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午门献俘: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清军打遍亚洲无敌手的佐证

2023-02-02 09:37:41

熟悉明清历史的朋友对“午门”大概一词不陌生,经常是皇帝大发雷霆,下令将犯错误的大臣或得罪自己的大臣拖出午门斩首。实际上这是编剧不懂历史的表现,所谓午门也叫正阳门,是皇宫的正大门,是只用皇帝出席特别重要的活动才启用的大门,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在午门外杀人呢,岂不是给皇帝老儿沾晦气。实际上当时真正要杀人也是到菜市口,还得是午时三刻,为什么是午时三刻,那是因为古人认为杀入阴气太盛,而午时三刻阳气最足,可以镇压阴气。实际上,午门外是不能随便杀人的,反之,午门在当时还承担着一项最光荣的政治任务,那便是午门献俘礼。

所谓午门献俘礼,就是指朝廷打了大胜仗,抓了敌方的首领,并将其带到午门“展览”,以彰显帝国的军功,进而威慑那些对帝国有不轨之心的人,午门献俘礼有一整套流程,严肃的一批。明朝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战争时,明军在朝鲜捕获了大批日军战俘,也曾在午门搞过献俘仪式,但毕竟都是些中下级军官,含金量还是不足。真正把午门献俘礼搞得声动天下的还得算清朝康熙年间到道光年间的献俘礼,真正做到了“生致敌酋于阙下”。今天,就和各位看官仔细聊一聊。

康熙受降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喀尔喀诸部纷纷向察哈尔蒙古(内蒙古)迁徙,向康熙称臣,并请求清军赶走噶尔丹,康熙接受了喀尔喀诸部的内附,并先后三次亲率清军主力攻打噶尔丹,将噶尔丹驱逐出喀尔喀,拉开了长达80年的清准战争。在康熙三次大规模打击下,噶尔丹所部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喀尔喀,还被清军一线平推,打到了准噶尔(西域)境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噶尔丹在清军的追击下自杀,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将他的骨灰献给康熙帝,并上表对清朝称臣。康熙接受了策妄阿拉布坦的请求,同时在北京的午门举办了大清第一次午门献俘礼,主角便是噶尔丹的骨灰和他的2个儿子以及被俘的数十名准噶尔高级将领。

雍正受降罗卜藏丹津。策妄阿拉布坦对大清称臣后,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双方都在为下一次大战继续力量,为了取得未来战事的先机,雍正皇帝把目光盯上了割据青海的罗卜藏丹津。青海是前出新疆、控扼西藏、联系内地的战略要地,而罗卜藏丹津又与准噶尔结盟,雍正决定拔出这颗钉子。1725年,雍正以年羹尧为帅,统率10余万满汉军主力,生擒罗卜藏丹津,全据青海之地,班师后顺便将罗卜藏丹津押到北京搞了第二次午门献俘。

乾隆受降达瓦齐。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再次陷入内乱中,最终达瓦齐成为新的大汗,但彼时的准噶尔再不复昔日的实力。1755年,乾隆抓住准噶尔衰落的良机发动对准噶尔的大战,清军在战斗中生擒达瓦齐,并解送北京搞了第三次午门献俘礼,乾隆对没有威胁的达瓦齐倒也宽容,加封其为亲王,留在北京。达瓦齐的部众交给此前投降清军的阿睦尔撒纳,之后阿睦尔撒纳再次反叛,乾隆震怒,对准噶尔余部进行铁血镇压,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最终在乾隆的威胁下,沙俄不得不交出阿睦尔撒纳的遗体。伊犁将军将阿睦尔撒纳的遗体送往北京搞了一次小规模的献俘礼(因规模小,不列入五大献俘礼中)。

乾隆受降大小和卓。就在准噶尔灭亡的同时,大小和卓在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掀起叛乱,在清军名将兆惠的指挥下,清军以少击多,最终1759年平定叛乱,大小和卓逃亡中亚的浩罕国。兆惠陈兵浩罕国边境,威胁浩罕国交出大小和卓,浩罕国慑于清军虎威不得不将大小和卓交给兆惠。兆惠将大小和卓解送北京搞了第四次午门献俘礼。这一回,乾隆没有上一次的好脾气了,在仪式结束后,乾隆下令将大小和卓凌迟处死。

道光受降张格尔。张格尔是大和卓的孙子,也是大小和卓叛乱中唯一的漏网分子,因逃亡中亚,且年龄太小遂逃过清军追杀。1820年,张格尔潜入南疆,发动为时7年的张格尔之乱。张格尔还接受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装备,在英国人和沙俄的共同怂恿下对驻防在南疆的清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并占据南疆大部分城镇。此后清军与张格尔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至1827年,清军剿灭了张格尔叛军主力,收复所有失地,张格尔带500人欲逃出新疆,在喀尔铁盖山(今喀拉铁克山)被清军全歼,并被生擒,清军将其押赴北京,在午门举行第五次献俘礼,道光对张格尔一点没客气,下令凌迟处死,1800刀,刀刀不能少的那种。

张格尔午门献俘是大清最后一次献俘礼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献俘礼。就在道光凌迟张格尔后13年,来自万里之外的英国人将叩开大清帝国的国门,大清帝国即将迎来他苦难的“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