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75年毛主席向孟锦云谈及生死,感叹:这或许是我最后一个国庆了

2022-11-20 17:05:05

毛主席功勋卓着,也被广大人民欢呼为“万寿无疆”,而他本人一生所展现出的一直都是淡定且从容,在他晚年的日子里,也曾多次谈及自己的生死观,体现出一代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胸怀。

作为“主席身边最后一名护士”,孟锦云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度过了489个日夜,她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者。

最后朝夕相处的日子

1963年,孟锦云被安排进了中南海,那会首长们的主要娱乐活动便是跳舞,孟锦云刚来的时候,眼前的一切总让她十分惊奇。

一日,她在舞厅当中见到了毛主席,当时正播放着一曲欢快的《喜相逢》,主席侧脸的时候,正好和孟锦云对视了,孟锦云也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干脆径直走了过去,邀请毛主席跳舞。

随着舞步迈出,孟锦云才真的慌了神,她的节奏也彻底乱了套。

毛主席看出了孟锦云紧张,还安慰道:“小同志,别紧张,你的舞步不错嘛!”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孟锦云才渐渐收起了最初的慌乱,两人在舞曲结束之后随便聊了些家常。

日子久了,孟锦云在毛主席面前也无拘无束了,两人像是年龄差别很大的好朋友,特别是孟锦云表现出的机敏、活泼的一面,总是让毛主席开怀大笑。

经过了十多年的曲折,孟锦云最终于1975年5月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那会的她还没有想到,自己将要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在毛主席身边的时候,所有工作人员都会说一些吉祥话,不过孟锦云也知道,毛主席对于生死问题看得一向很淡。

有的时候,毛主席看到报纸上一些对他的敬仰,也表现得十分无奈。

在1967年的时候,毛主席像往常一样翻阅着报纸,突然看到了一连串文字,于是他就问了身边的人:“是谁给我封了四个官?”众人还疑惑不解,可毛主席却指着报纸上的一行醒目字句,大家一看,才发现上面写着“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看着毛主席认真的样子,又想着他幽默的语言,本来是想笑的,可担心惹得毛主席不高兴,就都没有任何表情。

眼见大家没有任何表态,毛主席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什么永远健康,难道还有不死的人吗?”

瞅着这个机会,毛主席也开始教育起了大家:“你们不要去宣传这些,要讲马克思主义万岁,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是要吃大亏的。”

身边的人也都懂得毛主席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前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的时候,两人就谈及了生死。

那会,毛主席还只有68岁,在询问了蒙哥马利的年龄后,毛主席吸着烟悠闲地说:“中国有句俗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蒙哥马利对此也疑惑不解,毛主席就笑着解释道:“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

很显然,来自西方的蒙哥马利都不敢相信毛主席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颇有些激动地说:“我感觉到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离他们而去,你至少应该活到84岁!”

在这次双方的交流中,毛主席甚至还提到了五种“可能死法”,就连后面的事情都想的很透彻了,他说:“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到海里面去喂鱼喂虾,鱼虾还会感激不尽呢。”

这次的聊天结束后,也让蒙哥马利大为震动,若不是他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领袖能够对生死看得如此透彻且随意。

回顾毛主席在革命时期的故事,他也有过很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在和记者斯诺的交谈中,毛主席还谈过那些凶险经历,他说:“好多次,在长征路上也有一次,过了大渡河遇上飞机轰炸,把我的卫士长给炸死。”

而秋收起义之前,青年毛主席更是经历过十几次“死神威胁”,毛主席都一次次应对了过去。

谈到这些危险经历时,斯诺也能感受到,毛主席自述的那些故事,绝非英雄主义剖白,正是因为毛主席深知生命的可贵,才更清楚革命是必然要付出流血代价的,任何历史都不可避免。

正是因为这么多次危险都走过来了,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才更加豁达。

1965年5月,毛主席在长沙会见了越南领导人胡志明,那会的越南战云密布,毛主席却向胡志明表示“自己想要去越南秘密访问”。

对于这样的提议,胡志明自然是打心底里欢迎的,可他还是非常担心毛主席的安全问题,也直言道:“美国正在对越南狂轰滥炸。”

这些情况毛主席也不是不知道,他却倔强地说:“我就是要去看轰炸,好几年都没有看到轰炸了。”

对方坚持还是等情况好一点再做这个打算,不料毛主席也不是开玩笑:

“等到形势好转了我就不去了,我就是想要现在去,过去的日子里,我被国民党、日本、美国的飞机轰炸了几十上百次,就是没有炸到我,我就是想去看看,即使到了靠近的地方都行,可以秘密行动。”

甚至,这次毛主席都想好了对策:“我可以化装为一个中国的专家。”

胡志明非常清楚自己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在他的强烈坚持下,毛主席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他一生中也只是去过苏联。

这段时期中,毛主席多次谈及了遭遇危险的历史和豁达的生死观,不过那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还是非常不错,一直到1971年之后,毛主席的身体才开始出现了明显地衰老。

孟锦云的记忆中

1973年11月,毛主席在和澳大利亚总理谈话的过程中也流露出了一些伤感情绪,他说:“我和恩来都看不到中国革命结束了。”

