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元代着名书法家危素十幅骨力遒健端庄秀俊经典书法作品荟萃赏析

2023-12-11 17:05:03

(公元1271年——1368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旋即征服西夏,灭女真,出兵西域,直至东欧,最后灭掉南宋,于1271年建立元朝。元初严格中央集权,健全典章制度,推行汉法,启用儒生。元世祖去世后,群汗争位,吏制腐败,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元朝于1368年结束,总共98年。这段历史既记录了一个崛起的马上民族如何征服世界,统治华夏,也记录了被征服的民族以固有的文明优势战胜征服者,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元朝地图

元朝在军事上的强大,使得它拥有广阔的疆域,然而能够排除外患的干扰,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文化。元朝在其统治初期就恢复了科举制度,尊崇属于汉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但是,在元朝实行的种族制度下,一般汉族人却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很多汉族的士人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潜心于书画等技艺;另一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识分子也受他们影响,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

元代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书法成就虽不如唐宋时期,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点。一是以赵孟、鲜于枢等为代表的书法家,勤习晋唐书法,追承前代书法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格,开启了“尚态风格”,丰富和发展了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创造了既有行又有楷的“赵体”,还原了书法的实用功能,影响了明清书风。二是以吴慎、王冕等为代表的书法家继承了宋代“尚意”书风,把民族矛盾压抑的苦闷寄情于山水,倾诉于笔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关心,对真善美的体验。三是以杨维桢等为代表的书法家丰富了草书的内容和表现能力。

元朝还有一位大书法家,比如危素,他是元朝末年的书法家,也是当时书坛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的楷书,结体方整,严谨中又有古人气韵,具有大家风范。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元代着名书法家画家危素书法作品

危素(1303—1372年2月27日),字太朴,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唐朝抚州刺史危全讽的后代,元末明初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元朝至正元年,出任经筵检讨,负责主编宋、辽、金三部历史,并注释《尔雅》。

他由国子助教升迁翰林编修、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礼部尚书。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拜参知政事。公元1370年,危素被谪居安庆府城余阙祠(危家巷),守余阙祠庙,悲惨地度过晚年;一年后,即洪武五年正月幽恨而死,年七十。着有《吴草庐年谱》《元海运志》《危学士集》等。

关于危素的记载不是很多,这大概和他的经历有关系,因为危素是元末大臣,后来又在明朝做过大臣,他的这种行为被人所不齿,所以关于他的贡献很少记载在册。《明史》中对他的记载也是不多,只是简单的叙述了他的一些文献造诣。

其实危素不仅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他在史学上也有一定的建树,他的散文和诗歌在当时独占鳌头,在史学上很多史学巨着都有他的手译,他治学严谨,被很多人当作榜样。可是这些都随着他是贰臣而被遗忘,这对危素是不公平的。

从传世的书法来看,危素的书法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用笔骨力遒健,结字端庄秀俊,和他的性格很相像。不论在字距上还是在行距上,空间距离均等,一丝不苟,没有大起大落的起伏,运笔平稳,虽然严谨,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笔法变化,严谨而不呆板,给整体书法带来的活泼之感。

元代着名书法家画家危素主要书法作品有:《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危素、张继先、揭汯提照夜白图》《危素、驺鲁书法跋上阳台帖》《危素跋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危素题任仁发作张果老见明皇图》《朱元璋明太祖御制皇陵碑》等。《跋陆柬之文赋》《义门王氏先茔碑》《蒲城王氏祠堂碑铭》等。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局部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局部》

纸本,纵23.4厘米横1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一幅精谨、工整的作品。秀俊端庄,美不胜收。《书史会要》称:“危素善楷书,有释智永、虞永兴典则。”用笔骨力遒健,结字端庄秀俊,全篇在有界格的纸上展开,行距、字距都切割成匀等的空间,尽管如此,他仍能从结字的技巧中求得一些变化。很难挑出用笔上的毛病,但也很难找到他个性的东西。危素为官小心翼翼,清白廉洁,恪守朝纲。这种个性反映在笔墨上便是法度的严谨、个性的不足。

该作品整体上端庄秀美,起笔采用逆锋起笔,含蓄内敛,回锋收笔,将锋芒藏起,多取逆势,回锋时有一种轻松自然之感,笔道停匀,点画的轻重变化随字而安,点画形成前后呼应之势,虽然为楷书作品,也略带行书笔意,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没有刻意的修饰,也不强求圆转,尤其是横笔颇有一番特色,有起伏变化,并呈现一种曲线之美。

我们从危素的楷书中也能够看到赵子昂的影子,可见他也是学赵高手,想必没有赵子昂光环的遮挡,他会异军突起,盛名远扬的,正是由于他如此出色,时人才将他的片纸只字都视之为珍宝。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纸本,楷书,纵23.4厘米,横1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此书无题跋。款下钤“危素”、“太朴”印两方。鉴藏印钤清安岐“安仪周家珍藏”、“乾隆鉴赏”及近代孙煜峰“煜峰”印共3方。

