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82年,苏联最高领导人猝死内幕,警卫梅德韦杰夫:其实早有预警

2023-05-26 17:02:52

在任何时候,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去世都是一件大事,必定会在国内国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其中82年去世的勃列日涅夫曾经引起广泛的争议。

原来,勃列日涅夫是经过政变上台的领导人,他去世后却被有心之人利用,说他的死亡毫无征兆,不仅如此,更是把矛头指向了即将即位的安德罗波夫。

很明显,是有人借机想把事情闹大,82年的苏联经济下滑,国内更是一片混乱,而一国领导人却在此时去世,难免会被做文章。

然而,这出闹剧持续了不久,就被勃列日涅夫生前的警卫员梅德韦杰夫一语道破,梅德韦杰夫称:“勃列日涅夫的死早有预警。”

经“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

1964年,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悠闲地度假之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这次政变让勃列日涅夫成功上台,而赫鲁晓夫在这次政变中差点成为牺牲品,最后却只侥幸保住一条命。

勃列日涅夫等人发动的这次政变,速度之快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就连赫鲁晓夫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强迫退休。

赫鲁晓夫自此离开了公众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军人,更详细地说,他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军人,战友们对他的印象也只是记得他是一个只会在背后夸夸其谈的人。

但是后来的勃列日涅夫,却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夸大其词,甚至还因此获得了一枚勋章。

都说机会是偏爱有才华的人,但对勃列日涅夫来说好像是个例外,他凭借外表和刻意打造的“丰富的经历”,就能获得领导的赏识和提拔。

然而在苏联的领导层里,很多人都觉得勃列日涅夫能力平平,甚至可以说是能力较弱的人,而他本人对此也还算认知比较清晰,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

或许正因为他的“平庸”,所以在这次政变之中,才会被人推上去当一个替代品,因为他对所有人都没有威胁。

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勃列日涅夫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人,他的上台就是为了对其他势力进行一个牵制,等到合适的时机他便可以被随时取代。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就是他们眼中这样一个无能且懦弱的人,会让苏联的解体更快地到来,甚至没想到他上台以后居然能够想到集权。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此人比苏联的任何一任领导人都要有称霸之心,他有着盲目的乐观和自信,所以他上台后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政策和其他国家争霸。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勃列日涅夫竟然不惜一切代价,与美国竞争超级大国的地位。

然而,虽然他有称霸的野心,但据悉,勃列日涅夫此人的实力平平,甚至还不如上一任领导人赫鲁晓夫。

原来,在政变之前很多人将勃列日涅夫推上台,只是想让他暂时稳住局面,不承想勃列日涅夫虽然资质平庸却并非没有脑子,他上台后迅速地笼络政权,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在此过程中,曾经助推他上台却不想让他在这个位置上久坐的人,都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打压和清除。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让苏联陷入了疾病的挣扎中,也可以说苏联解体的弊病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种下了。

他在位的十多年间,苏联虽然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好时候,却没有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而和苏联一样,勃列日涅夫在此期间也开始频繁地患病,他就像苏联这个国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能与美国争锋,但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勃列日涅夫有一颗称霸的野心,只可惜他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也没有一个能够走得长远的身体素质。

82年勃列日涅夫猝死引争议,质疑声被警卫一语击破

勃列日涅夫的身体终究是没能撑过这个冬天,在1982年的十一月份勃列日涅夫参加完最后一次阅兵仪式后悄然离世。

他是在自己的家中离世,他的离世对所有人来说都很突然,对苏联当时的高层来说更是突然,他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就收到了勃列日涅夫离世的消息。

他离世后第一个发现的人是他的警卫员梅德韦杰夫,紧接着安德罗波夫赶到了现场处理相关事宜。

但这一行为却让很多人开始没有根据地猜测,勃列日涅夫离世的原因,更有人说他的离世是有人蓄意谋害。

一夜之间,多家媒体和报纸把风向和矛头,直指第一个到达勃列日涅夫家中的领导人安德罗波夫,也是继勃列日涅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

但这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很快就偃旗息鼓了,因为勃列日涅夫生前的警卫员梅德韦杰夫出来说话了。

作为勃列日涅夫的贴身警卫员,他的话有着很高的可信度,梅德韦杰夫表示早在几年之前勃列日涅夫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战争年代留下的后遗症,导致他的身体在70年代以后就迅速下降,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身体也越来越不行。

在梅德韦杰夫的记忆中,在1976年的二十五大上,勃列日涅夫做完长达四个小时的报告以后,就曾劳累得喘不上气。

从那以后,身体发出多次警告,甚至在医院的诊断下他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是他的职位却不允许他有太严重的疾病,试想一下一个身体抱恙的老人,人们怎么还能放心把家国大事交给他呢?

