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意味着什么?

2023-10-21 18:10:11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重磅消息。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意味着什么?带来什么影响?释放了什么鲜明信号?



资料图:车间内工作人员进行机器操作。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摄

“全面取消”意味着什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对中新财经表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将来中国制造业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中,外资进入是无障碍的。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实际上,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一开始是在自贸试验区内放开,现在放开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从自贸试验区向全国推广复制,从试点到推广这个过程已经完成了,水到渠成。

9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根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制造业已基本完全开放,仅保留“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两项。

此外,2022年1月1日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减至27项,其中禁止类17项、限制类10项,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

将带来什么影响?

在白明看来,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一方面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制造业发展自身的需要。

他指出,越是放开,合作机会越多,因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利用更多优质的国际要素,全面放开才能够进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阶段,更应该强调开放带来的机会。

白明认为,全面放开后确实会对国内制造企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压力之下优胜劣汰,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压力面前能够顶住,甚至发展空间会更大。因为越是有作为的企业,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越愿意与其合作,这样可以优势互补,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到别人的长处,这会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加新的动力。

汽车制造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释放了什么鲜明信号?

在外界看来,这是中国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新举措。近期,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有所下降。据官方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5.1%。

“新措施释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的信号。”白明表示,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中国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白明认为,跨国公司特别重视营商环境,中国不仅是扩大开放,也在优化营商环境,这对于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但不是一开了之,开放的背后还要有一系列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作为配套。

国务院8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聚焦外资企业的突出关切,推出了新一批24条针对性政策措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10月12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可行性,吸引更多全球要素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还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努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关报道:中国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各地政府忙招商

10月18日,中国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括,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图片



据了解,按照目前的政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显示,“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两项,还存在限制。

“这是外资最好的时代”

对于目前的外资在中国的营商环境,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中国区负责人黄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据了解,地方政府都对外资非常欢迎。在很多城市,政府在企业税收上、高管个税方面、往来便利方面都会提供很多帮助,甚至是“一事一议”。在企业经营方面也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所以,中国政府给外资的帮助还是在加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表示,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环境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在加息的情况下,很多外资去追美国的金融资产,有一些资金没有来中国。如果有战略眼光的话,应该在这个时间加大投资中国市场,因为很多资产的价格比较低。

他补充,降低外商投资的门槛就是让有战略眼光的人进来。

近期中国公布了吸引外商投资24条。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执行董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吸引外商投资24条举措,我们是非常欢迎的,这是中国为了鼓励外资在中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但其中一些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比如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台怎样的具体措施还不明确,因此,从结论上来说,我们欢迎政府出台类似相关的举措,但是重在落实,因为这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

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国家发改委多次组织跨国企业圆桌座谈会。

记者在圆桌座谈会上看到,多数外资企业对中国的营商环境给予肯定。并且期待宏观上的支持政策得以落实。

用国内大循环吸引外资

10月19日,记者参加了一场外资招商会,杭州、青岛、哈尔滨等多地政府轮番上阵,向外资企业讲解当地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讲解当地物流和人才市场的相关政策。

杭州市本场招商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给来杭州工作的博士生每人补助10万元,硕士生补助3万元,本科生补助1万元。到杭州的前几年还会给予每年1万元的租房补贴。

他补充,外企来杭州的人才供给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哈尔滨招商代表则表示,由于自身工业发展良好,特别适合定制和销售工业机械类产品。

国家发改委还在持续改善外资的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不久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将用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面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表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作出重要部署。

“要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和水平。推动贸易创新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深化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构建安全开放、竞争有序的投融资体系。同时,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助力建设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丛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