《陈氏方寸楼记》是赵孟頫、杨维桢及危素三家合璧书卷之一,此记是危素为宋将仕郎陈府君营造的小楼所撰并书的记文。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一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二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三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四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五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六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七

其书法点划严谨,一丝不苟危素《陈氏方寸楼记楷书卷》之一,结体平正工稳,清劲古朴,字形大小一律,章法纵横有序,颇类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书风。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曾云:“危素文藻敏赡,善楷书,有释智永及虞永兴之典则。”

清安岐《墨缘汇观》、清内府《石渠宝笈续编》着录。

危素传世书法作品多为楷书作品,其中《陈氏方寸楼记》是其典型代表,该作品整体上端庄秀美,起笔采用逆锋起笔,含蓄内敛,回锋收笔,将锋芒藏起,多取逆势,回锋时有一种轻松自然之感,笔道停匀,点画的轻重变化随字而安,点画形成前后呼应之势,虽然为楷书作品,也略带行书笔意,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没有刻意的修饰,也不强求圆转,尤其是横笔颇有一番特色,有起伏变化,并呈现一种曲线之美。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在字形多采用了扁平形状,有别于其他楷书,像柳体、欧体,没有柳体、欧体那种高长的特点,他的楷书还有一个比较显着的特点,尤其是撇画和捺画,相对比较舒展飘逸,字势横展,结体端庄严谨,重心平稳,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犹如谦谦君子一般稳重,同时他的楷书还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行书的韵味比较浓厚,有点字更加干脆,直接就是使用了行书书写,从这些特点来看,也似曾看到这样一位文人的天真率意。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张继先、揭汯提照夜白图》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张继先、揭汯提照夜白图》危素4岁开始读书,15岁便精通《五经》。他曾拜读于吴澄门下,并尊李存为师。吴澄对他十分赏识、大力引荐,得以广交文学名士。当时范梈、虞集、揭傒斯等人对他渊博的学识也很折服,另眼相待。

危素的书法和同时期的书法家还是有区别的,当时的书法是沿袭了宋朝的帖学,而危素则不同,他不仅学习了前人的帖学,又融入了碑学,所以他的书法看上取沉稳朴拙。危素在书法上主张复古,追求魏晋风韵,这点和赵子昂有着相同之处,提倡书法家学习古人书法,不要拘泥于古人之法,而是能达到随心书写,创立自己的风格。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驺鲁书法跋上阳台帖》赏析

危素《危素跋上阳台帖》之一

危素《危素跋上阳台帖》之二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驺鲁书法跋上阳台帖》

危素严谨的书学思想对明朝乃至清朝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危素在诗歌上和绘画也有着一定的造诣,他把诗书画融为一体,在书法的道路上他有所突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元朝至正元年(1341),经大臣引荐,出任经筵检讨,负责编修宋、辽、金三朝国史及注释《尔雅》。二十四年,为翰林学士,奉旨出任岭北行省左丞。后弃官,隐居房山达四年,潜心史学着作。

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朱元璋部攻入大都,危素感到国破家亡,欲跳井自杀,但被他的诗友以“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为由劝止。当明军要进史库时,危素急告镇抚吴勉才使《元实录》得以保存。入明于洪武二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与大学士宋濂一同编撰《元史》。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跋赵孟頫真草千字文》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跋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小楷,拓本,书于元至元丙子年(127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藏。

释文:右赵文敏公临智永禅师行草千字文一卷,予友葛将子熙得之吴门,宋之末年书学几绝,独赵公以颖敏绝人,尽摹临诸家,精求其法,延佑中被旨与其子雍,各书千字文藏之内府,遂以书名一世,此卷盖深得智永之意者也。至元丙子五月十有八日,汝南危素谨书。

自古以来,才华太惊艳的人在性格上总有不足,危素便是如此。他投降明朝的时候,已经66岁,编撰完成《元史》,已经到了70岁高龄。因此经常倚老卖老,让明朝的大臣非常不爽。

有一天,朱元璋正在东侧间休息,危素在门外求见。朱元璋问:“门外是谁?”危素回答:“是老臣危素!”朱元璋一听危素自称“老臣”,非常不高兴。讽刺危素道:“你是哪朝老臣?我以为是文天祥呢?”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朱元璋这么说,明显是讽羞辱危素曾效力于元朝,危素听完后,面红耳赤。

