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自我隔离”画瓶子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挚爱的艺术

2020-08-18 19:00:17


【 1 】


【 2 】

莫兰迪,一个一辈子只待在家乡

意大利博洛尼亚的骨灰级宅男

一个终身未婚与绯闻绝缘的好好先生

自画像 莫兰迪 1917年


【 3 】

没有人比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更喜欢自我隔离的状态了。

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许多画款支票在其去世后被发现,它们夹在书中完好无损,却不曾兑现。他极少外出,甚至没有离开过家乡,唯一一次出国是去苏黎世参观塞尚的画展。

上世纪40年代末,莫兰迪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绘画最高奖,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购买其作品,越来越多的机构找上门来谈合作,而他却极不情愿地说:“他们实在是太想剥夺我那仅有的一点点安宁了。”


【 4 】

这个只专注画瓶瓶罐罐的低调画家

却是20世纪艺术圈的一股清流


【 5 】

粉丝爱他爱得死心塌地

他是拼技术幺?

——显然不是。


【 6 】

自印象派以来

艺术早就过了以技术论英雄的时代了


【 7 】

拼题材?

——只是瓶子而已。


【 8 】

三百年前

17世纪荷兰那些静物画家早就画过了


【 9 】

难道是拼风格?


【 10 】


【 11 】


【 12 】

——在抽象主义、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前,

这应该算是老掉牙的写实吧?


【 13 】

拼个性?

莫兰迪如此与世无争、深居简出······

也没有想表现出众的意思


【 14 】

那幺,你知道莫兰迪的绘画究竟特别在哪里呢?


【 15 】


【 16 】

首先是颜色,特别是灰色


【 17 】

当你仔细研究他的作品后会发现

他的灰色里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层次

又低调又耐看


【 18 】

他的灰被称做“高级灰”

又叫“性冷淡”风格


【 19 】


【 20 】

其次是构图

莫兰迪的画面看起来寡淡无趣

但因为笔触和构图的敦实

有一种中国园林青瓦白墙般的质感


【 21 】

莫兰迪承继了“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绘画精髓

用几何造型建构静物空间

排列的瓶子罐子有一种建筑感


【 22 】

莫兰迪绘画的终极意义

是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 23 】


【 24 】

仔细看

这些瓶瓶罐罐的造型

有微微的扭曲,甚至有点脏


【 25 】

但是对他而言

绘画是构建与神灵对话的途径

······


【 26 】

为什幺要画日常之物?在一次对话中,莫兰迪是这样说的:

“我记着伽利略的话:真正的哲学之书、自然之书的文字跟我们自己的字母表相去甚远。它们的文字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球体、棱锥体、圆锥体以及其它的几何形。伽利略的思想支持着我长期持有的一个信念:这个可见世界是一个形式的世界,要用词语去表达支撑着这个世界的那些感觉和图像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归根到底它们是感觉,是与日常事件没有关联的感觉。”


【 27 】


【 28 】

静物 莫兰迪 1936年

“自我隔离”是莫兰迪的存在方式,正如日常生活中的罐子瓶子,它们不会被谁特别关照,它们就在应该放置的位置上存在着。

1964年,莫兰迪病逝在博洛尼亚的公寓中。在那里,一切如故:中等大小的房间里有床铺、老旧写字桌、绘画桌、画架,以及我们在他的静物画中所见到的物品原型——瓶子、罐子、杯子、盒子……


【 29 】


【 30 】


【 31 】


【 32 】

莫兰迪的画室

他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那些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

好友巴尔蒂斯曾说:“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于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

当理论家打算将其作品归为类似于“非具象艺术”或其他某一种艺术形式时,他断然拒绝,因为集体精神并不是他所追求的,“封闭”的自我状态才最为真实。


【 33 】


【 34 】

莫兰迪的水彩作品

20世纪轮番上演的艺术潮流,喧嚣吵闹,很多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莫兰迪并没有要起身的意思,他坐在公寓里,静静地画画。

当他去世后,人们将他画面的色彩倾向称为“莫兰迪色系”,这个色系对后世的设计界乃至整个时尚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 35 】

莫兰迪没有同路人,也不需要同路人,或者说刻意避开了同路人,他独自一人,专注于那些被忽略的日常,他说:“不必看很多东西,而要仔细看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环游世界,却也可能什幺都看不到。”

莫兰迪的确是这幺做的,他待在画室里,与闹市隔离,用一生的时间将眼下的平淡变为了精神上的繁华。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