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粟裕不听指挥,项英找中央评理,主席急电:粟裕一兵一卒也不准动

2023-10-06 17:05:04

  在国共合作以后,红军部队北方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改编为新四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北方的八路军自然不用说,其中神将云集,在抗战时期打了多场精彩战斗,例如平型关大捷和阳明堡大捷,还有百团大战,以及太原会战中我军的优秀表现。

南方的新四军同样表现亮眼,在皖南事变爆发前,新四军也创下了歼敌9万人的记录,部队也从1万人发展到了将近10万人,在大江南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然而,新四军终究是深入国民党腹地,所以后续新四军也出现了内部分歧。

当时的新四军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叶挺和项英两人代领,另一部分则由陈毅和粟裕带领,一个在皖南,一个在苏南。

本来两支部队各自发展,而且根据中央的指示,粟裕、陈毅也在积极的北进,希望能够摆脱国民党的威胁,更好的进行抗日。

可就在这时候,项英却连续发多道电报,要求粟裕抽调部队来帮他,反对粟裕等人继续北上。而一向比较好说话的粟裕也表示拒绝,不仅如此,他还劝说陈毅一块拒绝命令。

粟裕的反对,让项英非常恼火,于是他直接找中央告状,要求中央命令粟裕调部队回来。但万万没有想到,中央这次不但没有治粟裕不服上级的罪,反而支持他这么干。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的新四军已经面临严重的问题,内外部的分歧已经大到了一定的地步。要了解这一切,我们首先得聊一聊项英这个人。

项英在皖南事变之前,也是一个牛人。

根据资料记载,项英很早就领导过工人运动,并且在1928年党的六大上担任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绝对是当时的老革命。

后来跟随长征时,他又先后出任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面领导南方的游击区,并取得过不小的战果。

因此到1938年成立新四军军部时,叶挺虽然担任军长,项英只是一个副军长,但是他却是当时军队领导人中唯一的政治局委员。


所以,当时项英基本上掌握了党政军的实权,叶挺都服他。刚开始的时候,倒也没什么,因为项英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他指挥的游击作战打法有着很高的水平。

但是后来项英、叶挺两人却闹掰了,原来叶挺更注重军事素养,特别擅长正规军的攻击战和阵地战,因此他强调对军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要培养他们正规化的建设,克服游击习气。

但项英认为这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绝对不能够去除,所以二者对作战有分歧。

也许是对自己游击战术的自信,项英在领导新四军的过程中后续有些偏执,不仅不听叶挺的建议,也不怎么能接受粟裕、陈毅等人的良策。


而且如此一来,项英在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上,也有些一意孤行了。例如,中央的政策是要求各地的游击部队迅速挺进敌后,要往北发展。

但项英却滞留在皖南地区,因为舍不得好不容易打出来的游击区。

后来在上级的催促下,将主力部队派出,可他依旧强行留下三个支队,并且把进入苏南的一、二支队的部队调回皖南。

项英认为:此举可减小国民党对新四军快速发展的恐惧,同时也担心我军在北方立足不稳。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可是他与中央决策背道而驰也是事实。


后来,项英提出了南进战略,要求北上必须要有一个南下的根据地,不能单纯北上。

尤其是到了1940年底,皖东的四五支队已经发展到1万余人,苏南的一二支队也已经进取苏北,准备着手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新四军的主力已经在长江北岸大展宏图,迅速发展。

可是新四军的军部首脑机关和留下来的三支支队还在皖南地区,并且被夹在日军、国民党部队的夹缝中,有很大隐患。

为此,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项英北上,但依旧遭到拒绝,他坚持要将军部留在皖南。

1940年11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叶挺担任总指挥,陈毅担任副总指挥,项英在指挥部里面没有任何职务,这使得他更加留恋南进策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项英以新四军的实际领导人的身份要求粟裕调兵给他,实现他的南进策略。但很明显,该计划与中央决策相悖,而且还会使新四军军部陷入到危险中。

作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战神,粟裕深知这样弊大于利,又怎能答应,自然就只能抗命。

项英对此不满,于是找毛主席告状,但毛主席知道实际情况,所以坚定的支持粟裕,不让他回兵,而且再次强调让项英去苏北与陈毅、粟裕会合。

然而,项英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拖拉,好不容易开始北上,结果又撞上皖南事变。新四军9000余人遭到猛烈进攻,最终只有1000多人逃出生天。


毫无疑问,皖南事变是一个悲剧,但却是一个本来应该可以避免的悲剧。

当时新四军蓬勃发展,陈毅、粟裕的治理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只要能够步步稳扎,新四军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

可惜,项英是一位有能力的同志,但他却在当时有些钻牛角尖了,最终导致出现大问题。

也许是亲眼目睹了后来悲剧的发生,粟裕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多次改变解放战争的进程,也使得粟裕的胆气越来越大。


——例如,他敢于反对毛主席让他渡江的建议。又例如,他也能质疑中央的多方面的准确情报,就咬定了杜聿明一定会走自己猜出来的道路。

虽然粟裕为此背了很大的压力,但为避免走项英当年的悲剧,为了避免9000多战士的牺牲,粟裕从未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