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广州全市大排查又发现16例确诊 中疾控:病毒变强了

2021-07-06 09:41:38

南方+客户端6月1日消息,5月30日开始,广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扩大范围覆盖越秀、海珠、天河、白云、番禺等5个区44镇街。

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至今天(6月1日) 12时,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347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179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陈斌也对广州在各类排查中采取的“三个同步”处置策略进行介绍: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者,隔离观察同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步开展,相关重点场所同步管控。也就是,初筛阳性者第一时间转运到市八医院完善检查,疾控人员同时开展阳性者轨迹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甄别,参照对确诊病例的处置原则对相关重点场所、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排查和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更早发现,更早管理,更早治疗。

近日广州所报告的病例,都是通过密接排查或社区大排查发现,都在初筛阳性即进入定点医院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会诊进行治疗。


截至31日14时,广州市大排查一共检测样本304.93万份,已经发现阳性11例。随着排查范围的不断扩大,重点地区的不断深挖,阳性检测的数量预计还会有所增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排查出的感染者,仍然局限在少数重点区域内,说明前期流调的方向是正确的,处置应对是迅速的,防控措施是有力的。

广州即日起暂缓个人预约

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

黎明表示,鉴于当前广州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核酸检测,经过综合研判整体衡量,决定从即日起调整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的节奏,近日先有序地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为主,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的社会接种。

黎明介绍,这么安排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集中医护力量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排查。当前广州需要动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核酸筛查、采样隔离医学观察和居民的健康监测等大量工作当中去;

二是最近广大市民群众接种疫苗的意愿高涨,各街重点人满为患。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所以先暂时停止社会接种。

“在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在此期间不要自行前往接种点等候,同时继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的措施,少参加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请大家放心,我们会根据防控的形势,尽快重启个人预约接种和现场接种的工作。”黎明说。

据了解,广州于今年3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工作以来,截止到5月31日16:00,全市已经累计接种了1313.66万剂次、1011.11万人,共有325.22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中疾控:广州深圳本土疫情

由境外病毒输入引起

其传染性比以往病毒有所增强

当天稍早些时候,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疫情呈现出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的特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则表示,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在广州、深圳发生的本土疫情,都是由境外病毒输入引起的。深圳是由最早在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所导致的,它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比以往病毒有所增强。在广州发生的疫情,则是由最早在印度所发现的变异病毒所引起的。这两个病毒的传播能力都比以前有所增强,对现有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国家卫健委:控制中高风险地区

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

米锋介绍,要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控制中高风险地区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阻断疫情传播;落细、落准社区防控要求,切实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健康监测、物资保障等工作;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

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尽量避免非必要的旅行,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如果旅行途中发生发热、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退出旅行,避免和其他人接触,及时就医,特别是到有发热门诊的规范化的医疗机构去就诊。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新华社、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