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王映霞:嫁郁达夫,出轨戴笠,后嫁钟贤道,比和郁达夫幸福

2023-11-05 17:05:06

郁达夫曾在日记里写道:



许君(许绍棣)究竟是我的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淫强的多。



并且国难当前,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



国难面前,他暂时隐忍,以国事为主,暂时放下家事。



其实,他知道妻子的绯闻男友,不只许君一个,还有戴君(戴笠)。



他气不过,为了搞臭妻子,在妻子的衣服上写上“下堂妾王氏改嫁之遗留品”,还在报纸上骂妻子不守妇道……



最终郁达夫的颜面扫地,妻子离家出走。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如果可以重来,他会不会还这样做呢?



当年,他带着妻子来到杭州“风雨茅庐”定居,就是是为了躲避别人对妻子的追求。



可是很显然,最终也没有躲过,谁让他的妻子是“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呢。



说王映霞是“杭州第一美女”,其实不算夸张。

有人说,王映霞晚年时,女儿推着轮椅带她去西湖散步,还经常听到旁边有游人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么漂亮的老太太!”



当时她已年近九旬,能得此赞叹,可想她年轻时的美丽。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如此的美女呢?这还要从她的身世说起……



1908年,王映霞出生在杭州的余官巷中一所高大而古老的宅第中, 本名金宝琴,小名金锁,意思是家里的宝贝。



她祖上也是做盐商的大户,不过到了她父亲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了。



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王二南是个很有名气的读书人。



由于王映霞的舅舅二十多岁就是去世了,为了后继有人,外祖父就像她父亲金冰孙提出把王映霞过继给他,改姓王,算王家的孙女。



父亲和祖父商量后竟也同意了,于是金宝琴就变成了王映霞。



外祖父非常疼爱王映霞,也很重视对她的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在他的思想里根本不存在。



在外祖父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之下,高小毕业后,王映霞考上了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录取。



在女师,王映霞接触到了五四后的新文学,如鲁迅和郁达夫的作品。



她佩服作者的才情,也对小说中那些大胆露骨的描写脸红心跳。



此时的王映霞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他会与自己喜欢的作者有了联系,并产生轰轰烈烈的爱情。



在学校里,王映霞既是美人,又兼才学,自然眼光很高,有很多追求他的男生,但是她都看不上。



1926年,王映霞毕业后到温州去教学。由于时局变动,学校停伙了,于是她就和到父亲的好友孙百刚夫妇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们租住在一起,方便彼此照顾。



既然是父亲的朋友,她对孙百刚自然以长辈相称。孙夫人和她年龄相仿,性情温和,在生活起居中,常把王映霞当作她的妹妹看待。



所以,无论谁家有亲友来访,大家都不分彼此地一同接待。



1927年的一天,孙百刚家来了一位客人,按照他们的习惯,孙百刚把这位客人介绍给了王映霞。



此人是郁达夫,他和孙百刚是在日本留学时候的同学。



王映霞给他到了茶水,就在接茶水之时,郁达夫和王映霞四目相对了,没想到郁达夫瞬间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一直盯着她看了好几秒,直到孙百刚叫了他一声,郁达夫才回过神来。



王映霞听着郁达夫这个名字很是熟悉,原来他就是《沉沦》的作者啊,此时,粉丝见到偶像,王映霞已经芳心大乱了。



见过郁达夫后,王映霞的心里也不能平静。



同样的,自从第一次见到王映霞,郁达夫便再也无法忘记她,经常给她写信,约她出去玩。



此时的王映霞不到20岁,郁达夫30多岁。



此时的郁达夫已经不是单身了,他已经有了妻子(孙荃),还有了孩子。

爱情来时,总是这么突然,但又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由来已久。谁又在乎谁的过去呢。



从来没有恋爱过的王映霞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炽爱亦有些手足无措。



孙百刚以为王映霞介绍了男朋友为由,试图劝退郁达夫,谁知这非但没能浇灭郁达夫心头的爱火,反而让它愈燃愈烈。



王映霞曾在日记里写道:“我知道自己不大丑,但绝不是天下第一美人,未曾想到却会打动了已经成家立业的他的心”。



王映霞也期待爱情,但是她再如何期待与向往,对方也不应该是一个有家室的男人。这始终是王映霞最顾忌的地方,她不想去破坏他的家庭。



而且王映霞的母亲也不愿意他们在一起,但是外公王二南却同意他们交往。



为了寻求王映霞外公的帮助,郁达夫曾经亲自到杭州拜访王映霞的外公王二南。



两人都是文人,王二南对郁达夫大有欣赏与惜才之意。



外公的宽容让王映霞对郁达夫的追求有了回应,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郁达夫和发妻的问题。



王映霞希望郁达夫对她明媒正娶,郁达夫嘴上答应,但却迟迟没有行动。



自己不想离婚,没法给她一个名分,又想和王映霞在一起,郁达夫为了说服王映霞,就给她写了一封信:



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但你须想想当你结婚年余之后,就不午不日做家庭的主妇,或拖了小孩,袒胸哺乳等情形,我想你必能决定你现在所考虑的路。你情愿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吗?你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独立,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抛弃……



现在看来这封信就像是无稽之谈,哪个女人,只要进入婚姻,不是袒胸露背地做母亲呢?哪个主妇可以不做家务呢?



