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元代着名书法家龚璛五幅豪迈洒脱丰满奔放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2024-03-31 17:05:07

龚璛(1266—1331),一作龚肃,字子敬,号谷阳生。他出生于江苏高邮,后来迁居平江(现今的江苏吴县)。龚璛年少时曾为徐琬效力,后担任和靖、学道两书院的山长,并以浙江儒学副提举的身份致仕。他与戴表元、仇远等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彼此间的艺术交流对龚璛的艺术造诣有着深远的影响。

龚璛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他的书法更是被誉为具有晋唐的法度,显示了他对古代书法传统的深入理解和精湛技艺。他的作品深受后世赞誉,传世的书迹有《宣城诗并识卷》等。

龚璛的生平事迹被详细记载在《苏州府志》中,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创作上,更对元代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龚璛的书法和诗文作品,不仅是艺术史上的瑰宝,更是后人研究元代文化艺术的重要资料。

元代书法家龚璛《教授帖》赏析

元代书法家龚璛《教授帖》是一页珍贵的纸本行书作品,尺寸纵28厘米,横38.4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帖是龚璛写给元代着名书家钱良佑(号翼之)的一封书信,钱良佑当时担任吴县儒学教谕,龚璛与其交往甚密,经常为其藏品题跋。

龚璛的书法深受晋唐法度影响,表现出古澹清和的风格。此帖中的书法运笔流畅自然,连贯潇洒,下笔强劲而有力度,展现出龚璛精湛的笔法和运用笔锋的高超技巧。

从题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龚璛与赵孟頫等多位元代文化艺术巨匠交往密切,他们经常一同观赏法帖名画,交流艺术心得。这种交流无疑对龚璛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授帖》中的释文主要讲述了龚璛对钱良佑的敬意和关怀,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此外,龚璛还提到了自己的小婿吾衍(字子行),以及他对钱良佑之子的赞赏。这封书信不仅展现了龚璛的书法艺术,更体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此帖上款称钱氏为“教授”(即教谕),可知应书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钱氏为吴县教谕时。当时龚璛年约40余岁,正值中年,其书法技艺已臻于成熟之境。

释文:记事拜复钱翼之教授足下,客袁州龚璛敬封。璛记事拜复翼之教授足下。小婿子行来,重为手帖,深慰岑寂。近作见教,如对笑谈。序文甚欲云云,喧嚣倥偬,实无一毫佳思,容少间尝应命,非推调也。《荔枝谱》留与小孙习之。令郎笔仗如此,可谓撞过烟楼。碧潭回,拈纸奉复。拔暇未觅挂漏,且希昭恕,兹不具。璛再拜。

鉴藏印有项元汴、安岐、谭敬、赵叔彦、张爰等印23方,半印5方。本幅右下有明代项元汴用《千字文》编的号码“集字号”,左下方有“甲二”字样。

元代书法家龚璛《跋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赏析

元代书法家龚璛《跋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以纸本为材质,尺寸纵29.1厘米,横24厘米,虽然尺寸不大,但其中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却不容小觑。

龚璛在跋文中提到了“思陵好山谷书”,这暗示了此卷曾在南宋皇室中流传,受到了皇室成员的喜爱。此外,龚璛还提到了此卷曾经的流传历程,如“此卷尝入绍兴甲库,后乃归秋壑”,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此卷的历史背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从书法角度来看,龚璛的跋文运笔流畅,结构紧凑,既有古人的法度,又不失个人的风格。其字迹与黄庭坚的原作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此外,跋文中还提到了“卷首官印”和“德佑末籍其家”等字样,这些印记和记录不仅证明了此卷的历史真实性,也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艺术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龚璛在跋文的末尾署上了“延佑四年(1317年)三月廿又三日,高邮龚璛书”的字样,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标识,也为我们确定此作的创作时间提供了依据。

元代书法家龚璛《静春堂诗序卷》赏析

元代书法家龚璛《静春堂诗序卷》是一件纸本行楷书作品,尺寸为纵31.2厘米,横15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文化交流的见证。

