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人民的名义》 里让高育良痴迷的 万历十五年,究竟写了什幺

2020-05-15 18:00:31

01



看过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的朋友,应该都会注意到,作为前汉东大学教授、省委政法委书记的高育良,经常拿《万历十五年》来研究明史。




这本书,为什幺那幺值得高育良痴迷呢?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这本书是迄今为止,销量最多的历史领域的学术专着。



这本书给读者揭示: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技术已经在逻辑上走到了尽头,并且陷入了无法进一步演化的困境,导致中国无法完成,从古代到现代的跨越。




该书把焦点放在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人身上,通过这六个人来看清楚那个时期中国的困境



这六个人分别是,行政首脑张居正和申时行,万历皇帝朱翊钧,军事将领戚继光,还有道德楷模海瑞,和思想家李贽。



这六个人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悲剧性。




张居正作为国家行政总负责人,拥有最大的权力,但是他生前推行的改革,不仅在死后被彻底推翻,甚至连他的家族也被政治清算,家族几乎灭亡。



另一个行政首脑申时行,状元出身的他,才华横溢,但夹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在千夫所指的情况下被迫辞职。



万历皇帝则被文官集团绑架,既无法让自己喜欢的儿子成为太子,也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甚至行动自由都被限制,最后他只能以不上朝的方式消极对抗。



一代名将戚继光,虽然在军事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和天赋,但他却不能让新式武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能用比较原始的方法对付倭寇。



而道德勇士海瑞,不光是一生不得志,而且被整个文官集团排斥。



思想家李贽,不但自己陷入了言行不一的矛盾里,最后甚至被大多数人排斥,最终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这些悲剧不是因为个人或者偶然的原因所造成的,而统统是这个时代的侧影。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其中的几个侧影,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侧影,当然是张居正,作为帝国的行政首脑,他为什幺要推行改革,又为什幺死后成为众矢之的,被彻底推翻和清算;



第二个侧影是万历皇帝,作为皇帝,他和大臣们到底有什幺恩恩怨怨?;



第三个侧影是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他发明的“鸳鸯阵法”到底是一种军事创新?还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02



张居正是历史上着名的改革家,那他为什幺要改革呢?



万历皇帝是明朝倒数第四位皇帝,亡国之君崇祯是他的孙子。



而明朝在万历去世后二十多年就灭亡了。



虽然我们不能说,明朝的灭亡跟万历皇帝有什幺直接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万历登基的先后,明朝已经陷入很多困境。




比如说,在军事上,明朝政府至少要花费很大精力来应对两个方向的敌人,分别是北方的蒙古、东南的倭寇。



在经济上,明朝政府已经陷入经济倒退和财政赤字,朱元璋时期,农业税收将近三千万石。而到了明朝中后期,一年农业税收还不到2300万石。



也就是说,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明朝的农业税收居然下降了23%。



收入少了,开销却也越来越大。



以官员数量为例,朱元璋时全国只有不到三万名官员,到了万历年间,全国有八万多。



而且,这八万人的实际收入,比朱元璋时期的官员要高多了。




这样下去怎幺能行呢?



所以,在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掌握最高行政权之后,就开始改革。



改革过程比较复杂,简单来说主要是两条:



一是整顿官吏,也就是对官员进行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就淘汰。



二是对土地进行管理和监控,比如丈量土地、清查流民,说白了主要就是打击偷税漏税。



因为当时很多土地被隐匿,人口属于黑户,政府收不上来钱。



一开始,改革也很有成果,让国家有了十年的粮食储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大好局面,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就人亡政息了。



不光是这样,连张居正本人也遭到清算,家产被查抄,儿子也被迫自杀。



而主要推翻张居正的,就是张居正的学生万历皇帝本人。



为什幺会这样?



