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杨伯涛:淮海战役被俘,跳河陷入泥滩,功德林战友嘲笑:泥鳅将军

2022-01-07 17:05:04

解放战争中,我党俘虏了一批国军将领,并开始对他们进行改造。

1952年12月,我党特赦了30名改造满十年以及表现好的国军将领。这是我党进行的第一批特赦,而杨伯涛就是第一批幸运的特赦人员之一。

不仅如此,杨伯涛还得到周总理接见与特别关照。最后还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从着名的国军将领到新中国的政协文史专员,杨伯涛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1909年,湖南芷江县珑坪乡一户地道的侗家农户喜得爱子。

---杨伯涛。

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呱呱坠地的小孩子会成为珑坪乡的荣誉,更没有人会想到杨伯涛会成为统帅一方的国军将军。

图 | 杨伯涛

杨伯涛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他在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

在那个兵荒马乱、百姓流离的时代里,杨家的日子过得一场的艰辛,小小的杨伯涛自小懂得母亲的艰辛,在他家失去父亲这位强有力的劳动力之后,母亲完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杨伯涛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只是由于家庭实在贫困,在上至中学的时候,母亲实在没法供他继续读书,杨伯涛只能选择辍学。

那时候,底层民众的子女其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出路,你选择生活在农村里,你会一生只能和土地打交道。

当然了,还有一条天堑通途。

--当兵。

在旧式军阀时代里,兵痞一家的说法从未绝口,大户人家往往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前去当兵。

杨伯涛那时候所做出的选择也一样,他最初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从军报国,只不是是想混口饭吃,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

那一年,他16岁。

北伐战争,他因为在战场中冲刺勇猛,得到连长喜爱,三年后成为了部队里的一名排长。

杨伯涛在军队中发展良好,但是杨伯涛还是一直积极要求进步。

中途辍学的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他一直遗憾自己没有上更多的学,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所以,杨伯涛在他20岁的时候选择继续在学业上深造,他努力学习,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七期。至此,他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在黄埔军校的学习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很可惜的是,因为一件事的发生,杨伯涛在黄埔军校并没有毕业。因为在这个时候,决定蒋介石地位的中原大战爆发了。

而杨伯涛只能放弃黄埔军校的学业,进入18军,参加中原大战。虽然杨伯涛没有在黄埔军校毕业,但是他已经在黄埔军校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进入18军,是杨伯涛平步青云的新起点。

18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而且还是陈诚起家的资本。杨伯涛在进入18军以后,很快便得到了陈诚的信任。1943年,常德会战爆发,杨伯涛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得有勇有谋,深得陈诚喜欢。

在常德会战结束后,杨伯涛被陈诚晋升为十一师的师长。十一师实际上是18军的基础。杨伯涛成为十一师的师长意义可谓非常重大。陈诚的“土木系”中的土其实就是“十一”的拆解,而能够成为十一师的军长,就代表着18军的军长之位也是伸手可得的囊中之物。

1945年5月,对杨伯涛来说是人生中最波澜壮阔的日子。在这个时候,罪恶的日本侵略者发动了湘西雪峰山战役,日寇们企图夺取芷江机场,并因此接触中国和美国的空军制空权。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但是日寇们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杨伯涛。杨伯涛所在的十八军奉何应钦的命令协助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作战,战功赫赫。杨伯涛在此次战役中,出其不意地截断日寇的退路,和王耀武配合默契,将日寇团团包围。杨伯涛歼灭日军一个轻重联队和步炮队一部,共歼灭日军28000多人。

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战役“雪峰山大捷”。也正是因为在此次战役中的赫赫战功,杨伯涛一举成为抗日名将。


“雪峰山”大捷后,杨伯涛开始走进了蒋介石的视线,逐渐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

那一年,蒋介石直接提拔杨伯涛为其嫡系军队18军的军长,同时亲自授予他少将军衔。

及至抗日战争结束,杨伯涛也一骑绝尘,那是他一生军旅生涯的至高顶点,同时也是巅峰。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蒋介石对解放军展开全面的进攻,但随着在战场中失利,他又开始调整战略,对山东、陕北两个地区展开重点军事进攻。

