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张文秋:两段婚姻生三女,两女儿嫁毛泽东的两儿子,享年99岁

2022-09-16 17:05:04

“文秋同志,感谢你教养了思齐这么好的女儿,成了我儿媳妇,我敬你一杯酒,祝你健康!”


1949年10月15日,52岁的毛泽东在儿子毛岸英的喜宴上,一边端着酒杯,一边满脸喜色地走到了他的亲家母面前,对着46岁的张文秋说出了这番由衷的话。

刘思齐成为自己的儿媳妇,毛泽东是打心眼里高兴;

毛岸英能成为自己的女婿,张文秋也是倍感欣慰。

实际上,两家的渊源,并非是从这场婚礼开始,早在张文秋与她第一任丈夫在恋爱期间慕名拜访毛泽东时,两家就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7年,中国农民革命闹得轰轰烈烈,全国遍及17个省区,有组织的农民就有约800万余人。名门后代闺秀张文秋挣脱了封建的羁绊,勇敢走向了革命的行列当中,25岁那年,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担任起了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

在工作中,她结识了燕京大学的才子刘谦初,两人在大革命时期因为同样的革命理想与远大抱负走在了一起。那时,京山总共有6个区,农民会员达6万多人,这么庞大的群众基础很难考验组织能力,年轻的张文秋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同志们的认可。但是,有个致命的问题却难倒她了,在面对土豪劣绅和反革命的嚣张气焰,没有一点装备和武器的农民想要进行革命简直是举步维艰。对于工农组织要不要武器装备,如何采购,武装条件有限该怎样解决等等问题,张文秋感觉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请教的地方。

这一年的4月,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汉开班,张文秋与刘谦初兴冲冲的结伴参加了开学典礼,会后,他们带着第十一军政治部的介绍信,敲开了久负盛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毛泽东所在的家门……



张文秋

她和恋人刘谦初走进了武昌督府堤41号,踏入这所精致的青砖楼房后,张文秋有些怯生,她想自己是不是太唐突了。但是,当见到毛泽东本人后,这些疑虑都打消了,毛泽东以他爽朗的笑声热情地招呼了他们,当谈话进入到正题后,张文秋一股脑地将想问的问题如:购枪引发的争论、购枪的不易、农民该不该武装等全抛了出来。

毛泽东认真地听完后,跟张文秋说:“好,你问得好!这说明你看问题看得很尖锐。”

接着,他又深刻地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就在三人交流得正兴致时,杨开慧端着果盘笑盈盈地从门后的帘内走进了客厅。

“来客人啦,不好意思,小三刚出生不久,要吃奶,缠人得很,怠慢各位了!”

张文秋起身,和杨开慧打起了招呼,她注意到,在杨开慧的身后,有两名小男孩,大的看起来有五岁左右的样子,小的大概也有三四岁了。两名男孩干干净净的,很是可爱,不知怎的,张文秋一见他们,就有种莫名的喜欢。

她立即从桌上抓起了一把花生递到两名男孩的手中,并且问道:“告诉阿姨,你们叫什么名字呀?”

大一点的男孩接过花生后,脆生生地说:“我叫毛岸英,他叫毛岸青。我们都姓毛,眉毛的毛……”

众人被小岸英的话语逗笑了,杨开慧拉了拉儿子的手说:“这是叔叔、阿姨。”

俩孩子异口同声地喊起了:“叔叔、阿姨好!”

毛泽东笑着把儿子抱在了大腿上,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来,小岸英见了,麻利地拿起了火柴为父亲点起了香烟。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刘谦初感慨地说:“想不到泽东同志在外面革命工作做得这么好,在家里和孩子们也相处得这么好。”

杨开慧在一旁娇嗔地插话:“他呀,一见儿子就开心,这不,有了严重的恶果了,爷儿俩没大没小的……”

毛泽东听了,笑着说:“我见儿子开心嘛,还不是因为你给我生的,你给我连生了三个男娃,也给我生个女娃娃嘛。”

接着,毛泽东又看向了张文秋与刘谦初,当得知他们还只是恋人未结婚时,便搓着一双大手,狡黠地眨了眨眼:“我看走眼了,看你们恩恩爱爱的样子,我还以为你们早就结婚了呢。不过,我还是要祝福你们,婚嘛,还是可以早些准备的。”

