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于右任:学习草书书法在这里下足了功夫,才会提升质感

2023-10-05 17:05:07

 

于右任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尤其是他的书法作品恢宏、沉着、大气、圆润,气势磅礴,受到了很多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和学习,遗留下来的作品也非常多,他创立的《标准草书》为人们学习草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甚至一些院校也作为标准教材来使用,由此可见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功底是何等了得。

于右任的草书气质如他的人品一样,宽博浑厚,奇强无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写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他的人品。


在他的草书作品中,一般都是短线条,并且线质雄浑苍劲,这与狂草书法是有着质的区别,在狂草书法中,一般多以缠绕、连带作为笔势和笔意,从线的质感和力量上来讲,短线条要更比长线条富有耐力和刚力,而长线条则缺乏这些特征。

学习前人的书法作品,除了要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兴趣外,还要进行学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学准、吃透,真正领会其中的技术含量,为深入学习和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于右任书法到底取法何人?在哪里下的功夫最多?


很多人都知道,于右任先生的草书是碑帖融合后所形成的,这个没错,但是究竟是哪个碑、哪个帖就无所知晓了。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站在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上进行考察。我们都知道,清人为什么要打破前人的帖学思想,而重回碑学的书法之路,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他们要在碑学中寻找更为古质的书法奥秘,因为书法帖学在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书法认识进一步提高的要求了,所以在清代乾嘉以来,就兴起了对碑学的研究和探索。


而于右任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人们对碑学研究的旺盛的后期,是碑帖转折的代表性书家之一。按照于右任学书的经历来看,他早年取法赵子昂,书法温文清雅,富有书卷之气,受历史之风的影响,后又将学书方向转为碑版,他对碑学的学习也就走上了漫长的学书之路。正如他在诗中写道: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不仅如此,他还对二爨、《广武将军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等碑版的学习下了不少功夫,从中收获颇多。

作为着名的楷书作品《石门铭》来说,如何从中取法,获取更多像于右任那样的艺术风骨,也许是学书人的最高理想。碑版书法如何学习,学习什么?


学宽博气象

梁启超曾说:《石门铭》笔意多与《石门颂》相近,彼以草作隶,此以草作楷,皆逸品也。可见《石门铭》也与其它摩崖作品一样,都是非常经典的书法作品。《石门铭》的结体特点主要是宽博雄浑,开张大气。之所以有如此特点,主要是因为它在结体造型上就铸就了这样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此碑在点画的处理上,有宽匾之势,也有撇和捺画的纵横之态,这就给字的气象注入了宽和的气势。在学习时,应当从点画的表现上进行取法,结合字形特点,尽量给字的形态结体创造好宽泛之势,并极力进行表现。


学险峻之态

在自然世界中,有的事物是秀美清丽的,有的是苍茫野逸的,也有的是雄强险峻的。就像桂林山水具有秀丽之景,而华山则是奇险峻秀的。书法也是如此,虽然古人遗留下了很多碑版作品,它们的气象、姿态也都是各个不同的。在学习《石门铭》时,应当取法字形结体的险峻之态,从而为书法取势找到好的方法。

《石门铭》的险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的姿态多为向右上尽可能的提升,也就是左低右高,这样的取势本身就是造险的手法,但也有个别字借鉴汉隶和篆书的写法,向左倾斜,这是书法变化的需要。二是左轻右重,左疏右密,比重失调,这种结字安排,极大地造就了字的险势,让人看后胆颤心惊,为之担心。学习临写时,应当从上述方面注意加强和提升,强化造型能力和处理险峻的姿态方法。


学用笔之法

《石门铭》刻石主要经过了书丹和刀刻的过程,加上时间年久风蚀蚕食,有着斑驳漂流,沧桑厚重的艺术感觉。它的用笔应当透过刀锋看笔锋,可以注意到,大多数都是侧笔较多,起笔时的方笔也多,这与北魏很多魏碑书法的书写都如出一辙。

学习《石门铭》书法,主要从起笔、行笔、收笔等运笔的过程进行,分析大多数字的运笔方法,可以感受到侧笔较多,运笔时应当涩行,而且要做到提按、顿挫,体现它的点画变化规律和特点,使得线条在轻重、粗细、正侧等各个方面变化得当,秩序有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