1948年,10月。

淮海战役爆发,随后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场陷入了重围。

杨伯涛所带领部队率领他的18军同样归于黄维的编制。杨伯涛没有想到,淮海战役成为了他军旅生涯的滑铁卢,他们整个兵团都被解放军重重包围,整个部队局促于一个狭小的包围圈。

在双堆集的包围圈中,战况激烈。

杨伯涛想要顺利突围已经不可能,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下,杨伯涛和众多的国军将领走上了同样的一条路。

---自杀。

那一天,当双集堆的包围圈越来越小的时候,杨伯涛趁着夜色,跳入了附近的小河,没想到河水异常冰凉,他还没有失去知觉就受不了刺骨的寒冷,选择跳上了河岸。

那一年,当他拿到了功德林的录取通知书之后,这件事情一度成为功德林大学校友的笑柄。

此次上岸,全身湿透的杨伯涛冻得哆嗦,走了不远就被解放军发现。

在押解途中,杨伯涛看到木桥旁的小河,趁着解放军不注意,扑通一声再次跳入了河水中。

但是,杨伯涛不会想到,此次跳河的位置为河堤沿岸,岸边都是淤泥,跳入河边的杨伯涛不仅没有如愿自杀,反而如泥鳅一样全身沾满了淤泥,惹得还在着急的解放军轰然大笑,随后又将他打捞上岸。

一代名将,却求死不成,想到这里,杨伯涛都把自己委屈哭了。

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常常悔恨在双堆集突围时自杀未遂,抱怨那时没有径自去死。今天歧路彷徨、行尸走肉、精神甚为痛苦,每每亡魂丧魄,如有所失。”

他的战友甚至还打趣的和他开玩笑说泥鳅杨将军。

虽然杨伯涛的表现非常顽固,但是我党我军都没有放弃对杨伯涛的改造。杨伯涛在抗日战争的英勇表现是非常值得赞赏的。而在我党春风细雨的教导下,杨伯涛的思想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当一个人的思想发生改变的时候,他的行为也会跟着发生改变。而杨伯涛在思想发生改变以后,便开始了积极改造,并因此重获了新生。

杨伯涛思想改变以后,态度便变得十分积极。

抗美援朝期间,杨伯涛根据自己了解的美军装备知识,和吴绍舟一起写出了一份美军装备武器知识的书面资料,并将这份书面资料提供给志愿军。这份资料就是《美军战术之研究》一书,这份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志愿军知己知彼,为战争的胜利添了砖加了瓦。

不仅是提供资料,杨伯涛还曾经主动为志愿军炒面,态度非常良好。

1953年解放军专门为俘虏而设的教导队宣布解散,而杨伯涛因为自己的突出表现而受到了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的特殊优待,他不用经过军事法庭的审判,为自己保留了体面。

不仅如此,1959年,中央宣布要特赦一批改造表现良好的国军将领,而杨伯涛就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员之中的一员。

这第一批被特赦的国军将领,都是改造良好的人员,也都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这样的人,共产党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的。

1959年12月14日,杨伯涛被工作人员通知,告知他们不要外出,没过多久就有一辆轿车前来接他们。

等到到了会客厅,一位秘书才偷偷告诉他们:

“今天是周总理接见你们。”

在场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的激动,与杨伯涛一起在会客厅等待的还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在会见的过程中,亲切的周总理还一一关心询问了杨伯涛等人和其家属的身体情况和家庭状况。然后,周总理又对杨伯涛等人做了比较严肃的讲话,他的讲话主要就是针对杨伯涛等人比较关心的“政治”“思想”“实践”“前途”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杨伯涛等人作为前国民党的重要将领,在被俘后最关心的便是这四个问题,他们会有怎样的前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听完周总理的讲话,杨伯涛等人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事实证明,杨伯涛等人也没有辜负党和周总理的期待,后续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发展发光发热。

图 | 杨伯涛旧照

在周总理的特别嘱咐和关照下,杨伯涛进入全国政协工作,并在此单位担任文史专员的职位。杨伯涛的日常工作就是专门负责审阅从全国各地征集过来的军事历史资料。杨伯涛工作非常认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据统计,他每年的审稿量高达500多万字。

杨伯涛是个心怀感恩的人,对于党和政府的特殊优待,他铭记在心。另外也因为党和政府的特殊优待,杨伯涛的生活非常平静、心情愉悦畅快。因此,他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回到家中,也常常废寝忘食地工作。

