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任伯年的出现,彻底开辟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使国画艺术走向大众

2023-12-06 17:05:04

 任伯年的出现,彻底开辟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使国画艺术走向大众 
2023-11-05 16:04 
发布于:四川省

任伯年作为清末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重要画家,其对中国画的贡献带有时代的回声。在他以前,中国古代绘画大多是为皇室、官宦阶层服务,或是作为文人、雅士用以遣心寄兴的一种手段,此类创作内容多是山水、折枝花卉、宗教画、人物肖像、美人像以及梅兰竹菊松石等的君子画,一些起装饰或实用作用的体裁。


满清封建统治下的头二百年,基本上还是承续这种风尚,早期以摹古为宗旨的“四王”承续明末董其昌(1555—1636)的衣钵,受到皇室的尊宠,而居画坛正统地位,虽然民间尚有金陵八家、“四僧”、新安画派等的存在,但绘画内容并没有超出我国古代传统绘画体裁的藩篱。


清中期供奉皇室内廷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1688—1766)算是另辟一支,但他的绘画基础和审美取向乃为西画,注重写实,掺以中国画的某些技法,细腻描绘,展现出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情,这样的作品似乎更应归入西画的范畴。


清中期于宫廷之外,我国南方商业城市扬州还诞生了一个着名的画家群体,即“扬州八怪”,这些画家多有相近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或宦途失意、被贬遭黜,或功名不就,或出身贫寒,一生布衣,他们多继承明代陈淳(1483—1544)、徐渭(1521—1593)的艺术风格,强调抒发性灵,作品多写梅、兰、竹、石,善用泼墨写意,皆富新意。

到了清晚期任伯年的出现则彻底突破了清朝前、中期陈陈相因的复古守旧画风重围,虽然在他之前如“四僧”中的石涛(1642—1708)、朱耷(1626—1705),擅长于画面上表达其作为明朝遗民凄苦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情感,“扬州八怪”中的黄慎(1687—?)好以粗放怪诞之笔描绘下层黎民百姓形象,华喦(1682—1756)又以其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展现清新疏简的花鸟画新风……


上述这些都只是体现在画家个人画风上的某一个点或某一单一方面的变革,综合而论其作品的创作主题、服务对象、绘画体裁、内容、设色、技法、构图等,没有哪一位画家能似任伯年这般体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向世俗和大众方向演化,弃旧革新,清新洒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