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金日成生前往事:脱鞋走泥路赶赴村庄,会讲东北话,知道羊杂碎

2023-11-05 17:05:06

有这样一位领导人,被中国人民所熟知,被中国民间誉为“世界四大美男子”之一,他就是朝鲜国家元首金日成。

他作风淳朴,脱鞋走泥路赶赴村庄;他把中国视为第二个家乡,说得一口流利的东北话,热爱中国戏曲,还知道羊杂碎。

让我们一起回顾金日成生前,回顾他的为人,以及他对中国的情谊。

一:他乡是故乡

据毛主席,周总理的朝鲜语翻译张庭延先生回忆,金日成身为国家级领导人,待人亲和,从不摆架子。金日成将毛主席,周总理视为长辈和挚友,他频繁访问中国,不仅因为公务,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真心喜欢这里,来中国犹如探亲,是带着私人感情的。

张庭延先生称,据不完全记载,金日成来中国的次数少说有四十几次。而张庭延第一次见到金日成,是在1963年11月。

当天,张庭延陪同中国驻朝大使郝德青会见金日成,中朝双方互通国内形势,张庭延任翻译。张庭延说,金日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春风拂面,精气神很足,面色红润,声如洪钟,很有领导风范。

经过接触和交流,张庭延惊讶地发现,金日成的中文功底相当厚实,虽然是一口流利的东北话,但是交流起来完全不成问题。事后,张庭延笑称,先前给金日成做翻译的同志不知道“羊杂碎”是什么,翻不出来。

还是金日成解的围,连“羊杂碎”这种中国民间特色小吃是什么,金日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若要追根溯源,金日成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

在他出生以前,朝鲜已被日本人强占。1920年,8岁的金日成随父母移居吉林省临江县。此后,金日成在东北度过了小学,中学时光。

金日成的父亲还特意聘请了一位中国老师为孩子教习汉语,以便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这就是为什么金日成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日成就读吉林毓文中学期间,他加入了朝鲜共产青年同盟。也因为父母都是坚定的朝鲜爱国志士,金日成有着崇高的革命信仰,在中国这块土地挥洒着抗日热情。

1932年,吉林安图县创立抗日游击队,金日成以朝鲜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加入东北抗联。在此期间,他自立朝鲜革命军,后加入中国刚共产党,与中国军民同吃同住,并肩作战,共同消灭日本侵略者,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因此,金日成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为中国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中国是金日成的第二故乡。

这份真挚的情谊直到金日成重回朝鲜执政后,也不曾淡薄分毫。成为一国元首的他,与中国三代领导人维系着良好的交集,也为中朝友谊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访华如探亲

自1950年4月起,金日成曾先后40多次访华。通常来说,元首访华只为国事,是出于政治需求的行为。但是金日成有所不同,他为公的同时,更兼顾私谊。

他与毛主席,周总理都是老朋友。

1970年10月,金日成时隔数年后再度访华,下榻钓鱼台国宾馆18楼。当天晚上,毛主席特地亲往钓鱼台,为金日成设宴接风洗尘。为尽地主之谊,周总理亲自审定晚宴菜单,安排坐席,查看现场,可见中国对这位老友也是非常欢迎的。

金日成不是第一次与毛主席,周总理共进晚宴,但这次非比寻常,是中国领导人亲自来到他的住处,因此格外激动。

晚宴开始前,金日成早就更衣完毕,在厅前来回踱步,静候毛主席,周总理的到来。

晚间6时,毛主席的身影映入眼帘。金日成一个健步迎上去,与毛主席握手拥抱。

现场受邀的中朝记者纷纷架起长枪短炮,记录下老友会晤的这一刻。

入座后,觥筹交错之间,两人畅谈国际局势,毛主席指出,各国虎视眈眈,中朝虎狼环伺,我们是一家人,要团结御敌。

金日成深表赞同,说此行就是来向中国“取经”的。

说话间,毛主席招呼金日成吃菜,席间有毛主席的最爱——红烧肉。金日成品尝后赞不绝口,声称好久没有吃中国菜了,很是怀念。

宴会散去,金日成拉着毛主席的手话别,毛主席嘱咐道:“以后常来!”金日成说:“一定!”