图 | 杨伯涛的外出活动

他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都完成得很好。除了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杨伯涛还在空余时间,出版了好几本书籍。比如《记解放战争蒋军的覆灭》、《陈诚军事集团纪要》、《杜聿明将军》、《杨伯涛回忆录》等多部珍贵的史料着作。作为战争的亲历者,由杨伯涛书写的书籍为国家和后人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史资料。

图 | 杨伯涛的休闲时光

除了对中国文史资料方面的贡献,杨伯涛还用他的特殊身份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杨伯涛是黄埔军校的学生,新中国成立以后,杨伯涛成为黄埔同学会的副主任。在他担任副主任期间,他以副主任的名义,也是以黄埔同学的名义,说了很多正义的话。另外他还一直致力于中国和台湾两岸地区和平统一的事情,并身体力行为实现两岸统一做了很多事情。

他给台湾的同胞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

“尊敬的各位老长官、老同事、老同学们,我是杨伯涛。光阴过得真快啊,我们一别已经38个寒暑了。这次新春佳节,特向各位长者、好友恭祝衷心的问候!

...

我们在这里庆祝胜利的时刻,都强烈地怀念各位长者和好友,在炮火震天、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度过8年漫长的岁月,许多战友在冲锋陷阵中壮烈牺牲了。每忆及此,不禁肠断泪涌。现在国家对抗战将士的事迹广为征集,撰诸史册,对牺牲烈士的英灵封为国殇,并没有忘记每一位为捍卫祖国而奋斗的先行者。伯涛渴望各位长者和好友当此春光明媚、正是旅游季节,不妨转还故里,一者探亲访友,一者寻幽,览胜,有便言传身教、启迪后人,更加激发中华人民的爱国热情。各位命驾之日,先请示知,伯涛恭迎左右,提供咨询,翘首蓝天,犹望云霓。

杨伯涛是个很懂感恩的人。

他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出身成为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又再成为新中国的政协委员。他这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跟他的能力是有分不开的关系,但跟他心怀感恩也有很大的关系。他在担任国民党将领期间,一直都很感恩蒋介石的知遇之恩,所以即使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后,提到蒋介石,也一直都对蒋介石使用尊称。要么是蒋委员长,或者是蒋校长。

而杨伯涛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点以后,也开始慢慢改造自己,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仅如此,杨伯涛的感恩之心还体现在他一直将阅兵典礼柬贴收藏于家中,这一切都表明了他对党和新中国的感恩之心。1964年国庆的时候,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

图 | 杨伯涛在天安门前留念

就是在这一年国庆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周恩来等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联合署名向杨伯涛等人发下请帖。他们邀请杨伯涛等人参加国庆的招待会。

这次的邀请,代表着党和政府对杨伯涛等人的接纳和信任,也是他们无尚的荣耀。杨伯涛感恩在心,无以为表。当初拿到这张国庆阅兵典礼请柬的时候,杨伯涛双眼潮湿。他珍视万分地用双手虔诚地捧着这张看起来瑰丽无比又闪闪发光的请帖,心中的惊喜和激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后来,杨伯涛一直都将这张柬贴深藏于家中,这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千金不换。

杨伯涛也用他的行动回馈党和国家对他的优待。自从被特赦以后,杨伯涛便一直担任要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担任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对台联谊会副主任。不仅如此,他还担任了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和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委员,可以说是为祖国统一做出过突出贡献。杨伯涛俨然成为我党和政府对台湾军界和政界宣传共产党和平统一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即使到晚年,杨伯涛依旧是热情满满、兴致勃勃。

除了对党和新中国的贡献,杨伯涛也时刻心系着自己的家乡。前文中我们说过杨伯涛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所以他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家乡。

饮水思源是中国人的本性,杨伯涛也不例外。1994年的时候,杨伯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并修建了芷江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而且他还出资3万元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中小学助学基金会”。紧接着他又捐资一万元建立了“芷江第二幼儿园”。为家乡的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杨伯涛在2000年的时候,因病去世,终年91岁,杨伯涛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图 | 杨伯涛旧照

他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户子弟最终成长为抗日名将,他不怕吃苦、肯学肯干,又心怀感恩抓住机遇迎风而上,杨伯涛这一生可谓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