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媒体:五角大楼暴露乌军底牌,然而俄军并不在意

2023-04-15 18:09:54

核心摘要:

1.21岁的一等兵杰克·特谢拉长期在私人网络群组公开核心军事机密。无论美军如何解释,都说明在机密文件的使用和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前线炮弹长期紧张,后备兵力的训练又高度分散在多个北约国家,乌军能否在翻浆期结束后的时间窗口发起进攻令人怀疑。

3.泄密的文件的本来受众就是非专业人士,其内容并不足以用来指导战争。可以看出文件的作者有意的选择了大量的民间开源信息,并没有加入核心情报。

五角大楼泄密案在国际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本来,笔者也想一本正经地介绍案情。但这次无论是文件的内容、泄密的方式还是事后的影响,都让人感觉一言难尽。当然,这些文件的内容,及其呈现形式也确实很有价值,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俄乌战局。


出人意料的泄密者

自从1971年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之后,媒体把美军的各种秘密搞得天下皆知就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对此,美国政府和军队也只能干瞪眼,守不好秘密,被记者拿到了就很难追究。


1971年,纽约时报曝出五角大楼越战文件,影响巨大
不过这次不一样,这次的泄密者是个军人,肇事者在4月13日被逮捕,这也是近几十年来美方各种泄密案肇事者被捕最快的一次。


杰克·特谢拉被捕现场
泄密者是一名马萨诸塞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02情报联队的一等兵(A1C),名叫杰克·特谢拉(Jack Teixeira),现年21岁。按理说,除了技术操作手册之外,一等兵这个军衔应该与任何“秘密”都没有关系,但这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杰克·特谢拉
杰克不仅在基地中拿到了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俄乌战事的简报,还将其带回家中。不仅将超越密级的文件带回家,他还将其拍照上传到Discord公共服务器上。作为沙盒游戏“我的世界”的忠实玩家,他将在这些文件传递给同组的网友,让他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以上就是美国媒体还原的案情。泄密渠道确实匪夷所思,也难怪这些资料在互联网上传播近一个月都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如果不是美军方面承认这些文件确实是秘密,恐怕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敢确信这些文件的来源。


特谢拉被控两项罪名:未经授权保留和传输国防信息,以及故意保留机密文件
美国空军方面的解释是,作为第102情报联队的一等兵,特谢拉负责检查和确保网络的安全,确保空军“庞大的全球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在这个职位上他拥有最高机密信息的最高级别安全许可。

虽然泄密者已经被逮捕,但案情也显示杰克所在部队的保密管理极为松懈,密级文件的管理和使用都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对一个新兵进行处罚就能说得过去的。

在美国军方开始做出正式回应之后,美国各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均已对相关文件做了下线处理。不过,目前关于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和价值,才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泄密文件都说了什么?
此次五角大楼泄密事件中涉及的文件共有百余。包括乌军战斗力生成情况、弹药情况、俄乌双方的战场兵力分布、战场周边的北约军力概况、战场气候与地理情况等等。


该页文件显示乌军的防空能力现状
从这些文件的制作格式上看,这些文件更像是美军方对国会等机构进行情况通报的材料。这一点也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证实。也就是说,这些材料的性质,大概相当于凤凰网军事频道每天推送的《俄乌战报》,只不过美军掌握的情况更为全面,所涉及的内容也更有针对性。

这些文件的制作相当精美,既凸显了重点信息,也考虑了信息的直观性。同时,在色彩和字体的搭配上也非常用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图标的制作风格,完全继承了自二战以来美军汇报材料的传统。

美军在二战中制作的《太平洋战场》地图,这种地图的任务是认了让民众快速直观地认知战局,在那个时代极为常见

这份材料中关于俄军兵力情况的部分,可信性不好判断。两军伤亡的部分也出现了多个版本,但即便是按照美国国防部自己的说法,也认为其对两军伤亡的判断可信度极低,所以并不需要太过纠结数据的真实性。

本着这是一批汇报材料的本质属性,我们认为其中关于美军正在进行的几项工作还是比较有看点的。毕竟,这些材料的用途,拔高一点说,就是使民意代表机构能够监督部队的工作,并展示当前防务工作的进展和需求;务实一点说,则是向雇主展示工作成绩,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为后续争取经费留下空间。这部分,就算不准确,也反映了美军展开相关工作的方式和框架。

所以,我们认为这份材料比较有意思的看点,有以下三处:

首先 乌军将面临长期的弹药压力

材料中对乌军弹药状况的描述,显示出乌军在弹药储备上已经面临极大困难,而援助速度也没有西方媒体宣传那么快。乌军即便不发动大规模反击,库存的“海玛斯”火箭弹和155毫米炮弹也已经见底了,而北约的补充能力却比较有限。

按照之前公布的消息,美国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援助约105万枚155毫米炮弹,欧洲国家已经援助35万枚,并承诺在2023年再援助100万枚。而在材料中显示,截止3月23日,乌军收到的155毫米炮弹约95.3万枚,库存仅剩9788枚,在随后的24小时内,还有1840枚将到货。“海玛斯”火箭弹共移交9612枚,库存仅剩250枚。而以上两种弹药在过去7天内的使用量都不大。这些数字背后的情况值得好好琢磨,即便我们假设这些数字本身并不完全准确,但其揭示了乌军在弹药上的窘境。

