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谁过得最好?

2022-05-16 17:05:09

1991年,苏联解体,是二战后世界格局最剧烈的变革,没有之一。那么经过31年的发展,解体之后的15个加盟国,谁过得最好呢?

通常情况下,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人均GDP。(2)国民整体收入及福利状况。(3)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4)创新能力。(5)支柱产业的合理性和可持久性。


虽然人均GDP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同样有其局限性,但是显然,较之总量应该更加贴近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水平。以印度为例:其GDP高达2.9万亿美元,这个总量位居世界前5,比GDP仅仅4000亿美元的以色列多了7倍不止,但是显然二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却恰恰相反。

而国民整体收入以及福利状况视为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之一,同样有着其合理性。福利的来源自然是国家税收,虽然高福利往往意味着高税收,但是显然这种财富的二次分配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构。真正让人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的好处。

另外,国民收入的状况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分层如何。众所周知,发达国家之所以政治相对稳定,不止是源于良好的制度设计,收入同样是重要的平衡手段。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大部分收入处于中间阶层,两头相对较少的时候,便形成了橄榄球型社会。这是目前看来最稳固的社会形势。

再来看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促进科技的发展,让一个国家始终充满活力,并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有着打通社会阶层通道的功能。这两种职能是目前教育的最主要的功能。尤其是后者,可以令底层人民看到跃迁的可能性,便会通过努力实现这种跃迁,而不是将大家从一出生就定格在相应的阶层,积攒大量的社会怨气。

综合以上五个“衡量标准”来分析,目前为止,从苏联解体中独立的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发展状况可以分成三大类:较好、一般和较差。

之所以没有良好,原因在于苏联的15个前加盟国的整体发展状况相较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近的距离。

我们可以简单将这15个加盟国按照地域以及大致情况做一下简单的分类。

东斯拉夫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外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东南欧小透明:摩尔多瓦

下面我们按照前面提到的标准来逐一对照各国的发展状况,首先从最直观的人均GDP来看分析。

以2019年数据为准,这15个国家2019年人均GDP分别为:

爱沙尼亚2.37万美元、立陶宛1.95万美元、拉脱维亚1.78万美元、俄罗斯1.16万美元、哈萨克斯坦9731美元、土库曼斯坦6967美元、白俄罗斯6663.3美元、阿塞拜疆4793美元、格鲁吉亚4769.19美元、亚美尼亚4622.43美元、摩尔多瓦4498.52美元、乌克兰3659.03美元、乌兹别克斯坦1724.84美元、吉尔吉斯斯坦1309.39美元、塔吉克斯坦870.79美元。


从这个数据上看,各方的情况几乎一目了然。因为人均GDP几乎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通过这个排序,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简单得出15个国家国民发展指数。

实际上也是如此,波罗的海三国,不仅2001年就率先加入了北约,成为北约抵达俄罗斯边境的桥头堡。拉脱维亚在十几年后,又率先加入欧盟,其他两国同样在随后加入欧盟。就这样,波罗的海三国摇身一变彻底脱离了苏联的所有痕迹,成为了西方社会中的一员。

加入北约在安全上获得了保障,当然,这主要是由政治驱动。没有什么会比前苏联加盟国申请加入北约更具示范效应的了。而加入欧盟则更多地是经济上的实惠。



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部实现了几乎彻底的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做的最好的地方。众多周知,前苏联在经济上施行的是计划方案,地区经济极为不平衡。波罗的海三国因为体量较小,在当时又处于东西方的前沿,一直没有给予太多的政策支持,工业乏善可陈,经济上自然也极为一般。

独立后,这一切问题几乎都迎刃而解,这也是为了波罗的海三国对欧美如此忠心的根本原因。从收入上来看,拉脱维亚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的门槛。这几乎是所有前苏联加盟国中最好的成绩。



再来看一下15国的支柱产业:

