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云山落吾手,笔墨解人颐”——戴本孝

2023-06-04 17:02:25



《斋梅鹤图轴》

明清之际的朝代更迭造就了一大批的遗民画家,他们面对残酷的现实,苦闷至极,或逃禅入道,或遁归山林,极力追求个性的解放,反对以“四王”为首的复古画派,并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地方画派。

戴本孝就是其中黄山画派的重要画家,虽然他的绘画地位在当时的画坛上没有石涛、渐江那样显赫,却形成了自己的不二风格。

《茅斋梅鹤图轴》

戴本孝(1621-1691),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字务旃,号前休子,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叟等,性喜交游,与渐江、龚贤、石涛等友善。

云山落吾手,

笔墨解人颐。

欲得浑茫气,

翻多茀郁思。

但知存古意,

不觉更淋漓。

——戴本孝题画诗


戴本孝在其漫长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崇“道”抑“法” ,尤以“最分明处最模糊”“开天一画无生有”及“精华归黯淡,枯槁最鲜妍”等绘画美学思想成为一时代之高度。

而这种审美价值取向的形成和他所处的时代思潮、家庭背景及他的郊游经历密不可分。其枯寂冷逸的画风在“新安画派”中尤为突出,晚年作品构图更趋简约自然,笔墨更精纯古淡,笔触更加柔和,层次愈趋空灵,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近于梦幻之境的艺术境界。


正如其所说:“老来泓颍不嫌枯,扫落云山淡欲无。翻笑为霖手颠倒,最分明处最模糊。”其笔下的山石多用渴笔焦墨,意境清旷,意趣高逸,借山水抒发自己幽寂的心境和对社会变迁的沧桑之感。

虽然戴本孝生不逢时,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但能够用艺术的方式抵抗不幸,看似消极避世,但却坚持在审美层次上体验自然和表现自然的态度,其实并非是为了远离这个世界,恰恰是清醒的切入这个世界,从文化和精神的创造中远离苦难和精神折磨。

戴本孝的绘画从元人入手,师法造化,写胸中丘壑,所作多为卷册小景,戛戛独造,由于诸多历史的原因,其生平学行及其艺术成就后世知之甚少。

放眼整个中国美术史,戴本孝的山水绝非主流,亦不是耀眼夺目,但他的艺术却是历史的星空上独立发光的一颗恒星,永远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