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国两会确定有何看点?环时:标志中国翻开新一页

2020-04-30 03:01:37

中国两会五月下旬召开,特殊时期的大会有何看点


中国官方周三(4月29日)宣布,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即“两会”)将分别于5月22日和21日在北京召开。

在中国,这个最受关注的政治集会一般在3月初登场,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两会”罕见被迫延期举行。

随着中国全国两会的时间确定,一些尚未举行两会的省市也纷纷公布计划。

尽管中国官方并未公布诸如会期与议程等更多细节,但会议时间的确定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当局对疫情控制的信心。此前,中国领导人已多次推动复工复产,中国多地学校已陆续宣布复课。

因为疫情,中国国内经济正面临巨大压力,而外交上也陷入更严重的困境,北京与香港及台湾的关系亦在过去一年加速恶化,中国政府将如何回应这些议题让此次“两会”格外受到关注。

开幕时间定了,开多久还没定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三(4月29日)通过决议,宣布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而全国政协会议则将于前一天开幕。

中国的“两会”自1995年以来形成了每年分别在3月3日和3月5日开幕的传统。但今年2月,中国的疫情达到高峰期,中国宣布推迟两会时间。这意味着今年的两会将打破20多年来的传统,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因故延期。

很多少数民族代表每年会穿着民族服饰参加会议。
中国尚未公布今年两会的持续时间,但此前彭博社(Bloomberg)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今年的政协会议将在5月21日到27日举行。如果属实,这意味着此次会期将明显比往年10至12天的会期要短。

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在全国性两会召开前,中国各地将先举行市级和省级两会,多数省份的开会时间集中在1月中上旬。

因此,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前,一些省份的两会已陆续开完,其中便包括最初爆发疫情的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省市两级两会。

但也有一些省份的地方两会同样因疫情被推迟。例如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就在中国官方宣布全国两会日期的一个小时后,宣布该省的人大会议将于5月10日召开,四川省的人大会议则在5月9日进行。

在市一级两会方面,近期多地也出现了集中开会的现象。例如,浙江的温州、丽水、宁波等城市纷纷在4月底前召开地方“两会”。位于中部的山西省的多个城市还设立了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

中国当局宣布三周后举行全国性两会,似乎为地方两会的先行举办留出充足时间。


习近平(左)和李克强
有何看点?
经济

尽管名义上,人大这个掌握中国最高立法权的机构常被外界质疑为走形式主义的“橡皮图章”,但一年一度的会议仍是洞察中国政治变化的重要风向标。

今年两会最重要的看点无疑是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第一季度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就在12天前,中国官方公布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创下中国公布GDP数据以来的最糟糕记录。

疫情带来的封锁让本来就面临压力的中国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据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此前公布的一份联合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近30%的企业今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半成,近85%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已连续三次前往不同省份视察,推动复工复产。在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国的领导人们首次提出了包括“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内的“六保”。

另外,根据中国当局近期召开的几次会议来看,包括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反复被强调。中国在此次两会上会出台何种调控措施应对疫情冲击,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在往年,中国的总理都会在人大首日的政府工作报告讲话中提出新一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在不久前,有多名中国学者建议,当局可不设GDP增长目标。中国官方最终会如何为经济定调,同样成为关注点。



“两会”的主要会议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外交

在外交方面,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本来雄心勃勃塑造复兴大国形象的中国,陷入空前的外交困境。美国、英国、法国等国都曾质疑中国是否“隐瞒疫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周一说,美国政府正在彻查中国处理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并且暗示他可能为美国索赔,中国则不断强调当局并未隐瞒疫情,并称中国可能不是疫情的起源地。

因被指对广州的非洲裔移民在检疫措施上“区别对待”,中国和其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也陷入外交风波,非洲多国向中国表达对本国公民“遭到歧视”的不满。

随着新冠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中国可能面临来自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压力——不仅在政治上,也在经济上。路透社报道称,20年来的积极放贷让中国成了非洲的主要债权国之一,但如今,随着非洲国家经济今年预计将大幅萎缩,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中国减免非洲债务。

多年来靠“一带一路”与非洲推进关系的中国将如何面对此次挑战,将是此次“两会”的重要关注点。



在贸易战后,中国和美国再次因为新冠疫情展开"口水战"。
民法典

此次全国人大会议还有一项重要的日程,便是《民法典》的审议。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从1949年以来,一直没有出台一部完善的《民法》。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施《民法通则》和多项单行法。在2017年,中国通过了《民法典》的主要章节《民法总则》,但诸如物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等多个分则编仍未实行。

由这些分则编与总则合在一起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在去年年底公布。当局称,在公开征求意见后,收到了1.3万名网友提出的超过11万条意见。

如果不出意外,在此次人大会议上,《民法典》草案将提交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最终发布。