《静春堂诗序卷》包括了元代多位文人如龚璛、陆文圭、杨载、汤弥昌、陈绎曾等为《静春堂诗集》所题的序,以及虞集、郭麟孙的跋文,钱重鼎的诗作,卷末还附有黄溍所撰的《故静春先生袁君墓志铭》。袁易,作为《静春堂诗集》的作者,生于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诗集是其次子袁仲长整理父亲遗稿而成,并邀请了父亲的知交们为之题序。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一。龚璛在书写《静春堂诗序》时,采用了界格的形式,这种书写方式常见于碑刻。因此,龚璛的书法显得端庄凝重,体态严整方阔,每一笔都透露出精心刻画的痕迹。从题款“延祐庚申”可知,此作创作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当时龚璛已年届55岁,书法技艺已臻于成熟。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二。值得一提的是,龚璛的《静春堂诗序卷》在历史上曾几经流转。据记载,此卷曾一度不知流落何处,但后来归于顾文彬收藏,并记录在《过云楼书画记》中。此外,除了龚璛的书法作品外,黄丕烈还从陈鳣处购得了王袆的《寓斋记》双卷。据《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记载,嘉庆十九年(1814年)陈鳣曾携这两卷作品到苏州,请潘奕隽赏鉴。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三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四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五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六

龚璛《静春堂诗序卷》之七。总的来说,龚璛的《静春堂诗序卷》不仅展示了其精湛的书法技艺,更是一部集文学、历史和艺术于一体的文化瑰宝。它见证了元代文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欣赏的素材。

元代书法家龚璛《跋耶律楚材刘满诗卷》赏析

元代书法家龚璛《跋耶律楚材刘满诗卷》是一幅珍贵的行书作品,共计9行,70个字。此作品创作于至治元年(1321年),展现了龚璛成熟而精湛的书法艺术。目前,这件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了海外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瑰宝。

耶律楚材与刘满是元代着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龚璛为他们的诗歌作品题跋,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在《跋耶律楚材刘满诗卷》中,龚璛的书法风格独特而鲜明。他的行书笔法流畅而有力,既有古人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的创新元素。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构思和布局,既有整体的美感,又不失细节的精致。这种既传统又创新的书法风格,使得龚璛的书法作品在元代书法家中独树一帜。

此外,从龚璛的题跋中,我们还可以窥见他对耶律楚材和刘满诗歌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文字不仅是对诗歌作品的赞美,更是对诗歌艺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这种文学与艺术的交融,使得龚璛的《跋耶律楚材刘满诗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

元代书法家龚璛《题赵孟頫水村图卷》赏析

元代书法家龚璛行书《题赵孟頫水村图卷》共13行,126个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不仅体现了龚璛精湛的书法艺术,更展现了他对水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作品开篇即提到“吴中水为乡,人与凫鹥□”,短短几字便勾勒出吴地水乡的风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跃然纸上。随后,“□□□□年,黄梅少时雨”暗示了某年梅雨时节的景象,为整幅作品定下了湿润、静谧的基调。

在描述农事活动时,“农不田畴占洲渚,乡风用锄不用犁,筑塍踏车儿女妻”等句,生动展现了水乡农家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龚璛不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点滴,更在其中融入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此外,作品中“自爱茅檐暖,莫厌社酒薄”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种情感与赵孟頫所绘的《水村图》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龚璛在题款中提到“延佑丙辰偶赋此十月七日访湖天学士,延佑丙辰偶赋此,十月七日访湖天学士,遂到水村先生寓居。烟水苍茫间,适与此诗相似,俾书。”这不仅交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缘由,也展示了龚璛与赵孟頫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学术交流。

龚璛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也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龚璛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力量和张力,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活力。他的作品中,字体的笔画流畅有力,结构严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他的草书作品,字体豪放洒脱,笔触丰满有力,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

龚璛的书法作品中,不仅有大篆、小篆、隶书等传统字体,还有行草、草书等自由狂放的字体。他的作品不仅注重形式美,更注重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和情感。他通过书法作品表达了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龚璛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行楷书法上,字形大小错落,排布自然,灵动中尽显古雅,纵情时又不忘法度。

龚璛的书法字形略长,体态开张,有大令疏朗之姿。气息上,有宋人之意。运笔流畅自然,爽利精劲,情急处,如天女散花,满目烟霞。全篇字形大小错落,排布自然,灵动中尽显古雅,纵情时又不忘法度。此帖在迅捷的书写中,体现出作者控笔能力极强。

元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却有着重要的贡献。元代文物的价值较高,字画、古籍、陶瓷、货币等都有较好的市场价位。由于元代书画作品保存下来的较为稀少,因此具有很高的珍罕性。

总体来看,元朝这些书家的书风各具特色,个性突出,与赵孟頫、鲜于枢及奎章阁书家的相对平和稳健的风格有所不同,展现了元代书法的独特魅力。从精神层面来看,他们的风格与宋代“尚意”的书法诉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为明代晚期行草书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