但是,只是这些疾病还不足以让勃列日涅夫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离世,根据梅德韦杰夫的说法,1982年的春天在视察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意外坍塌,这对他的心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这件事之后的两个月里,病毒再次以中风的形式侵害了勃列日涅夫的身体,让他长时间不敢出门。

结合梅德韦杰夫的说法,人们也可以想起在这段时间内确实很少在公众场合见到勃列日涅夫。

于是,勃列日涅夫去世的风波到此就结束了。

他死以后,曾陷入他的死亡风波中的安德罗波夫,继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但这位安德罗波夫却比勃列日涅夫更加地短命,在上任几年后就去世。

当然,这属于后话。

勃列日涅夫此人作为苏联的其中一任领导人,他却一直饱受争议,很多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有他一份功劳,还有一些人甚至认为苏联的解体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苏联的兴衰

俄罗斯人对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只能说很一般,有人说他是历任苏联领导人当中最懦弱和最没有领导力的。

当然,相对于苏联的其他领导人而言,勃列日涅夫确实算不上出色的,但也不至于懦弱,只能说他确实很平庸。

对于他的能力,被评为苏联的历任领导人中最差劲的,在当时的苏联如果有一个人不这么觉得,那么这个人大概是他自己。

勃列日涅夫的能力其实跟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从他曾经的工作经历就可以看出,他这一生注定只是个能力平平的人,他曾经有过地方的工作经验,参加过卫国战争,也曾在部队工作过。

总的来说就是,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没有特别突出的才能和特别出名的政绩,他可能比较适合当助理,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但是当国家领导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当时,在苏联还有很多关于他的冷笑话和段子,他被称为最爱勋章荣誉的领导人,他的一生为别人颁发的勋章可能数不清,但他自己拿到手的勋章却高达240枚,他所拿到的勋章的数量应该是整个苏联历任领导人中最多的吧!

还有他所写的各种报告和文章,据说都是找人代笔的,有的则是拿来就开始念,一直念到结尾,也没有明白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执政的后期,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对于政事越发地懒散了起来,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他总是因循守旧,害怕较大的变革,但他又有着不合时宜的称霸之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勃列日涅夫这个人是很矛盾的。

自古以来有称霸之心的人,都是拥有着超前的思维和敢于改革的雄心,而勃列日涅夫却是个例外,是一个他自己都觉得矛盾的矛盾体。

当然,他上台以后也并非一事无成,他先是纠正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紧接着又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同时还取消了工业和工农业党组织的划分。

所以,在他上台的前几年,苏联还进行着比较稳定的发展,但是勃列日涅夫只适合苏联短期内的发展。

当初推他上台的人应该也是看中了这一点,短期来说没问题,所以才会让他来当这个替代品,他们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这个替代品会成为真的。

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太高文化的原因,导致他做很多事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赫鲁晓夫时期的弊病也没有完全消除。

除此之外,他看问题和事情没有长远的眼光,虽然他执政的前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好像也只能归功于他得力的几个手下,甚至于归功于当时时代的发展。

至于勃列日涅夫个人,对于苏联的发展,他好像从来没有过什么新意和改革,从他上台开始无所事事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除了平庸和因循守旧,勃列日涅夫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盲目乐观”,在他执政的后期,经济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面对越来越低的经济增长率,勃列日涅夫依然无视这些问题的出现,还在一味地推进他所谓的“发达社会主义”的目标。

但如果说这一切的问题都让勃列日涅夫背锅好像也不太合适,其实当时苏联的问题已经非常的明显,苏联当时的很多政客已经看出来问题所在,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出这些问题。

而是随着问题继续恶化,不仅如此,他们和勃列日涅夫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默契,互相欺骗和掩饰所出现的问题。

如果一定要说出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的功绩,那么他的盲目自信和乐观可以为他扳回一局,由于他的极度自信,让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苏联的军事实力感到害怕。

只能说每一任领导人都有属于他们的时代责任,更何况对于当时的很多问题也并不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才出现,而是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当时才发展得更加明显而已。

苏联的解体是必然的,对于勃列日涅夫的功与过我们也只能有自己主观的看法,却不能抹杀他在位期间的客观存在。

对于勃列日涅夫的政绩、苏联的衰落和后来的解体,很多事情看似没有联系,但其实皆有因果。

对于他的死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蓄意谋害,而是正常的自然规律。

对于勃列日涅夫的平庸,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外,从他早期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的这一生无论当什么领导都注定了他碌碌无为,没有太大的成绩。

对于苏联的解体,更不能让勃列日涅夫一个人承担,他顶多是让这个结果提前几年发生,对于一个政绩平平的人,又怎能真的指望他革除政治体制上的弊病呢?

当然,就他本人而言,作为苏联的历任领导人,他在位期间没有改革但也没有犯大错。

所谓的千秋功过,只不过是后来人用后来人和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了当时的事情,如若我们置身其中也并不一定能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