第二天,朱元璋将危素贬到安徽和县,让他守余阙庙。余阙合肥人,在元至元十八年所守之城被陈友谅攻破,自刎而死,妻、子、女、甥皆从之。“明太祖诏立庙岁时祀之”。明太祖让危素去守余阙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因此时间不长便抑郁而死。危素身经两个朝代,都曾任过大臣。但他是降臣,历代封建统治者出于忠君思想,对其并不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宣扬。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题赵孟頫饮马图卷》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题赵孟頫饮马图卷》释文:萧若学道龙瑞宫,此图持赠宝林翁。魏公画马得马趣,落笔宛有韩曹风。腯肥不见筋骨露,腾骧始知气力雄。朝逢圉人汲秋水,精神炯炯双方瞳。卷中题诗十四客,唯有括苍留古色。卷舒雪涕忆前修,太息后来那可识。越城战斗白日昬,故物纷披横道侧。清凉衣钵与马图,似有神明常护惜。法师未老槖囊古,书名画门徒将道。初持来尉愁即,如造吴兴大雅堂。前年沙漠射黄羊,我马飞行蹴雪霜。谁挽天河洗兵甲,但骑故段还家乡。危素为道初上人题。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题任仁发作张果老见明皇图》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危素题任仁发作张果老见明皇图》

元代画家任仁发作《张果老见明皇图》,康里人巎巎为之作跋(左二书法作品),危素为之题诗(左一书法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明太祖御制皇陵碑》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明太祖御制皇陵碑》高约666厘米,宽约200厘米。立于安徽省凤阳县西南8公里的明皇陵。楷书体。额篆“大明皇陵之碑”六字。据《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年乙亥,“诏立皇陵碑,先是命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至是文成,命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诣陵立碑”。就是说危素奉召撰写《大明皇陵之碑》。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恐原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重新亲撰,重新立碑。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明皇陵》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跋陆柬之文赋》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跋陆柬之文赋》楷书,书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素久从平章公治农事,公薨之后获睹家藏,陆氏文赋岂胜悲惋正卿其宝,袭之。至正廿一年五月壬戍临川危素书。

危素的行草,以中锋用笔为主,落笔出锋时。果断、沉着、迅疾。故他笔下的横、竖、撇、捺,如“抽刀断水”,干净利落,体段遒媚。这种风流姿态,由于作者用腕时,力度的引控适当,故其笔画外柔内刚。时有藏锋逆起的点画,运毫纯熟自然。从主体上看,他笔下的点线沉着,无飘忽轻佻之弊。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义门王氏先茔碑》赏析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义门王氏先茔碑》,由“一代宗师”欧阳玄撰文,着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危素书,赵期颐篆额,是全国着名石碑。原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年)立,记录了五代时期就以“孝义名于乡里”的东苇村王氏家族变迁与行孝并被朝廷表彰的历史,该碑已失,但文被四库全书收录。王氏: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的王氏家族,经营有方,乐善好施,累世同居,人才辈出。元延佑间多人出任大夫和地方官吏,曾被朝廷题匾“蒲城孝义之家”,列入国史,并得到县令“王氏孝悌,以兴民让”的表彰。王瑛因皇帝器重任中军司马,手握虎符;王玮任奉议大夫,王璧兄弟任吐蕃宣慰使。记录王氏家族变迁与行孝的历史。

元朝着名书法家危素书《蒲城王氏祠堂碑铭》隶书,也系危素书,赵期颐篆额,是元末碑刻代表作品,现存蒲城博物馆。元代御立。

《蒲城王氏祠堂碑铭》原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元代立,记录了东苇村王氏家族爱国重教、乐善好。翰林学士、国子祭酒虞集专门赋诗赞誉,其中提到的苇村,即现在的蒲城县上王乡东苇村,至今王氏子孙仍聚居在前头、庄后、新庄三个自然村。 

危素因为是元朝老臣,又在明朝做了大臣,所以后人认为他是没有文人骨气的,在描述他的艺术成就的时候,往往只有只言片语,而他的书法也被后人忽略和遗忘,直到近些年人们对他的书法进行了整理,才发现他不仅仅是饱学之士还是一位大书法家。

危素博学能文,至正年问独以文名天下;精于行、草、楷诸体,官方典籍刊印、名门望族楼宇题名、寺观碑碣铭刻,均以得其书为幸;通晓典章与史实,惜其私撰诸史均已不传。现存其诗集《云林集》2卷、文集《说学斋稿》4卷,收入《四库全书》。

元朝是个短命王朝,从入主中原到顺帝被逐,不足百年。它穷兵黩武,一味地马上征战,宫廷内权位争夺不断,充满刀光血影。汉人及知识分子被歧视和排斥,文化发展受到滞碍。因此,元代文物流传至今的较为稀少,字画、古籍、陶瓷、货币都有较好的市场价位。作为完整保存下来且有明确纪年的端砚,它的珍罕性是可以想见的。

总体来看,元朝这些书家的书风,都是个性突出、意态瑰奇,与赵孟頫、鲜于枢及奎章阁书家的相对平和稳健的风格有较大差异,形成了元代书法的另一面貌。从精神上说,他们的风格,与宋代“尚意”的诉求有相似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开启明代晚期行草书风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