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5年授衔仪式,老将蒋维平问:“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2022-06-14 17:05:0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我国1955年授衔仪式上,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将,他留着白花花的长胡子。乍一看,还以为是个老学究,旁人不说,谁能想到他是一位将军呢?


说起这个胡子啊,那也有一段故事。全国授勋,这是一件大事,届时由毛主席亲自出席,为曾经在各个战场流血挥汗的将士们授勋。为避免出现意外,几日前相关部门颁布规定:要求参加授衔仪式的将士仪表整洁,不能邋里邋遢,特别提出要把胡子刮干净。


图片模式



这要求合情合理,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不就是刮胡子嘛,多大点事儿啊?将军们都是战火中过来的,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将犯了难,这把胡子他精心打理多年,一剪刀剪掉,实在是不舍。这名老将名叫蒋维平。


授衔这年他77岁,看上去却一点不显老,反而精神抖擞,一把胡子更衬得他威风凛凛。于是,蒋维平找到相关部门问:“能不能留胡子?”本该一视同仁,但毛主席一见是蒋维平,就笑着说:“你是例外,不用剪喽,带着胡子上吧!”


就这样,我国授衔仪式上出现唯一一位留着胡子的将军。那么,大家就会问了,蒋维平有过怎样的生平经历,才会让毛主席为他破例?


半生从军归田


蒋维平,原名蒋顺发,1878年生于河北房山。这年左宗棠刚刚收复南疆,清政府还没到奄奄一息的地步,却也是外强中干,早已千疮百孔。在封建地主和列强双重压迫下的人民,生活上十分艰苦,蒋维平便是这苦难众生中的一员。


图片模式



蒋维平从小在村里拾柴捡菜,为贫困的家庭增补家用。15岁时不得不离开家乡,到河北一家衣铺做学徒,维持生计。16岁时,蒋维平成为一名长工,一做就是四年。贫困艰辛的生活,迫使他谋求出路。小小年纪的蒋维平开始思考如何摆脱贫穷和压迫,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蒋维平长期在社会底层,见到了太多苦难。他的思考方向从个人的前途理想,慢慢上升到祖国的未来,如何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对了,参军!”年轻的蒋维平灵机一动。军人是守护国家的屏障,从军必定可以抵御外辱,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蒋维平下定决心,即刻投到李鸿章部下,成为一名军人。


蒋维平怀着赤诚的热情,加入“洋务军”,从勤务员一路做到班长、再到教官的位置。随着时间流逝,蒋维平对这支部队的了解也就越深。他开始发现洋务军并不像宣传的那样,走的是救国救民、抵御外来侵略的路子;反而是对老百姓作威作福,对洋人畏畏缩缩,还有抽大麻、吸大烟等恶习。军官贪污腐败,机器没钱维修,整个军队乌烟瘴气。蒋维平对此失望至极,便从部队逃脱,另寻救国出路。


1912年,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成立。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袁世凯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这给蒋维平带来了新希望,这年7月他来到袁世凯部下,从军8年。在此期间,袁世凯的部队也使他感到失望,他当过连长、副团长等职位。


后来有一次,蒋维平的团长欺压百姓、强抢民女,令他心头怒火顿起。于是,联合兄弟们打得这位团长爹妈都不认识,事后蒋维平受到处分被开除,从此离开袁世凯的军队。


图片模式



大受打击的蒋维平并没有心灰意冷,他仍然怀抱从军救国之愿。离开袁世凯后,蒋维平来到段祺瑞部下,同样从军8年。后因东北军缩编,边防军解散,蒋维平回到家乡学医务农。这时,蒋维平已经年过半百了。


蒋维平戎马半生,南征北战,东拼西杀,从清政府洋务军到民国北洋军,历经千辛万苦,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蒋维平为人正直,喜欢伸张正义,常为社会不平之事被打得头破血流。但他始终刚正不屈,从不“悔改”。


国民党当局怕他捣乱,没有收留他。蒋维平将铺盖一卷,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边学医,一边务农。他自己翻看医书,有不懂的就向资历丰富的老中医请教,苦学几年后,蒋维平竟然也成为一名土专家。


在医术落后的村庄里,蒋维平有这样的医术,已经当得上半个“医生”了。他也没有辜负所学,在爱国热潮的影响下,蒋维平在当地办起了红十字会,建立起医务室和药房。


尽管蒋维平的初衷是为贫苦百姓治病,但有地主豪绅来照顾生意,他也没必要拒绝。只是对贫苦农民看病拿药,蒋维平不收钱或少收钱;而对地主豪绅,蒋维平就要让他们多掏腰包。


结识共产党员


图片模式


1931年,日军蓄意主导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民间抗日声浪高涨,蒋维平的抗日心愿也更加强烈,他到家家户户去宣传抗日理念。


