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晚清灾荒不断,朝廷发布禁酒令,李鸿章为何强烈反对

2021-07-06 09:36:10

1877年—1878年,华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灾,席卷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5省,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这就是着名的“丁戊奇荒”。


为了减轻旱灾的影响,清廷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赈灾,其中一个措施是发布禁酒令。

1877年12月,由于旱灾已经非常严重了,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御史胡聘之奏报朝廷,请求严禁烧锅。在古代,酿造白酒的作坊被称为烧锅。因为在北方一带,人们通常用铁锅来蒸煮米谷,从而提取蒸馏酒。胡聘之认为,禁止作坊酿酒,会减少粮食消耗,使得用于酿酒的粮食能够提供给灾民食用。


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支持朝廷发布禁酒令,奏报朝廷,请求在直隶省暂时停止烧锅。光绪皇帝下令,由户部讨论是否发布禁酒令。户部尚书毛昶熙提出,朝廷发布命令严禁烧锅,会产生“商民坐失生计”“胥役藉端讹诈”两个不良后果。毛昶熙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自光绪四年(1878年)以后,但准歇业,不准新开,将烧锅不禁自少”。

光绪皇帝批准了毛昶熙的建议。然而,消息传出去后,朝廷里一片哗然。1878年2月,与宝廷、张佩纶、张之洞并称为“翰林四谏”的詹事府左庶子黄体芳奏报朝廷,指出户部之所以不愿意禁止烧锅,是因为烧锅会给户部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户部能获得3万两饭银。黄体芳进而指出,直隶省每年烧锅耗费粮食560万石,发生灾荒后,应该严禁烧锅。

黄体芳这一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于是,清廷下令在直隶省等地实行禁酒令,严禁烧锅。


经过两年的旱灾考验后,到了1878年夏季,各地风调雨顺,让灾情得到极大缓解。当年秋天,粮食丰收。“丁戊奇荒”宣告结束。李鸿章见此,奏报朝廷,请求在直隶省解除禁酒令,允许酿酒作坊重新烧锅。

从那时候开始,李鸿章变成了反对禁酒令的官员。

李鸿章不酗酒,对酒没有特别的兴趣,只是到了晚年,会偶尔在就餐时喝一杯葡萄酒。1896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记载了李鸿章在华尔道夫饭店用餐的情形:“他(李鸿章)带了两名助手和许多厨具,还有很多从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厨师们准备着晚餐,并把做好的饭菜送进李的卧房。晚餐有燕窝汤、烤鸡、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


李鸿章反对禁酒令,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出于经济考虑。

作为一个洋务运动的干将,李鸿章早就察觉到酿酒行业里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进而想办法争取从这个行业里获得税收,增加朝廷收入,让酿酒作坊的烧锅,变成朝廷的“钱袋子”。因此,1875年,李鸿章就对直隶省辖区的酿酒作坊征收烧锅税。

到后来,哪怕再次发生灾荒,李鸿章依然不赞成禁酒令,变成了这个政策的强烈反对者。

1886年,直隶省境内的永定河发生洪灾。清廷打算在直隶省采用老办法,严禁烧锅。那时候直隶省有数千家酿酒作坊。李鸿章认为,如果这些酿酒作坊全部停止烧锅,将会使得许多人坐失生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然,李鸿章又不敢违抗朝廷的命令,便采取了变通做法,允许酿酒作坊捐银赈灾,换取继续酿酒。捐赈的金额有大有小,大作坊最多捐出50两银子,小作坊最少捐出20两、30两银子。


这样一来,皆大欢喜。酿酒作坊不需要停产,能够继续维持生计。朝廷多了一笔赈灾的银子,能够向外地购买粮食,用以赈济灾民。

1890年,永定河发生更为严重的洪灾,导致粮食减产,直隶省粮价飞快上涨,老百姓苦不堪言。御史崇龄奏报朝廷,请求在直隶省严禁烧锅,期限为一年,以此平抑粮食价格。

李鸿章获悉后,针锋相对地给朝廷打了一份报告,说直隶省民间老百姓主要以莜麦、小米为主粮,而烧锅主要以高粱为原材料。禁止烧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让直隶省的全部酿酒作坊暂停一年烧锅,依然会令穷苦老百姓坐失生计。


李鸿章提出,这次洪灾,天津、河间、保定3地灾情极为严重,难以筹措赈灾款项,不如仿造1886年的做法,由酿酒作坊捐银赈灾。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得到2万多两银子赈灾款项,赈济灾民,缓解灾情,何乐而不为呢?

毫无疑问,李鸿章这个建议切合实际,有利无弊。光绪皇帝从善如流,批准了李鸿章的建议。此后,清廷就再也没有实行过禁酒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