一谈到这个话题,屋子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当张文秋和刘谦初从毛泽东的家里告别出来,两人仍很兴奋,今天的谈话是这样轻松,无论是革命事业还是家庭生活,他们都觉得此次拜访,很有意义,收获很大。



毛泽东与杨开慧

不久后,张文秋与刘谦初举办了婚礼,婚后的第二天,这对新人就各自奔赴了新的革命工作。

张文秋作为京山县推举的唯一一名党代表,赶到武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上,毛泽东与张文秋又一次见面了,在讨论完京山县的农民武装等问题后,毛泽东笑着问道:“文秋同志,你和谦初同志的恋爱进展如何了?”

张文秋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我们在昨天刚刚举办完婚礼。”

毛泽东一听,喜笑颜开,双手抱拳:“恭喜恭喜!文秋同志真是赶上大革命的变化,昨天还是革命的大姑娘,今天已是革命的小媳妇。好,这就叫革命的速度!”接着,又故作生气状:“不够朋友,喝喜酒也不叫上我。也罢也罢,到时候你们有了孩子,一定要给我送红鸡蛋吃哦!”

张文秋这下头低得更低了,只觉心里一热,赶快说:“泽东同志您工作忙,没敢多打扰,到时候添了儿女,一定遵命报喜。”

毛泽东开怀一笑,说:“最好是生两个女娃娃,你不是喜欢我家俩男娃么,到时候,我们就结成个双亲家,来个喜上加喜!”

看到如此幽默的毛泽东,张文秋倍感亲切。

不曾想,当时的戏言,竟然在20年后,成为了现实。

1929年夏,张文秋与刘谦初这对恩爱夫妻因为叛徒的出场被捕,此时,张文秋已经怀有身孕。敌人不清楚她的真实身份,依然对她施行了坐老虎凳、竹签刺指甲、灌辣椒水等等酷刑的折磨,夫妻双双没有吐露一丝一豪有关党的机密。

狱中,张文秋妊娠反应强烈,敌人见问不出什么信息,草草判了她半年刑期,半年后,她刑满出狱。

1930年1月,国民党宣判:刘谦初为共党头目,处以死刑。得知消息后的张文秋,带着悲伤的心情来到狱中,见了丈夫最后一面。



刘谦初

当她出现在刘谦初面前时,看见昔日的恋人如今瘦骨嶙峋,一身的伤还未痊愈,所幸,肚子里的宝宝平安无事,这对革命夫妻忍不住都流下了为彼此心疼的泪水。

刘谦初拉着张文秋的手说:“你能平安出去,回到妈妈的身边,我心足矣。你的产期马上快要到了,你自己要多保重,孩子出生后,你要好好抚养,让他们沿着我们走过的足迹,好好走路……”

张文秋听后,心如刀绞,她当然听得懂刘谦初所指的妈妈就是在上海的党中央。她点点头:“你放心,我会代替你孝敬‘妈妈’的,孩子快出生了,你先给孩子想个名字吧。”

刘谦初好像早就已经想好了,他告诉张文秋:“山东是我的老家,这个齐鲁之地英雄辈出,又最崇尚礼仪,让我们的孩子永远记住这里,就叫‘思齐’如何?”

张文秋说:“好。”

3月2日,张文秋在上海亚尔培路红十字医院生下了一名女婴——思齐。

女儿出生后,张文秋每隔15天,都要给狱中的丈夫写一封信,随信时还会寄上一些书、物,刘谦初每收到回信,也必回两封信:一封是给妻子的,一封是给“妈妈”的。

大女儿出生一年后,1931年4月4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枪杀于侯家大院刑场。张文秋将失去丈夫的悲痛埋于心中,在之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她一边怀抱着女儿,一边坚定地承丈夫遗志,从事地下工作,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当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文秋受组织安排,来到梦寐以求的延安。

在这片革命圣地上,她不仅结识了邓颖超大姐,还见到了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在热心同志的安排下,她认识了从井冈山上下来的老红军陈振亚,这位在敌后战争中失去了一条左腿的坚强同志,热情有爱,对她十分关照。