我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总觉得改革就是好事。



但深思一层,张居正的改革,其实并不成功。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如何治理这幺大的国家,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



古代中国虽然被称为是“中央集权”甚至“专制”,但是你想,比如说,云南的一个县,距北京两千公里,就算六百里加急快马,一来一回也要几个月时间。



所以皇帝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掌握那个县和县令的具体情况,何况全国这样的县有一千多个。



也就是说,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其实整个国家,在今天看来属于半失控的状态,否则也就不会出现我们刚才说的,税收收不上来的情况了。



不光明朝是这样,以往的朝代也是这样。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分裂其实就是中央对地方彻底失控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维持国家的基本统一和治理,只能依靠官员的个人素质。



而中央政府能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强化和提高天下人,尤其是读书人的精神自觉,也就是道德。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表面上看,就是进行制度改革。



但是他的改革,有很高的技术性要求,比如说对官员的绩效考核。



表面上看,就是给各个官员设定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但是,怎幺对任务进行合理化的制定,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有效的调控,很容易死板僵化。



比如,一年要抓几个罪犯,要收多少税。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任务实际上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完成的。



比如,为了凑数,把没有犯罪的人抓起来,或者强制收税等等。




再比如,张居正要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很多官员为了彰显政绩,就虚报土地数量。



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坑,就是老百姓去填。



也就是说,张居正推行改革,虽然初心是好的,方案也基本没问题。



但问题是,在技术条件没达到的情况下,作为改革的总负责人,他也没有办法掌握和控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操作,也就是书中说的“数目字管理”,而这就一定会引起其他的社会问题。



我们提到的,张居正改革初期,国库有了大把钱粮,那其实就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强压老百姓搜刮而来。




张居正的改革,可以说不得民心,也不得官心。



在这样情况下,张居正日后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03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侧影,就是史上最牛的罢工者,万历皇帝。



之所以说万历皇帝是史上最牛的罢工者,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居然三十多年不上朝,算是创了历史之最。



那幺他为什幺这幺做呢?



过去,我们一般的印象就是,他是个昏君,只知道享乐贪财,说他只会坐在龙床上数钱,甚至有一条腿都有些残废。



但其实,万历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君,有一件事能证明这一点。



1592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朝鲜向明朝求救。



当战报送到北京之后,很久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突然出现,力主派兵支援朝鲜,甚至主动表示,愿意自己掏腰包出军费。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作为一个皇帝,万历有他的担当和决断。




那既然这样,为什幺他会长期罢工呢?



万历这是在用不上朝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满。



那他的不满又是什幺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不能让自己喜欢的儿子成为太子。



既然身为皇帝,怎幺会有他干不成的事呢?而且这件事看起来还是他的家事。



这就涉及到我们对“皇帝”这两个字的理解。



在一般印象里,皇帝就是大权独揽的统治者,想用谁用谁,想杀谁杀谁。



这是一种误解,面对这幺大一个国家,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皇帝都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他需要合作者。




打天下要靠军功集团,治理天下需要文官集团。



这就像开一家公司,要有合伙人一样,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其实是大于从属关系的。



所以,很多朝代开国的时候,都会发生屠杀功臣的事情。



其实皇帝主要不是害怕功臣们抢夺皇位,而是害怕他们影响、甚至控制皇帝。



所以,一个朝代建立之后,要想方设法让一些合伙人出局。



军功集团没了就没了,因为不需要打天下了嘛,但是治理天下是个长期的事情,皇帝要依靠文官集团。



面对文官集团,皇帝可以换人,却不能让整个文官集团全部出局。



面对这幺大一个国家,皇帝根本管不过来。




明朝本来规定皇帝一天要看一百八十多份奏折,一百八十多份听上去挺多,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来说,真的是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虽然在名义上皇帝至高无上,但整个国家实际上是掌握在文官集团的手里。



往轻了说,文官集团掌握了国家的话语权,这就是为什幺燕王朱棣在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之后,一定要让文官集团的代表方孝孺来写继位诏书的原因。



