他的意见。

张国焘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向中央通报了四方面军即将西渡黄河的计划。张国焘想趁着其他人还未到达漳县时,便将部队弄到河对岸,这样生米煮成熟饭,就谁也拿到没有办法了。

9月22日后,西北局的委员陆续赶到漳县,大家一到前线指挥部就跟张国焘争论,批评他不经过组织就擅自改变部队行军计划,中央也发来电报劝说张国焘继续北上。

可张国焘是西北局书记,又是红军总政委,他不同意北上,按照组织原则来说,朱老总和教员等人还真没法让四方面军北上。

9月24日,教员给彭老总和聂荣臻发电报,“四方面军决心向西,从永靖渡河,谋占永登、凉州,其通渭部队二十四日撤去,据云渡河后,以一部向中卫策应一方面军占宁夏,此事只好听他自己做去”,教员的言语中多少透出了一点无奈。

一日不拿下张国焘,那中央便一日拿不回四方面军的控制权。

张国焘一直在电报里说,在静宁、会宁地区跟胡宗南发生争斗不利,且陕北粮食不足。9月26日早上,收到了新消息的中央,立马给张国焘发电报,专门解释了这两个问题。 确息,胡宗南部到略阳,本月底其后续将到齐。 四方面军有充分把握控制隆、静、会、定大道,不会有严重战斗,而一方面军可以主力南下策应,二方面军亦可向北移动钳制之。背后粮食不成问题。若西进到甘西只限制青海一面,尔后行动困难。

张国焘见自己拒绝北上的理由被中央解决了,他又重新提出了新理由:“据我们估计,国际的帮助现在还只是秘密的交通线,如只有定远营这一条,易遇日本特务机关和外蒙王公反动势力妨碍。”

并且张国焘为了让中央同意四方面军过河,在电报最后说道:“我们建议请洛甫等同志即用中央名义指导我们,西北局应如何组织和工作,军事应如何领导,军委主席团应如何组织和工作,均请决定指示,我们当遵照执行。”

张国焘的这一出戏码早在沙窝会议上就演过,当时中央问他如何才能听中央的话,结果张国焘表示只要中央我说了算,那我就听中央的话。(让四方面军大量人员进入中央政治局,且席位过半)

结果这一次张国焘又弄这一出,中央不让他过河西渡,他却说过完河就一定听中央的指挥。这样的言行,绝不像是一个忠贞的革命者,倒像一个无赖军阀。

没办法,只能让张国焘带着部队西进了。结果这个时候,突发意外,导致张国焘西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就在张国焘做着美梦的时候,徐向前突然从临洮前线给张国焘发来电报,说洮河涨水,而且据当地老乡说黄河对岸即将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天气寒冷,黄河水流湍急,道路难行。

徐向前派人去侦查渡河情况,得到了结果跟老乡说的差不多,如果没有可靠的渡河船只,无法短时间内强渡。

9月27日,徐向前跟张国焘和朱老总汇报了这一情况。

去年张国焘带着部队南下的时候,正好遇到十几年不遇的冬天,导致部队损失惨重,结果这年的今天,张国焘又因为冬季过早到来和河水暴涨,没能渡过黄河。

徐向前传来消息后,张国焘见事不可为,不在坚持西进,再次同意北上,当天晚上朱老总就给各部队发去了紧急命令,让已经开拔的部队火速回去, 并迅速组织队伍,重新北上。

随后张国焘等人又给中央发去了电报:

育、洛、泽、恩、博、稼和贺、任、关、刘同志: (甲)为尊重你们的指示和意见,现时据考察兰州西渡河时须较长,有可能失去占领永登一带先机之利。 (乙)决仍照原计划东出会宁,会合一方面军为目的,部队即出动,先头26日(编者注:10月)到界石铺,决不再改变。 朱、张、徐、陈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张国焘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黄河水会突然暴涨。这次,他再无理由拒绝北上。

因为张国焘的反复,导致红军在最关键的时刻,丢掉了最宝贵的时间,红二方面军也因此遭受重创。

张国焘在漳县跟西北局其他委员以及中央拉扯的时候,贺老总只能带着红二方面军在成县、徽县一带暂留,因为中央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劝说张国焘继续北上,所以跟张国焘沟通时,就一直没有管红二方面军。

按照原本的计划,二方面军要在成、徽县一带掩护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会后。大家在哈达铺说好了一起行动,结果半路上张国焘突然搞事,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反而计划西进,搞得一方面军也没有动,原计划搁置,一下就将二方面军晾在了一边。

部队掉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一直搞到9月30日,四方面军才开始组织完毕开拔北上,而10月2日一方面军开始攻打会宁,准备迎接四方面军,一直到10月4日,中央才下命令让二方面军北上。(一般负责殿后和掩护的部队都是最难的)

但这个时候,胡宗南和王均的部队也赶到了,对二方面军形成了包围态势,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摆脱敌人,贺老总命令部队急行军,快速北上跟中央汇合。能丢的东西基本都丢了,吃的用的,沉重的武器装备,以及一些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物资,全都丢了,除了必要的休息,其余时间都在行军。很多战士都掉了队。

最不幸的是,在天水一带,二方面军的16师还遇到了王均,由于二方面军全军的任务就是行军,导致遇到敌人后,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有利的作战队形,部队就被打散了,死了很多人。

多年后,贺老总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印象深刻,不胜唏嘘:

“过渭河,狼狈极了,遭敌侧击,渭河上游下暴雨,徒涉,水越来越深,冲了点人去。张国焘违背中央军委的指示,二方面军几乎遭到全军覆没。渭河南岸也很危险,这是长征中最危险的一次。(在)乌蒙山并不紧张,埋炮我都不准埋。到黔、大、毕那面都可以打,封锁线我们一冲就破了。要说紧张,第一次是甘孜,张国焘要困死我们;第二次就是成徽两康战役。我们原来估计四方面军不会走的,那时我们给中央发了电报,早(向北)走两天就好了,不会这样狼狈,六军团也遭不到侧击。四方面军一撤走,敌人就围拢来了。急行军掉了几千人。刚出草地,部队体力都未恢复,早走两天可以少受损失,可以冲出去。”

“到海原又吃了点亏,我差点被炸弹炸死。……我们走错了路,在红包子打了一仗,在×× 山上会到朱总。那时我们二军团掉了两个连,部队搞得稀烂,后勤都搞完了。”

二方面军一路损失惨重,还差点被敌人包了饺子,反观四方面军则一路顺利,基本没有遇到敌人,原定26日到达界石铺,结果8日就到了。

不管怎么说,三大红军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要在会宁会师了。教员、张闻天等人,用尽各种办法,费尽了心思,终于将张国焘“哄”过来了。而会师之后,张国焘也要迎来他的命运了。


贴主:hgao于2022_11_09 1:24:34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