一年半之后,同毛主席一起参加过中共一大的董必武逝世,毛主席在会见金日成的时候,更是伤感地说道:“董必武同志逝世了,总理生病,刘伯承同志也害病了,今年也82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
1975年10月1日的国庆节,也是新中国成立26周年的日子,孟锦云像往常一样陪伴在毛主席不远处,随时等候着毛主席会有什么安排。

后来孟锦云也总是在想,中国人民会一直怀念毛主席,从国庆节的那一天就深深感觉到了。

当天上午,毛主席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只是安安静静地靠在床头上,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突然,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

小孟赶紧说:“怎么会呢,主席您可千万别这么想。”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也立即回答道:“怎么不会呢?哪有不死人的呢?在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我又岂能例外?所谓‘万寿无疆’,就是天大的唯心主义。”

在孟锦云的回忆中,这一天毛主席不再像五六十年代那样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人民挥手致意,也没有检阅他一手缔造起来的人民军队,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人民,那是一种不会受到任何干扰的理想信念。

似乎,毛主席还有很多没有做完的事情,那些也在给予他力量和信心。

两个月之后,毛主席迎来了最后一个生日。

由于此前毛主席曾三令五申,所以他的生日一直都比较低调,可外面所有宣传都在暗示着什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中午煮一碗长寿面来吃,似乎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

朝鲜的金日成、阿尔巴尼亚的霍查等人都送来了礼物,其中有不少都是吃的。

这些礼品也不好不收,毛主席在简单过目后,一般都直接分给了周围的工作人员。

金日成送的是朝鲜大苹果,上面还写着“祝毛主席长寿”几个字,和对待其他礼物的态度有稍许不同的是,毛主席仔细端详起了这些来自朝鲜土地的苹果,孟锦云心里也清楚,每当谈论到朝鲜的事情,毛主席总是会怀着异样的感情,那是因为他的儿子正长眠于那片土地上。

在端详了一番后,毛主席放下了苹果,对孟锦云说:“这苹果,留下两个,其他的你们分了吃吧。”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主席一直都在和病魔作斗争。

而且,那段时间里,毛主席还很愿意听孟锦云的叮嘱,他还说过:“小孟,你比我懂得多,我得听你的。”

孟锦云抓准了机会告诉毛主席:“您听的不是我的,您听的是医生的,您要好好配合医生治疗,病都会好的。”

这一年,毛主席的身体时好时坏,但总体趋势却是每况愈下的,他有的时候情绪也会变得急躁,很容易向身边人发火。

孟锦云已经不奇怪了,她也十分了解毛主席的心情,而且毛主席的脾气一会就过去了,还会向身边人道歉。

毛主席更多的时候都在沉思,这点孟锦云也感受到了,一天,毛主席以一种半睡的状态靠在沙发上,还用拇指弹着食指。

孟锦云向来直来直去,便询问道:“主席,您这段时间是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其他事情?”

听到询问,毛主席睁开了眼睛,他并不责怪孟锦云打扰到自己,反而苦笑着回应:“你要说不舒服,那么这段时间天天都不舒服,许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本钱已经不多了。”

毛主席也总是会和孟锦云天南地北地聊一些,还会叫孟锦云为“孟夫子”,那天他还说:“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一闭上眼,往事就不由自主全部来了,一幕幕像是过电影一样,就连几十年前的人和事都很清楚,你说奇不奇怪呢?”

孟锦云也被主席的思绪所带动了,不过她可能并不了解毛主席当时的心境,说道:“主席,我听了人家说,只有现实生活中不痛快的人才爱回忆往事呢,您这么大一个主席,还有什么事情……”

话说到一半,孟锦云似乎也突然感受到自己的表达有一些不妥之处,猛然停了下来。

不过,毛主席却笑了,还说:“孟夫子,讲的不错呀,知无不言,你继续说下去,我还想听。”

孟锦云也不知如何是好,干脆直接说了下去:“主席,我觉得您除了身体不好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挺好的,再说您的病通过打针吃药也能治疗,您就是不爱打针吃药,我要是您的话,每天都会高高兴兴的。”

1976年9月,孟锦云请假外出回家,去探望好久没见面的丈夫,可去了没多久,就有电话打来让她马上回去。

孟锦云回来后发现是毛主席犯了心肌梗塞,她急忙回到主席的卧室中,只见毛主席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好几个医生以及政治局的人都赶过来了,经过了二十分钟的抢救,毛主席才脱离了危险。

之后,就一直有人守候在毛主席的身旁,9月8日,孟锦云来接班,医护人员也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听心脏、输氧气等,当天7点10分,孟锦云低头给毛主席按压胸部,毛主席用很低的声音说:“我现在很难受,叫医生过来。”

此后,毛主席便处于了昏迷状态,经过了四个多小时的抢救,他还是没能苏醒过来。

而那句“我很难受,叫医生来”也就这样成为了毛主席最后一句话。

主席最后换下来的衣物,也被孟锦云收拾地平平整整,放在了床头的小柜子里。

整理好一切后,她也思绪万千,视线渐渐变得模糊,她知道,自己是毛主席身边最后一名护士,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对她来说,从毛主席逝世后,一切都变了,她继续在中南海中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不过那段时间里,她不用再去轮流值班,也不用服用速可眠了。

每天,她都不断整理着毛主席的书房和卧室,似乎这也成为了一个很难被改变的习惯。

一个时代,也缓缓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