这是丈夫刘谦初牺牲后,张文秋第一次感受到同志友谊外的一种情感,在长时间的接触后,渐渐生出了一种慰藉暖意。

陈振亚,是湖南人,贫农出身,才三个月大时失去父母。10岁那年还在当放牛娃,15岁成了一家铁匠铺的打铁学徒,之后,他随北伐军当了兵,在黄公略的培养下,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他参加过平江起义、保卫井冈山战役,三次攻打长沙的战斗都有他的身影,他还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斗争。因在1930年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截去了左腿,伤好后,这名坚定的党员留在了后方开展地方组织与游击斗争。



张文秋与陈振亚

张文秋和他相识后,在彼此的交谈中熟悉了解了彼此,这些年来,她白天为党工作,努力忘掉孤苦寂寞,在艰难困苦中拉扯着女儿;到了凄风厉雨、漫漫冬夜之时,她就感受到了孤儿寡母的苦楚。

陈振亚对女儿思齐的细心照顾,对她的关怀备至,她都看在眼里,也让她慢慢瓦解了尘封多年的心。

1938年1月,二人在延安的中央军委礼堂,办了一场正式的婚礼。

陈振亚曾是彭德怀的部下,他们结婚时,他还特意送来了一副对联和60元钱。蔡畅大姐也前来道贺,送给了他们两支钢笔和两本漂亮的笔记本。在同志们饱含深意的祝福下,二人开始了他们新的小家庭。

不久后,夫妻二人都参加了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毕业后,陈振亚分配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留守处任政治部主任;张文秋也来到了留守处,担任机要秘书兼《生活星期刊》的主编。

后来,他们又有了自己的女儿,取名“少华”。有了女儿后,陈振亚对思齐的疼爱没有减少一分,思齐在老乡家住时,头上长了虱子,经他发现,会立马亲自给思齐洗头,消毒衣服,将她视如已出,一家人和和睦睦,两个女儿都十分可爱,人见人喜。

思齐在延安托儿所上学,能歌善舞,1938年冬,中央党校党委宣传在筹备话剧《弃儿》,女主角需要一名长得漂亮又不怯场的小女孩,金维映看中了思齐。话剧演出时,台下观众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中央首长也汇聚其中。

小思齐第一场出演,非常成功,她将“弃儿”这个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当镜头拉到特务抓走了她的母亲,尤其是思齐最后那声悲惨的回声“妈妈!我要妈妈!”演绎得如此逼真,惊动四座,让现场经历无数生死的英雄们默默落泪,毛泽东更是感动不已的上前握住了“弃儿”的手。

当他从陈振亚的口中得知,饰演“弃儿”角色的是张文秋和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时,当场认下了思齐为自己的干女儿。

两天后,毛主席邀请思齐来家里玩,很是喜欢,之后,思齐便成为了毛主席家的常客 。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张文秋的第二段婚姻,也许会一直这么美满下去。

可命运,却总是在捉弄这位女人。她和第一任丈夫刘谦初,才刚刚结婚,各自忙于革命事业,聚少离多,在她才怀上思齐后不久,就遇劫难,夫妻双双被抓,丈夫更是死于军阀之手。

她的第二任丈夫陈振亚,也在他们婚后第四年,遭新疆王盛世才的暗算,被下毒至死。

变故发生,苦难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女人身上,盛世才露出反共面目后,公然将一大批共产党员与爱国人士统统抓进了监狱,张文秋又一次带着身孕被抓。在漫漫监狱生活中,她艰难地生下了与陈振亚的第二个女儿少林。

个中辛酸与苦痛,让人泪目。



张文秋与三个女儿

好在有狱中同志,给予了她心灵的慰藉与帮助,让她克服一切困难,保护自己,照顾好三个女儿。

经历了整整四年的狱中生涯,1946年6月,毛主席和党中央向国民党提出释放政治犯的要求,经过多次营救后,张文秋等和她一样被扣留在新疆监狱的100多人,一家人终于得以回到延安。

再回延安,重回光明,已是物是人非,爱人已逝。如今,她又面临一个孤身女子养活三个女儿的窘境,好在,在党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她坚强地走了出来。

回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特地到中央党校看望从新疆死里逃生的100多名同志。在人群中,他一眼认出了张文秋,并很关切地询问了干女儿思齐的近况。三天后,毛泽东在家中设宴,宴请从新疆监狱归来的代表,张文秋也带着三个女儿参加了。

席间,刚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也出现在众人面前。张文秋上次见毛岸英,他才五岁左右,如今一晃二十年过去,从前的小毛孩,如今已经长成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年才俊了。张文秋亲切地问他:“你的弟弟岸青呢?”