之后,郁达夫又穷追不舍地给王映霞写情书,记日记,还把自己的爱情日记编成了《日记九种》,交由北新书局出版。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郁达夫终于向孙荃提出了离婚。



孙荃死活不愿意,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丈夫的身心已经都不在她身上了,纵然她心有不甘,也只能妥协,成全他们。



但她有一个条件:“不管你跟了谁去,我都要‘郁达夫夫人’的头衔。”



对郁达夫来说,这都不是问题,而且子女的抚养费也不是问题。他眼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就是赶紧离婚,赶紧和王映霞结婚,其他的都好说。



郁达夫离婚后,王映霞终于接受了她的爱。



1928年2月,两人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了盛大婚礼,轰动杭州城,也惊动了整个文坛。王映霞20岁,郁达夫32岁。

婚后,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当时,郁达夫在文坛上的地位已经很高了,收入也可观,他们的经济状况也不错。



多年后,王映霞还在自传中写道:



当时,我们家庭每月的开支为银洋200元,折合白米20多石,可说是中等以上的家庭了。其中100元用之于吃。物价便宜,银洋1元可以买一只大甲鱼,也可以买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虽然是从小生活条件好,但是既然做了人妻人母,王映霞自然也愿意为丈夫为孩子洗手作羹汤,学缝补衣服,学着做个贤妻良母。



不过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再加上保养得当,尽管生了几个孩子,尽管有柴米油盐,王映霞依然时尚,风韵动人。



再加上郁达夫之前曾经把他和王映霞恋爱的细节出版成《日记九种》,让王映霞引起了外界与文坛的关注。



但是即便曾经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会被婚后的柴米油盐折腾得不尽如人意。



婚后几年,王映霞发现她并没有过上当初郁达夫给她信中所描述的日子而且整天都要被孩子和一系列的生活琐事缠绕。



而且丈夫除了作家的身份,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男人而已,略显消瘦的身材,并不英俊的面孔,起早贪黑的工作,和收入并不成正比。



后来王映霞靠着家里的关系,为郁达夫找了一份工作,可以没多久就被别人排挤出来了,原因是他不会阿谀奉承。



王映霞对郁达夫很是失望,她恨铁不成钢。



还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让王映霞连同对这个家庭也失望了。



那天,王映霞和郁达夫带着儿子回老家为母亲过寿,见到了在老家的孙荃。她很是纳闷,不过郁达夫告诉她是因为母亲离不开孙荃,才让她在家里照顾的。

王映霞虽然怀疑真实性,但是为了婆婆的寿宴,她没有为难丈夫。他们这里办寿宴有一个习俗,就是儿子儿媳拜过之后才能开席。



郁达夫在家排行最小,所以王映霞要等最后才能出去。



然而,当郁达夫拜完后,王映霞把孩子交给他,自己准备出去拜时,却看到孙荃已经跪在地上了,当孙荃起身后,郁达夫母亲直接说:“开席吧”。



王映霞愣住了,很显然,婆家人根本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孙荃才是他们真正的儿媳妇。



王映霞顾不上那么多了,带着儿子转身回到了上海。



回去之后,她想了很久,她后悔嫁给郁达夫,她后悔生孩子,但是这一切都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这次返乡,让王映霞如鲠在喉,以至于后来每次二人争执时,她都会将此事翻出来理论。



后来郁达夫也承认他只有王映霞这一位妻子,而且还写了保证书,这件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不过之后两人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郁达夫不愿意王映霞出去社交,即便是她去见女性朋友,郁达夫也会愤怒。



虽然每次吵架后都会重归于好,但每一次矛盾也是一道裂缝,为日后感情生变埋下了伏笔。



1937年,杭州城沦陷,王映霞带着母亲与孩子们到浙江丽水避难。



郁达夫此时在福州,因为他被公推为“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常务理事,并担任《救亡文艺》主编。



到了丽水后,朋友将王映霞他们安置在丽水燧昌火柴公司旅馆。



给王映霞安排住处的朋友是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



许绍棣和郁达夫是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和好朋友,而且他也一直在暗恋着王映霞。



不过,他们两人没有结果。许绍棣在王映霞的介绍下找到了孙多慈。



此时,许绍棣的夫人已经去世,他独自带着三个女儿住在这里,王映霞带着三个儿子。



由于成了邻居,两家孩子常在一起玩耍,许绍棣也对王映霞照顾有加。



在丽水,王映霞通过许绍棣的关系谋得了一个文职的工作,工作不算很辛苦,薪资也很合适。



从此,王映霞不用每天闷在家中,还能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

王映霞在丽水的生活和工作都还顺心,不过在福州的郁达夫就坐不住了,因为他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



于是,他也来到了丽水。



因为他受郭沫若的邀请去武汉任职,这次到丽水想把一家人接到武汉去生活,主要是他想让王映霞远离许绍棣。



可王映霞不同意:“母亲已经年迈,丽水生活尚算平稳,又何苦迁来搬去,徒受颠簸之苦呢?”