往重了说,实际掌控国家的不是皇帝,而是文官集团,甚至连皇帝都要被文官集团压制。



这种事情在明朝发生过很多次,在嘉靖时期,就有所谓的“大礼议”之争,皇帝和文官集团为究竟应该叫自己的父亲为“父亲”还是“叔父”这件事几乎决裂。




万历身为皇帝,一生却连皇宫都没出过几次,最远的一次是去十三陵,查看自己的陵墓的修建情况。



而具体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其实站在文官士大夫的角度,万历的哪个儿子当皇帝都无所谓,这个人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但是,让谁当皇帝这件事,一定得我们说了算,而不能万历皇帝自己掌控。



因为他们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所以只要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跟皇帝站在一起的,就一定是奸佞小人。



这样一来,万历皇帝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万历可以处罚一些具体的官员,但是他不可能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所以无论万历皇帝怎幺抗争,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妥协。



所以,书中写道,“此时,皇帝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臣僚也再没有机会能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任务了。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幺皇帝喜欢用宦官,尤其是明朝的皇帝,那是因为只有宦官才听自己的话,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们,一个个都是拆台的主。



因为立太子的事件,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彻底决裂,他开始长期罢工。



这让文官集团也很难受,虽然他们只把皇帝当作国家的象征,但是万历皇帝的消失,让他们失去了展示道德的最大舞台,连大骂昏君的机会都没有了。



明朝政府从此变成了一潭死水,文官们只能希望万历皇帝早早驾崩,但是万历皇帝一直活到了1620年。



这个时候,帝国的暮气之深,已经是回天乏术了。24年后,也就是1644年,明朝就灭亡了。



04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侧影,也就是一代名将戚继光。



因为戚继光最能体现明朝中后期的军事困境,所以在说了经济和政治的困境之后,我们重点来说戚继光。



戚继光是在万历十五年年末的时候去世的,在他生前,他曾经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但对于这样一位将军的死,朝廷居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正式记录都没有,这当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不过,在明朝,被不公平对待的武将,不止戚继光一个。




我们都知道,从宋朝开始,中国政府就重文轻武,甚至有不怕文官贪污,就怕武将造反的说法。



明朝就更是这样了,对武将处处不信任,处处限制。



比如说,在打仗这件事上,按理来说,应该让统帅掌握所有资源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但是明朝,后勤供应根本不会交给武将管理,甚至按纯军事目的,对后勤进行合理部署,都不被允许。



在具体的战争过程里,不懂军事的文官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将领指指点点。



如果武将在当机立断,迅速投入战斗,就是贪功冒进,就是匹夫之勇。



如果谨慎行军,注重防守,就会被说成是,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杜绝武将叛乱,但是代价也许更严重,就是明朝的军队战斗力非常低下。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555年的时候,有一股倭寇在南京附近烧杀抢掠,围着南京绕了一圈,一共杀了4000多人。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股不小的军事力量,可你猜猜,一共有几个倭寇?



一共不到七十个,对,不到七十个。



而当时驻守在南京附近的明朝军队有多少,有十二万。



可见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低到什幺程度了。



所以说,戚继光奉命去讨伐倭寇,靠这种军队是不行的,所以戚继光就开始进行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重新建立军事组织。



首先,原来那些混日子的兵痞当然不能用了,必须要重新招募。



戚继光的招募标准很简单,就是淳朴、听话,所以入选的大多数是农民。




训练方法表面上也非常简单,就是事无巨细地对士兵进行组织训练,细到什幺程度呢?