港台

此次“两会”还将是香港“反送中”运动以来中国召开的首次两会,也是台湾总统蔡英文连任以来中国的首次“两会”。

今年1月,从未担任过与香港有关的任何职务的骆惠宁出任中联办主任,有分析指他可能在香港专注推动“国家安全法”(俗称“二十三条”)立法等争议议题。近段时间,亲北京媒体也多次提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等字眼。

总体来看,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与北京的关系都在去年显著恶化。每年都会在两会上有所着墨的香港和台湾问题,中国领导人将如何表态,也备受期待。

观察:参加“两会”的代表要隔离吗?
BBC中文记者 发自北京

北京的天已经很热了。

与往年你可能看到的在寒风中身披大衣伫立的士兵的典型画面不同,今年的“两会”召开时,北京可能已相当闷热。这是中国数十年来罕见在五月召开两会。

中国的两会虽然常被说成是一场“政治大秀”,但在今年,这场“大秀”举办的时机和方式本身就已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疫情已完全受控。一名北京市民今天就对我说,“什么时候两会开了,就可以心安了。”

目前,首都北京仍是中国对疫情采取最严格措施的地区。所有进京、返京人员都要面临着14天的隔离,外地来京入住酒店的人员还需要持当地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商场大厦,都要出示手机上绿色的健康码才可以通行。

往年在人民大会堂外排队入场的中外记者。
所以,来自中国各地的数千名代表和委员如何前往北京、他们是否需要隔离成为很多网友关注的话题。有几家往年被用作接待代表的酒店对我说,他们的客房在5月上旬便无法预订了,因为有些代表要提前到来。

但另一个有些矛盾的信号是,四川和云南两省的省级地方“两会”要到5月中旬才能闭幕。这意味着,至少这两个省的主要领导很难到北京被强制隔离两周。

此外,路透社今天也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北京可能最早在周四就放松对部分来自低风险地区的旅客的检疫规定。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能否被一视同仁,显然也会是一个特殊看点。

环球时报社评:两会将举行 标志中国翻开新一页



中国两会星期三有了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开始举行的确切日子,当天下午北京、天津、河北宣布从防控的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取消了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的隔离措施。连在一起的这些宣布是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已经牢牢控制住新冠疫情,开始进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活动和常态化防控的新时期。

京津冀和湖北是全国最后保持一级防控的地区,北京作为首都,它的绝对安全还多了一层辐射全国的政治意义。两会在推迟了两个多月后在北京召开,意味着全国有几千名代表委员汇聚于此,形成疫情全球扩散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会议,也很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群聚集。中国能够这样做,这是这个国家已将本土疫情锁住的最好宣告,它展示了14亿人口中国的能力和信心。

如何把疫情控制住,如何走出“经济停摆”复工复产,中国都是第一拨的探索者。中国走了一条严格按照流行病学规律尽量将病例在全国范围内清零的道路,而且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国也做得十分严密,使得第一阶段抗疫成果得到了保持。

外界对中国的情况不甚了解,美欧的疫情非常严重,从那里难以设想中国已经做到的事情。中国两会召开的决定发布之前几个小时,美国的确诊病例突破了100万例,在这之前不到两天,全球病例突破了300万。这样的背景让中国防控成绩更显突出。

华盛顿出于为抗疫失败脱责的政治目的而诬陷中国隐瞒了感染和死亡数据,宣扬中国的抗疫成绩“是假的”,造成了西方舆论的炒作跟风。在批驳对我们抹黑的同时,中国最好的回答就是整个国家生活不断正常化的稳步前行。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制造虚假的生活,商业活动的复苏,旅游的重启,城市高峰时期密集车流的重现,还有人们报复性消费的热情和社交媒体上开心的群聊,城市是健康地恢复运转,还是硬撑着复工,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最可贵的地方是从抗疫到重启经济一步步走得非常扎实,而且全国一盘棋,堪称步步为营,而不是冲动性的。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冲动的,拍脑袋干的。尽管世界的抗疫会有多种路数,但中国的方式必将被历史评价为最成功的之一。围绕中国抗疫的各种谎言也都将被越来越清楚的事实压碎。

当然了,疫情并没有真正结束,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看,我们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很可能尚处在早期,全球更严峻的感染形势或将在北半球的下一个冬天到来。中国需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生活恢复的同时防控体系一点不能放松,相信全国人民对此是高度认同的。中国的防控已经常态化,它在时刻扫描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线索,随时准备局部激活,掐灭新出现的感染链。

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化将为中国处理国际事务提供雄厚资本,接下来全球抗疫形势还会变化,但怎么变,中国都会处在主动位置上。瓦解美国对中国的攻击,我们会有很多硬核的机会。继续把我们的事情做好,确保中国的复产率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同时真正做到疫情不反弹,那么将没有一场国际风云能够冲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