这场长达三小时的晚宴就此落下帷幕,气氛温馨融洽。

次日,由周总理再邀金日成会谈,就两国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刻交流,一聊又是大半天。

期间,周总理记起恰逢时值朝鲜劳动党成立25周年之际,于是立刻着手设宴,在人民大会堂宴请金日成及随行人员,以示祝贺,金日成感动不已。

此后,金日成每年都会来中国访问,有时一年来两次。在他的心中,访华如探亲,如还乡。

1974年4月,金日成再度访华,在会见完毛主席后,金日成来到医院,探望病重的周总理。

此次老友再见,是在病房。金日成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周总理,因病痛的折磨而形销骨立,内心难过万分,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的噩耗传到朝鲜,本就有眼疾的金正日哭了又哭,不得不推迟计划中的眼部手术。

一晃20载过去了,1991年10月,年近八十的金日成再度来到中国。

他有幸见证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发展取得的惊人成就,在时任主席的陪同下浏览了扬州,南京,济南等地,赞叹中国旧貌换新颜,他为此感到高兴。

基于对中国的情感,金日成生前酷爱中国文化与艺术,尤其是戏曲,歌舞。中国艺术团访朝,金日成必捧场。

在惊叹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同时,身为朝鲜领导人的金日成没有辜负朝鲜人民,朝鲜的每一寸土地都流传着他生前励精图治的佳话。

三:赤足踏泥潭

以前的朝鲜,经济和农业普遍不发达,有些地区常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金日成得知后,愁得寝食难安,经常亲自下乡视察。

1954年8月,金日成前往大同郡砚谷里视察。

当座驾行驶至一座桥梁时,众人迷路了。金日成让司机停车,他本人下车,向路边劳作的老农问路。

顺着老农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是一条稀巴烂的泥泞路,连耕地的牛车都走不过去。

随行人员犯了难,劝金日成绕道而行。金日成却说:“车走不了,人长两条腿,难道也走不过去吗?”

说罢,他脱下鞋袜,撸起裤管,打着赤足,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又湿又滑的泥巴路,有的地方的泥水甚至齐腰深。

众人见状,纷纷效仿,踏进泥潭,向目的地进发。很快,金日成“赤足踏泥潭”的故事就传遍朝鲜,激励着朝鲜人民不惧艰苦,奋发向上。

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金日成发起“千里马”运动,朝鲜进入“千里马”时代。

顾名思义,就是全国全民各行各业加快建设,希望朝鲜能够像千里马般一日千里。

改革遍及思想,技术,生产,文化各大领域,效果喜人。

从1970年至1979年,朝鲜工业水平平均年增长率为15.9%。放眼全世界,这个涨幅也是可惊可叹的。

金日成为建设朝鲜呕心沥血,其中集大成者的代表是大安重型机械联合企业,被誉为朝鲜的经济摇篮。

这是金日成生前着重整抓培养的典型企业,为朝鲜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安的原型是一个修理电机小厂,直到80年代,金日成投入巨资对其进行全方位扩建,直至千禧年,大安在职职工1万人,设42个分厂,车间,承担全朝鲜所有水电站和火电站的生产任务。

在朝鲜用电最紧张的那几年,大安联合生产了50万千瓦发电机组,使全国重点发电站和中小型水电站按期投入生产,确保竣工。

这样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归功于金正日生前的管理理念。他说:“朝鲜要改一改老思想了,不能搞平均主义,要多劳多得,谁干活多谁出效益,就奖励谁。”

金正日赤足踏泥潭,踏的不仅仅是那条泥泞的路。他要将朝鲜从一从二白的泥潭中拉出,为建设朝鲜之国家大事而鞠躬尽瘁,他要带领全朝人民走出贫困的泥潭。

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一直是朝鲜前进路上的良师益友,金正日在中国生活过的种种事迹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彰显着他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斯人已逝,中朝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