一天,蒋维平在宣传抗日救国时,结识了一名东北青年。该青年逃亡至此,出于对同胞的救助之心,蒋维平收他为义子,并为他改名蒋志刚。


1935年初,蒋维平参加一所教会中学的宣传抗日活动时,结识了宣讲者李向前。李向前是金陵大学的学生,“九一八”事变前到东北参加抗日革命斗争。事变后,因杀了几名日本兵,遭到日军通缉,李向前才被迫离开东北,来到北平从事我党的地下抗日宣传活动。


两人一见如故。从此蒋维平和李向前常常彻夜长谈,通宵达旦。从李向前这里,蒋维平了解到共产党和八路军是为人民办实事、主张坚决抗日的,是中国的希望。


在李向前的启发引导下,蒋维平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一方面向村民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另一方面想着如何多办些利国利民的实事。


不久后,蒋维平找到一条新路维护贫苦农民的利益,那就是在村里建立农民自卫团。蒋维平专门和地主豪绅要钱,给自卫团买火枪等武器,并组织自卫团成员到野外操练。自卫团很快发展到300多人,个个扛着枪,臂戴袖章,声势浩大。


图片模式



为了推广农业技术,蒋维平在石楼村举办了农业技术展览会,组织附近村庄交流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并于1935年秋后农闲时,组织本村广大农民挖河、兴修水利。挖河中因侵占地主的土地,引起几个地主联名告状。而蒋维平大义凛然,为农民兴修水利、利国利民的行动出庭辩解,终于使农民的成果得以保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众乡亲都赞不绝口:“多亏蒋先生为大家撑腰说话!”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日本侵略者占领房山县城,并殃及到广大农村,并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惨案。日军将避难的数百名群众和多名青年全部惨杀,蒋维平急忙赶到这里处理后事,并建立难民收容所,把众多难民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因此,蒋维平受到当地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年冬天,一帮土匪突然闯入收容所抓走蒋维平。他被带到娄子水村,见到土匪头子,才知道这帮土匪要他来当“军医”。蒋维平不愿意为这帮为非作歹的乌合之众服务,便想方设法逃离匪窝,携带家眷来到亲戚家避难。


60岁参军入党


1938年,宋时轮率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平西,其中所辖包森支队进驻河北房山县等地。蒋维平这年刚好60岁,听到这消息,激动得睡不着,他心中的熊熊烈火重新被燃起,救国救民的大船重新扬帆起航……


图片模式



次日一早,蒋维平把全家人叫到一起,郑重宣布:“我要去参加八路军,为抗日救国出一份力。”义子蒋志刚首先站起来,表示要和父亲一起投奔八路军,参军救国。


全家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将自家开办的乡村医院和小药房全部药品,及医疗器械免费献给八路军。妻子和女儿表示你们且去参军,我们会在家中自力更生,不用挂心。


蒋维平得到全家人的支持,非常高兴,为表明自己的志愿,他将原名蒋顺发改名蒋维平。立志要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国家和平,贡献余生。


蒋维平父子日夜兼程,赶到八路军驻地。包森支队长和战士们热情接待了他们。可当蒋维平表明自己要参加八路军时,包支队长有些为难了,说:“蒋老,你这么大年纪怎么能经得起战斗生活呢?您的心意我们心领了。这样,您儿子可以留下,您就回家去吧!”


但早已下定决心加入共产党,参加抗日救国的蒋维平,怎么可能舍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呢?包支队长无奈只好请示纵队领导,得到宋时轮司令员的批准后,蒋维平终于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还被允许留胡须。他得知这一喜讯兴奋不已,流下热泪。


蒋维平被批准参军后不久,考虑他急切要求工作的心情,领导念其年纪已大,决定调他到抗日救国医院任院长,并兼任救国会主任。一到这里,蒋维平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医治了数百人。受到战士们和当地百姓的爱戴,大家都尊称他为“蒋老大夫”。


图片模式



蒋维平怀着强烈的入党愿望,很快就积极申请入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蒋维平表现非常好,不久后顺利加入共产党,年逾花甲的他热泪横流,向党宣誓:把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


战地老神医


蒋维平在医院工作半年,常常被前方传来的捷报彻夜难眠,他常想:自己年纪大了,为人民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何不到前线拼搏一阵,多做一点工作。于是,他向上级提出了申请。


上级拿到蒋维平的申请信哭笑不得,再三向他解释道:“前线部队非常辛苦,随时要和部队转移,机动性太大,您这么大年纪,身体吃不消的。”但蒋维平坚持要上前线,不断递交申请。无奈,上级只好批准他的请求。


就这样,蒋维平如愿被调到120师359旅。王震早就听说过蒋维平的事,对他这么大岁数还参军的精神感到钦佩,便亲自接见了他。王震对蒋维平表示热烈欢迎,并任命他为719团军医。为照顾蒋维平的生活与工作,王震还命团里为他配备一匹军马。


蒋维平来到719团卫生队便开始工作。这时,他带来的西药已经用完了,由于敌人的封锁,西药来源很困难。蒋维平思来想去,决定用中医中药为广大伤员医治。


图片模式



于是,蒋维平在跟随部队转战时,每到一地,都一边为军民医伤治病,一边向当地干部、群众调查访问当地诊治疾病的偏方、验方及中医用药的采集与炮制,并一一记录下来。为解决用药困难的问题,蒋维平经常带领卫生队的同志去深山采药。


