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国新冠疫苗重大进展 习近平宣布:将作全球公共产品

2020-05-19 03:01:29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彭茜)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介绍,最新研究表明,筛选到的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并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基础。目前两个抗体已在相关公司进行产品转化,未来有望用于新冠患者临床治疗。

中国新冠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卫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

①中国两年内将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②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③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

④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⑤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重磅!中国发现新冠抗体!但钟南山警告疫情或10月再爆发...


今天,无数网友被一则热搜刷屏了。

是关于新冠病毒治疗的好消息。

中国团队发现了可阻断新冠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跟此前美国、以色列、荷兰的空穴来风不同,

这次中国团队发现的抗体是经过了动物实验验证的。

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接下来,这两种人源单克隆单体B38和H4预计将进行临床试验。

也就是说,未来将有望加入新冠治疗!



早前,钟南山院士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仍面临巨大挑战,疫情有可能会再度爆发。

“由于缺乏免疫力,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易感新冠病毒。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在的情况不比国外好。”

事实上,近几周国内包括武汉和东北在内的一些地区出现了局部的聚集性疫情,让人十分忧心。



吉林舒兰市和丰满区是目前全国唯二的高风险地区。

加上需要时刻提防境外输入,

疫情已经不可能那么快结束了。



面对新冠病毒许许多多的未知数,似乎只有尽快研发出抗新冠药物和疫苗这一出路了。

然而,这十分困难,一点都不简单。

在日以继夜的攻坚克难下,中国的科研团队传来了好消息。

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

他们发现了两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这项研究。

研究人员从一名新冠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4种人源单克隆抗体。

实验显示,这4种抗体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有中和能力。

其中,分别被称为B38和H4的两种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其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结合。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

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之所以可以快速广泛传播,跟人体的多个部位遍布ACE2有紧密的关系。

实验显示,B38和H4分别识别受体结合域的不同表位,

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两种抗体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现出了治疗效果。



在医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发是要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

如今,B38和H4在动物实验上初见成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科研人员还发现,两种抗体还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与B38形成的复合物结构,

从而揭示了B38阻断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重要趋势,

研究人员介绍,最新研究表明,筛选到的两种抗体具有进一步被开发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潜力,

并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基础。

目前,两个抗体已在相关公司进行产品转化,未来有望用于新冠患者临床治疗。

这可比国外吹嘘的“群体免疫”实在得多?

如果真到了疫苗研发出来的那一天,只希望某些国家可别说我们是“偷”的。



对于中国发现可阻断新冠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网友们欣喜之余,也纷纷送上许多祝福:

“厉害了我的国!”



“早日研制出,中国加油,世界加油”



“大突破!希望全球抗疫早日成功!”



无论是抗疫还是新冠药物、疫苗的研发,都注定是路漫漫,

只能期待早日成功的那一天。

现在,只想对奋战的科研人员、一线医务工作者

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说一声,

谢谢您!辛苦了!



全球目前的新冠疫情并不明朗。

截止5月17日,单单美国就确诊新冠肺炎超过148万例,累计死亡89549例。

美国日增还保持在2万多例。

而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70万例,死亡314950例。

在中国,自1月份以来,抗疫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全国现存确诊148例。



但是,病毒面前,仍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

在新冠疫苗仍未研发成功的情况下,社区缺乏免疫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钟南山最担心的。

5月16日,钟南山首次接受CNN专访。

他在采访中透露了自己的担忧。

钟南山向CNN表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疫情有可能会再次爆发。



“由于缺乏免疫力,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认为目前情况并不比其他国家乐观。”

钟南山说,面对国内的抗疫成效,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

因为第二波的感染风险是越来越大了。

最近,包括黑龙江、吉林以及武汉都出了本土新增病例。

这也许是一个危险信号,值得重视。



据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统计,中国迄今确诊了新冠肺炎84494例,累计死亡4645例,累计治愈79701例。

我们发现,2月初,国内的疫情十分严峻,那时国外还比较风平浪静。

而中国每天报告的新增病例几乎都超过三千例。

仅仅在一个月后,中国的确诊病例就已经下降到两位数。



美国呢?

至今每天感染人数不断飙升,从3月初的两位数到后来日增3万,

就这样每天以惊人的速度,病毒在蔓延,全美日前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超过148万例。

美国新冠确诊人数全球第一。

美国人口一共3.3亿人,照这样看,感染率超过0.4%。

中国人口14亿人,初步计算,感染率0.006%。

虽然说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数据是最骗不了人的。

就这样,特朗普还一天天地找中国的茬,挖苦我们?

好意思么。



对于欧美国家出现大量感染和死亡的病例,钟南山表示惊讶。

直指欧美国家在早期没有认真应对疫情,错误认为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差不多。

钟南山还反驳美方指新冠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说法。

他表示,中国曾在2月初对研究所进行调查,没有发现问题。



钟南山说,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家石正丽是他的好友。

“我相信石正丽,武汉病毒所没有能力制造新冠病毒。”

况且,明眼人都知道,甩锅“武汉研究所”恐怕只是欧美政客打的如意算盘。

在生命和选票面前,你猜政客们怎么选择?





而在钟南山指出中国新冠疫情有可能二次爆发后,

网友们也有许多忧虑,

更是有网友表示他们的城市已经有许多人不戴口罩了。

当然,在空旷的公园或者其他地方是可以适当不戴口罩的。

但是在人流密集的公众场合,商场或者公共交通等等地方,

大家还是切记戴好口罩不要掉以轻心!

毕竟今天的抗疫成果来之不易,有许多国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后,祝愿抗新冠药物和疫苗早日研发成功!

全球人类都可以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大会主席先生,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先生,

各位代表:

  首先,我认为,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举行这次世卫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在此,我谨向不幸罹难者表示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社会没有退缩,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主席先生!

  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要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并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第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在谭德塞总干事带领下,世卫组织为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当前,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第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在过去70年中,中国派往非洲的医疗队为两亿多人次非洲人民提供了医疗服务。目前,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正在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

  第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项工作需要科学专业的态度,需要世卫组织主导,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第五,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的国家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主席先生!

  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我宣布:

  ——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我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