郁达夫一听,便恼羞成怒:“坊间关于你们的传言已经不堪入耳,若你不同去武汉,岂不更是坐实了传言?”



王映霞很是惊讶:“国势不安,离难之时,多亏许厅长热情相助,才不至家破人亡,感激之情尚未相报,便使人受此无端指责,岂不太让人寒心?”



最终,王映霞拗不过郁达夫,和他一起去了武汉。



一天,郁达夫在家里发现了三封之前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比较暧昧的信。



郁达夫看着情书是怒不可遏,他指责王映霞的杨柳情薄。



王映霞向郁达夫解释,当时为了避开许绍棣的追求,还充当媒人将孙多慈介绍给许绍棣。



可是郁达夫不仅不信,还把这几封信当成王映霞出轨的证据。



郁达夫说的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王映霞不想再给他解释,丢下儿子,独自回了杭州娘家。



郁达夫为了逞一时之快,在明知道王映霞就在杭州的娘家的情况下,还特意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以此来羞辱王映霞。



经过朋友相劝,王映霞提出了自己回家的条件:你无端在报纸上公然诬蔑诋毁我,若想让我回去,也必须在《大公报》上刊登道歉启事。



最终郁达夫照做了,王映霞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了家中。



然而,感情一旦裂了缝就跟鸡蛋一样,很容易破碎。

1938年4月中旬,台儿庄战役后,郁达夫随同慰劳团前去慰问,此时,也传出了王映霞和戴笠的绯闻。



这件事情是由郁达夫的好友汪静之写出来的,且不论真假,只是汪静之称为了不使郁达夫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当时并未将此事告诉郁达夫。



但是郁达夫最终还是知道了。所以他对王映霞不再信任。



1938年下半年,王映霞随着郁达夫去了新加坡。



或许是郁达夫不再相信王映霞了,1939年3月,在这一期《大风旬刊》周年纪念特大号上,他竟然将之前与王映霞的种种情感纠葛刊登在上面,名为《毁家诗纪》。



一时间,王映霞的隐私又成了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再也受不了了,写了《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来反击郁达夫。



之后,王映霞通过朋友向郁达夫提出了离婚。



1940年,郁达夫在《星岛日报》上登出离婚启事。



1940年3月,32岁的王映霞与郁达夫正式离婚,之后她回到了重庆。



到重庆后,在戴笠的帮助下,王映霞开始外出工作,在由军统掌控的军委会特检处做处长室秘书,后转入外交部文书科工作。



1942年,在王正廷的介绍下,王映霞和任职于重庆华中航业局的钟贤道结婚。



在求婚时,他对王映霞说:“我懂得如何把你逝去的青春找回来。”

对王映霞来说,这句话,就像是一道皎白的月光,照进她生命尽头的黑暗,她知道,只要迎着光,走进黑暗更黑处,也不再怕。



他给了王映霞一个豪华隆重的婚礼,也给了她后半生宁静温馨的生活。



1952年,王映霞突然被拘留,因为有人发现她在重庆外交部工作时参加过国民党。



所幸她当时只是口头参加,既无党证存在,也没有缴过党费的存据,当向组织解释清楚这段历史后就被放了出来。



在王映霞被关押的20天内,钟贤道不断去探视,又四处打点,给她送去日常用品,真是竭尽所能的关怀和担忧。



王映霞回家后,钟贤道特意在锦江饭店开了个房间,让她能够安静地养养心神。待她心神稍安,两人又一起去外地散心。



钟贤道在王映霞身上用钱一向是慷慨潇洒,他自己却相当省俭,不吸烟不喝酒,穿的衣服永远是家里最破旧的。



到70年代,他给自己买的帽子还是那种五毛钱的便宜货。

1983年,王映霞在《阔别星洲四十年》一文中回忆说:“我始终觉得,结婚仪式的隆重与否,关系到婚后的精神面貌至巨。”



回头看这场各类宾客云集,排场盛大的婚礼,确实如王映霞所言。当年匆匆结下的婚,最终惨痛分手,而这场盛大的婚礼真的保她幸福了几十年。



王映霞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杭州的女儿家度过的。西子湖边,人们常看到一位安静祥和的老太太,都说“这个老太太怎么这么漂亮”。



每个人受的内伤、惨苦往往见形于外,而切实的幸福也是形于外,万难掩饰的,所以最后,她能够且美且安详地走完九十二年的人生。



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她曾许下小小的愿:“既不要名士,又不要达官,只希望一个老老实实,没有家室,身体健康,能以正式原配夫人之礼待她的男子。”



如今,她的愿成了真,一个忠厚的老实男人,向她走来,给她一方天地,给她波澜不惊的爱情,陪她看世间的风景,许她一世的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