回到部队,又亲自架锅煮药,送给伤病员。采药、制药、诊治、护理,蒋维平每个步骤都亲力亲为,尽心尽力,工作十分辛苦。


一天,何长工同志病倒了,蒋维平诊断后配置了中药,服下后明显好转。次日,他去给何长工复诊时,恰好毛泽东也去看望何长工。他向毛泽东介绍道:“这就是给我治病的医生。”毛泽东得知蒋维平60岁高龄参军,为部队采药治病,风趣地说:“你可是花果山上一老猴呀!”


不久,广灵伏击战打响。蒋维平和卫生队全体人员争先奔赴前线,开展战地救护工作。在赶往五台山途中,蒋维平用他的马驮着药品和器材,而自己则和年轻人一起并肩行军。


战斗激烈打了七天七夜,蒋维平也抢救了七天七夜,他用高超的医术,昼夜不停地为前线下来的伤员实施急救,有条不紊地转送后方医院。经他处置的伤员,由于得到及时止血补血、预防感染化脓,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因此,蒋维平所在的卫生队战后受到旅领导的表彰。


图片模式



在短期内,蒋维平随部队转战千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他不畏环境艰苦,不畏战斗频繁,毅然守护在部队大后方,为战士们的性命保驾护航。


1940年,蒋维平所在部队接到总部指令,调回陕北担负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光荣任务。之后,蒋维平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奔赴延安的新征程。


劳动英雄


1943年,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蒋维平积极响应,前往南泥湾开荒种地。他以身作则,早起晚归,脏活重活抢着干,一点不落后年轻人。


在蒋维平的管理下,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农场大丰收,他被评为359旅及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并受到毛主席嘉奖。随着时间流逝,大家都知道部队里有一位老人,虽年过六旬,但干劲可比年轻人还要大得多,令不少人都自愧不如。


蒋维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在得知其的生平经历后,主席更加感慨不已,钦佩有加。年少参军,因报国无门解甲归田,60岁举家抗日,成为共产党后,凭着一身医生救活无数战士,即便高龄仍加入大生产运动亲力亲为,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呢!


1946年,蒋维平在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任副院长。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稍后打响,蒋维平不顾炮火冲天,亲自带领医护人员到前线救治伤员。经后期统计,当时救治的伤员共1200余人!


图片模式



直到蒋维平年近古稀,他依旧执意要去山区工作。从此,蒋维平奔波在各个需要他的医院任职,不居官、不居功、不居老,勤勤恳恳为当地战士和民众医伤治病,排忧解难。


77岁授衔,唯一的白胡子将军


1955年,授衔名单出来后,蒋维平看到自己名列其中热泪盈眶。仔细一看,还是中校头衔。要说蒋维平参军是为保家卫国,不是军衔荣誉。而授勋代表国家对将士的认可,蒋维平的贡献,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但授衔仪式有一条刮胡子的规定,却让蒋维平非常纠结。他那胡子是刻意留的,每日精心打理,这把白胡子让他看上去精神抖擞,要剪掉实在舍不得。他立即找到相关部门,诉说这个请求,如果组织真的不同意,他也只能“忍痛割胡”了。


消息传到毛主席这里,主席一听想起这个戎马一生,医术超神,七十多岁不愿退休的老人。对于他这小小的请求,笑着点头同意了,这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蒋维平作为唯一一个留着胡子的老将,出现在授勋仪式上,都是用自己的经历换来的。在国家遭遇苦难时,他挺身而出,一生为之奋斗,从不停歇。


先后多次参军,哪怕心灰意冷,又很快振作起来;哪怕年过六旬,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纪不能阻挡他的爱国步伐,尽管不能上阵杀敌,但他以另一种方式,挽救无数战士的生命,立下赫赫功勋。蒋维平值得被所有人铭记!


图片模式



后来,蒋维平参加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时,再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在大会上致开幕词,洪亮的声音充满整个会场。蒋维平在后排就坐,回忆起参加革命以来的一幕幕往事。会间休息,蒋维平起身走向主席台,想离毛主席更近一点。没想到毛主席已经发现了他,招手大声说:“请蒋维平同志快过来。”


蒋老连忙走上台向主席问候,毛主席说:“蒋老英雄你好呀!前些日子听说你为搞中药实验,累病了,现在还好吗?”蒋老回答:“谢谢主席,已经好了!”


主席接着严肃地说:“你们这些老同志,现在的任务就是健康地活着。因为你们就是一本活教材,对社会有影响,对青少年有教益……”


八大闭幕后,蒋维平回到医院,高兴地对大家说:“毛主席给我们老年人的任务就是健康活着,活着就要有好影响。”此时,他已经年近80岁了,却仍坚持亲自查看病房,参加会议,与伤病员谈心,做思想工作......愉快地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