“张阿姨,他现在还在苏联,也快回国了。”

这次宴会,16岁的张文秋与24岁的毛岸英第一次正式见面,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次宴席散后,张文秋重新奔赴了新的工作岗位,大女儿思齐进入了延安中学就读,两名小女儿也在外国友人资助的“洛杉矶”幼儿园上学。

两年过去,18岁的思齐和毛岸英有过几次接触,他们从陌生到越来越熟悉。通过了解,他们发现自己和对方的成长经历竟然如此相似,思齐曾跟着妈妈在监狱里呆过几年,岸英在8岁那年也和母亲杨开慧一同被进监狱,一路以来,各自在不同的时空经历着革命的洗劫,这些发生在他们成长中的苦难经历,让彼此更加惺惺相惜。

不久后,二人的通信更加频繁,并慢慢地确立了恋爱关系。由于思齐还小,他们的恋爱双方家长都不知情,每当张文秋看到毛岸英寄过来的又厚又严实的信时,会拉着思齐的手想问明情况,思齐总是搪塞着说:“哥哥给妹妹写信,妈妈你就别管了。”

到后来,张文秋发现苗头似乎有些不对,在她再三追问下,思齐才一脸羞涩地说:“岸英想和我交个朋友……”

张文秋听后,有点着急,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毛岸英与刘思齐

毛主席对儿子和干女儿的事情,也早有所耳闻,他没有干涉二人的恋情,另一方面,毛岸英已经二十五六岁了,也该到了成家的年纪。于是,他很郑重地请来张文秋商谈起了儿女之事,这次约谈,他们聊了很多很多,张文秋同毛主席谈起了她的祖父、她参加革命的历程、她的两段婚姻、她的三个女儿……毛主席也回忆起了过往,他们还共同聊起了第一次在武汉见面时的杨开慧……

说到后面,毛主席动情地说:“思齐这个孩子我很喜欢,她和岸英都是烈士的后代,有着同样的信仰,同样的革命理想,若是他们能走在一起,将来生活肯定也会很幸福,我赞成他们先举行订婚。”

得到双方家长的同意后,最高兴的莫过于毛岸英了,正处于热恋时期的他,恨不能马上娶思齐过门。奈何,思齐还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为此事,他还曾找父亲毛泽东闹过意见,毛主席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让他必须等。

这场等待,终于在1949年10月15日愿望成真。婚礼的一切安排从简,由小两口自己置办,新房是社会部的宿舍,房内的摆设有些是向公家借的,两床薄被是思齐带过来的嫁妆,一对枕头只有枕套没有枕芯,小两口就用不穿的衣服填在里边。

所有的安排妥当后,小两口将准备的事宜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很欣赏他们艰苦朴素的思想,同时,也告诉他们,他打算置办两桌酒席,为他们举行一个小小的婚礼仪式。

毛主席让女方列出出席名单,张文秋得信后,思考了半天,写出了一份名单:


董必武与夫人何莲芝
任弼时与夫人陈琮英
谢觉哉与夫人王定国
陈瑾昆与夫人梁淑华
邓颖超大姐
康克清大姐
王光美同志


收到这份名单后,毛泽东乐了,他指着名单对毛岸英说:“你的这位岳母呀,可有点重女轻男的倾向哟,你看,她请了女同志,却不请女同志的丈夫呀。”

毛岸英当然知道岳母的心思,她可不会因为一场小小的婚礼惊动了国家的总理、总司令等人咧。而邓妈妈、康妈妈和王光美阿姨都是岳母的好朋友,也一直为他们的婚事在操心,请她们出席是理所当然的。

毛主席岂会不了解,他当即表示:“那就悉听尊便,这场婚礼咱们两家合起来办。文秋同志邀请了一半,那另一半就由我来请喽。”