连制作干粮,都有明确的标准。



在具体的战斗训练里,士兵不需要拥有超常的武力,每天都在进行相对简单的动作拆解。



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士兵们在战斗里能很好的配合。



然后,戚继光在士兵已经能配合良好的基础上,发明了“鸳鸯阵”。




表面上看,“鸳鸯阵”是一套比较复杂的阵法,组成阵法的一共十二个人。



其中一名队长,两名盾牌手,四名长枪手,两个狼筅手,两名镗钯手,还有一名火枪手。



我们简单解释一下,盾牌手在队伍最前,负责防御和吸引火力。



狼筅手,在两侧,伺机用狼筅,也就是两三米长,带枝叶的毛竹,把敌人扫倒,然后长枪手一拥而上,把敌人戳死。




镗钯手和火枪手负责后方守卫。



倭寇虽然个人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习惯单兵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是“鸳鸯阵”的对手。



你看,戚继光确实是军事天才吧。



但是,且慢,这里面有个问题,我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就是在“鸳鸯阵”中,有一个人是配备火枪的。



当时的火枪,被称为“鸟铳”,也就是欧洲的火绳枪。



虽然操作比较复杂,杀伤力也比较有限,但对付散兵倭寇和游牧骑兵,都很有效果。



至少比大毛竹做的狼筅有效。



而且在当时,除了鸟铳之外,明朝也有小型的火炮。



那既然这样,戚继光不大规模地组建火器军,而是要废那幺大力气搞什幺“鸳鸯阵”呢?




其实早在戚继光之前,就有人有过这个想法。



名将俞大猷就说过,应该把倭寇堵在海上打,而海战很简单,谁船多,谁武器好,谁就能赢。



也就是所谓,“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



但说起来简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整个国家的生产模式,都要改变。



什幺意思?首先,我们看,狼筅、镗钯、刀枪剑盾这些东西,没有精细化的要求,刀砍断了,换一把钝的,也能用。



所以戚继光的军队有一万多人,却没有统一的后勤,武器、粮食全部靠分散支援。



但是,鸟铳就不一样了,它必须要统一化生产,而且对生产标准要求很高。



如果达不到要求,或者无法统一生产,就会出现戚继光说的那种,弹药和口径不相符,引火线无法点等情况。



但是要实现大规模精细化生产,就必须对人员、材料和经费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成立单独的生产系统。



同时,军队也要进行精英化的重组,甚至要重新定义军人的地位。



而这一切,不光是技术条件达不到,文官集团也不允许,因为这样的军队已经超出当时文官集团的理解和控制范围了。




所以,尽管俞大猷关于军事建设的设想非常先进,戚继光却只能采取一种更实际、更原始的军事组织方式。



而且,尽管戚继光一再妥协,他训练“戚家军”还是需要张居正的支持。



所以,在张居正回乡葬父期间,戚继光会专门安排一支鸟铳队护送。



后来,张居正被皇帝和文官集团清算,戚继光自然也被牵连,他被罢官免职。



就这样,一代名将,最终只能默默死去。



05



这三个侧影我们都说完了,我们可以看到,张居正、万历皇帝和戚继光都是悲剧性的人物,而他们的悲剧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因为时代的困境。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这个困境。



这个困境的本质,是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




而这个冲突,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都有体现。



简单来说,对于中国这样大体量的农业国家来说,它的首要目的,是要维持整个国家不散摊子。



具体来说,就是要想方设法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只能追求“大约”,也就是差不多就可以了。



政治上,用道德这样的抽象原则维持就可以了;

经济上收收农业税就行了;

在军事上,就算士兵用大刀也不错。




而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就不一样了,它要求的是精细和明确。



比如,在政治上,英国女王和首相分工明确,一个是国家象征元首,一个是行政总长,互不干涉。



在经济上,国家要掌握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以此来控制国家税收。



在军事上,集中社会资源,组建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



所以,书中反复提到“数目字管理”这个概念。



如果中国不能完成数目字管理,无论张居正和戚继光多幺天才,都不可能改革成功,他们只能成为时代冲突的悲剧。



他们和万历皇帝都是在夹缝中生存,而申时行、海瑞和李贽就更是处在夹缝中的夹缝。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实现“数目字管理”谈何容易,马再快一天也只能跑六百里。




所以,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现场,我们仍然能看到以上的种种困境。



这也是为什幺,中国历朝历代人才辈出,却始终无法把中国带入到现代国家,一直在历史的轮盘中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