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为能源、军工和粮食,白俄罗斯是机械、电子及农业和畜牧业,乌克兰是黑色冶金为主的工业及农业,格鲁吉亚是酒业和旅游业,阿塞拜疆是石油等能源为主,亚美尼亚是农业及有色金属,哈萨克斯坦是石油和天然气,乌兹别克是棉花、石油、天然气和黄金这“四金”,塔吉克斯坦是棉花和铝业,吉尔吉斯斯坦是金矿,土库曼斯坦是石油、天然气和旅游业,摩尔瓦多是农产品,爱沙尼亚是矿业、加工业、能源工业、IT、科技企业、旅游业,立陶宛是木材采伐业、矿业、加工业、过境运输业等,拉脱维亚是机械加工、能源加工、农业及服务业等。


整体上来看,15国大部分国家基本上延续了苏联解体那一刻的颓势,工业基本尽废。大宗出口产品要么是各种农产品,要么是各种矿产资源。好一点的能有旅游业作为支撑。看上去好一点的同样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的科技企业虽然在欧洲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放在前苏联加盟国中倒也算的上有声有色。

拉脱维亚在机械加工和能源加工方面基本上承接了不少来自欧盟内部的订单,凭借不错的技术,以及较低的人工成本,加上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发展速度比较迅速。生活的较为滋润。



最后从国民教育水平,国民福利等来兰,波罗的海三国依旧牢牢占据鳌头。这和诸多原因有关系,船小好调头是其中一个方面。在加上有着欧盟的扶持,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外部环境要好上不少。只是总体而言,因为体量较小,在世界上倒是依旧不怎么起眼,即便是放在中东欧地区,一直是一个较为不错的小国。

其次便是俄罗斯。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前身,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遗产。凭借着地大物博的基础,若不是一直不断遭受西方制裁,各个指标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



其他国家基本上算半斤八两,在社会福利方面土库曼斯坦算是中亚国家的榜首。科技水平上看的话,无疑是俄罗斯最高,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次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对照“五大衡量标准”,从苏联独立出去的15个国家中,波罗的海三国在各个方面基本上都能占据榜首或者前列,当之无愧的发展较好。其次是俄罗斯,虽然某些指标较之前三国落后一些,但是毕竟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实力还是蛮不错的,同样可以位居发展较好的层次。



接下来则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外高加索三国以及摩尔多瓦和白俄罗斯等。他们的发展状况较为一般。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下摩尔多瓦,这个很多人几乎一直误以为是非洲国家的国家,近几年发展迅速,欧盟已经将其列为重点考察对象。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未来十年内必然能够进入欧盟。

之后的则是中亚三国和乌克兰。中亚三国地处偏僻,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再加上宗教的缘故,使得这里一直难以有发展的前景。再加上某些恐怖组织的盘踞,更是令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多年来一直处于发展的下游。乌克兰的情况同样如此。从一开始苏联地区的二哥,到后来连续在发展策略上犯错,最终导致今天的局面,甚至可以作为失败典范。



实际上,前苏联15国发展状况高低不同,大部分还是和政治因素有关系。

俄罗斯自不必说,当时一手主导了苏联的解体,然后因为羡慕欧美,从而彻底倒向了西方,却不想被西方国家连续欺骗,使得经济一落千丈。

不过,毕竟当时苏联的底蕴确实太过强大。继承了苏联教育、科技、军事大部分实力的俄罗斯,虽然在经济发展上陷入了困顿之境,工业凋敝,又连续遭到制裁,但基础犹在。另外广袤国土下埋藏着众多工业国家发展亟需的能源,这些资源至少能保证它过上不好不坏的生活。



摩尔多瓦和土库曼斯坦则是通过成为国际中立国,置身于世界政治游戏之外,从而可以全心全意的发展经济。虽然距离较好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未来的前景还是相当不错。比如前文提到摩尔多瓦未来加入欧盟指日可待。土库曼斯坦同样保持着欧洲和俄罗斯等距的位置,没有的政治困扰的它,也基本上不会受到域外势力的干扰,发展也较为平稳。

可以说,这两国是中小国家安身立命的典范,在一个政治漩涡中,想要明哲保身,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而不是卷入其中,成为大国的棋子。某些国家就是因为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自己可以博弈一把,其实只能成为大国政治的提线木偶,关键时候成为牺牲品。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