婚礼顺利举行,婚后,小两口还沉浸在新婚的蜜月中,因为更重要的任务和工作,不得不过起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一日,毛岸英又接到紧急任务,这次任务非比寻常,组织安排他随彭德怀的队伍前往朝鲜参加前线战斗。接到任务时,爱妻因为伤病住院,毛岸英又不便告诉思齐具体的去向,只告诉思齐,他可能会去很久很久。

此次去,他最不放心的就是爱妻和弟弟岸青,思前想后,毛岸英找到了岳母张文秋:


“我这次去朝鲜,可能会去很久很久,岸青需要有人照顾,父亲工作忙,无法照顾他。江青连父亲都照顾不了,更加不会关照岸青。因此,我想拜托您,请您看在母亲和我这个女婿的面上,多多照顾一下岸青……”


张文秋知道自己的女婿优秀懂事,却没有想到他是如此的细心,对自己的弟弟又是这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她骤然想起了岸青这个孩子,20多年以来都是在颠沛流离、孤苦伶仃中度过,心里不免一阵酸楚。

她告诉岸英,自己一定会好好照顾岸青,让他安心做好自己在国外的“工作”。末了,她还拿出一块手表,戴在了岸英的手上。

她从未想过,那次见面后,竟是她和女婿的永别,而她送给岸英的那块手表,竟然成了朝鲜战场上唯一指认岸英牺牲的物证。

当噩耗传来,张文秋悲伤的不能自已,岸英是她很喜欢的女婿,和自己也情同母子,与女儿的感情又那样好。如今,不明真相的思齐还一直在苦苦地等待丈夫的归来,自己两度失去丈夫,这样的滋味,她又何尝不懂呢?

坚强的张文秋和主席达成了共识,决定在女儿面前掩藏起悲痛,先不告诉她丈夫牺牲的消息。

三年后,思齐知道真相后,一下子就病倒了,张文秋悉心地照顾着女儿。她知道,岸英牺牲后,最伤心的莫过于思齐与主席了,思齐尚能发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可是主席呢,在经历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后,还要处处照顾思齐的感受,把思齐当亲生女儿般来疼,对于这一点,张文秋感激不尽。

懂事的思齐在公公面前,极力克制着悲伤的情绪,但两个哭肿了的眼睛在饭桌面前却暴露无疑,看着眼前的思齐,毛泽东也忍不住哀叹一声……

思齐几次病倒,毛泽东疼在心里,他和张文秋商量,让思齐换个环境,去莫斯科学习一段时间。

之后,二人以父女相称,通信不断,信中,毛泽东几次让思齐寻觅良人再嫁,思齐均婉拒。整整十年过去,张文秋也劝女儿,做她的思想工作,思齐这才同意。1962年,经毛泽东的介绍,思齐与杨茂之完婚,婚礼举办时,毛泽东还送去了一笔现金和一帧书法。



不过,最具传奇的是,张文秋的二女儿少华(后改名邵华)与毛岸青结婚了,毛、张两家真的应了当年那句戏言,成为了双亲家。

岸青在小时候,先是经历丧母、外婆又过世,跟着哥哥在上海睡过马路,捡过垃圾箱中的破烂,最严重的是在这个时期,他的头部被人殴打致残,一辈子落下了精神病。岸青在被辗转送到苏联时,时常给父亲写信,信中常提到:“我的脑袋里,长了个小东西,坏得很,使我常要与它无休无止的纠缠。”

岸青的少年时期与青年时期都是在苏联度过的,他会一口流利的俄语,在作词、谱曲方面造诣很深。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俄文翻译,翻译了10多部马列经典着作和政治理论等书籍。

和哥哥嫂子的恋爱经历相似,岸青与邵华的恋爱经历也是由相识到日久生情,只是,因为在特殊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来得更晚一些。

对于小女儿的选择,张文秋认为,只要孩子们幸福,她没有任何意见。

1960年,他们二人喜结良缘,毛、张两家再结亲家,亲上加亲,两家喜不胜颜。



毛泽东与邵华

晚年,张文秋与岸青、邵华住在一起,帮他们照顾外孙毛新宇,一家人,其乐融融。

2002年7月11日,张文秋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