乌军的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支援炮火的弹药要靠省出来。北约对乌的弹药援助是一件细水长流的工作,即便北约已经全面扩张弹药生产,但其库存也已经跌倒了最低水平。乌克兰每天只能收到1000-2000枚155毫米炮弹是可信的情况。在战斗高潮期,乌军单日炮弹消耗在6000-8000枚之间,但此前美国155毫米炮弹的年产量仅为93000枚,向乌克兰援助已经掏空了美军弹药库近半的存量。按照北约各国公布的计划,分别将花费40亿美元与20亿欧元,在2023年年底前将弹药产量提升2-3倍。但这最快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目前,乌军要建立大规模攻势所需的弹药储备,只能精打细算,通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把需要的炮弹省出来。对“海玛斯”火箭弹也是同理。如果乌军从一个月前开始每天节省1000枚炮弹和20枚火箭弹,到4月末,也能省出四五天高强度突击所需的弹药量。同理,在苏制弹药濒临枯竭时,乌军的攻防节奏也将明显放缓。而根据CNN最近报道,前线乌军已经禁止炮兵轰击人数小于20的俄军小分队。


扎波罗热前线乌军第59摩步旅的一个乌军炮组,使用缴获自俄军D-20型152毫米榴弹炮
上图中的这个炮组,其火炮与弹药全部来自赫尔松之战的缴获,在WSJ记者采访时只剩下14枚炮弹,而且后续的弹药补充也遥遥无期。前线乌军已经严控对人数低于10-15人的俄军小分队进行炮击,该炮组每天的炮弹发射量也从20-30枚降低到现在的2-3枚,甚至全天静默。

当然,这种弹药储备上的窘迫局面,也并不是乌克兰第一次面对。本着务实的态度,乌军弹药短缺对战局的直接影响,也不能做过高估计。

第二 乌军组建反击力量节奏紧迫


这些材料还显示,乌军正在训练或等待接受训练的有12个野战旅,其中九个在北约国家境内受训,三个在乌克兰国内受训。所有12个旅都将在4月30日之前完成训练。按照美军这些材料的说法,“可用于春季攻势”。这些材料中提到了九个在北约接受训练的旅,其规模、装备、训练地点和周期,与北约各国之前关于协助乌军训练部队的承诺与报道相符,但乌克兰自己进行训练与装备的3个旅,可能只是乌军组建部队之中的一批。

此前,西方媒体曾透露,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计划组建三个可用于反击的军,每个军各辖6个野战旅,这些兵力不包括正在一线与俄军相持的各野战旅,也不包括乌克兰正从“国土防卫旅”升级组建的8个“风暴突击旅”。按照此次泄漏材料中的说法,这批12个旅完成训练后,乌军春季反攻的兵力准备就算是完成了。

不过这个时间表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乌军每个旅都是1个坦克营、3个机械化/摩托化步兵营、1个野战炮营,再加上工兵、防空、反坦克与后勤保障的兵力结构。各营分别在不同国家或基地进行训练。美军将各营完成训练的时间直接算作该旅具备战斗力的时间,这一点显然有问题。

最夸张的就是第118机械化步兵旅,三个机械化步兵营全部装备M113装甲运兵车,但分别由比利时、法国和克罗地亚进行训练;炮兵营混合编组M109自行火炮和FH-70牵引式榴弹炮,分别由美国与爱沙尼亚进行训练;坦克营的28辆T-72由波兰援助,乌克兰自己完成训练。一个新建的旅,分别由六个国家分别进行10-11周基础训练,然后就可以投入攻势了。这多少是有点胡闹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乌军对生力军的到位时间有急迫的需求,为此,北约方面打破了以往的训练模式,采取了大量急就章的措施,以保障受训乌军可以在某个时间点到来前返回国内。

第三 翻浆期结束时的机会窗口


这些材料中有一份展示了乌东地区翻浆期到来的时间,及其随着时移发生的区域变化。其标准是允许车辆通行(即翻浆深度16英寸,约40厘米)。

在美军制作各种汇报与公关材料的历史上,这种风格的地图十分常见,对于辅助观察者对战场地理因素的感知非常有利。从中可以看出,美军在面对白宫和国会时也是经验丰富。在我们看来,这条线划过战区的方向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标志着翻浆期开始的这条线,几乎垂直于当前战线,自西南向东北划过战场,背后留下履带式车辆都难以通行的泥泞地带。南线的赫尔松半岛首先陷入泥泞,然后是扎波罗热和巴赫穆特,最后是利西昌斯克。这条线同样也是一条等温线,在四月末到五月中旬,同样沿着这个次序,四个方面的战场将逐一恢复通行能力。而因为亚速海海岸的走向和陆上交通线的分布,第聂伯河出海口左岸与扎波罗热方向将率先进入补给困难期,俄军的远距离调动也将出现迟滞。



换言之,泥泞期结束的那段时间,乌军在南线将首先迎来一个机会窗口。直到泥泞线退过罗斯托夫一线,这一机会窗口才会彻底关闭。而这张图中也明确地画下了罗斯托夫的位置。以往,这个窗口可能会持续两周左右,今年北半球季节变化节奏较慢,窗口期可能加长。

时至今日,俄军的运输保障能力并不比14个月前强,离开铁路一定距离后,俄军的持续战斗力仍会出现明显的衰减,这一点在2022年被反复多次证实。在新的一年,乌军不可能不继续加以利用,但其利用的方式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俄乌互藏最后底牌
如前所述,这次泄密案所涉及的文件,并未包含多少外界此前不知道的情报。在国际与国内军事评论界也普遍认为,这些文件中包含大量来自民间智库的开源情报。结合这些材料的使用对象,此类信息便已经足够了。但对于俄乌双方的战争指导者和战役指挥者而言,这些文件中的情报基本聊胜于无。这种程度的情报,还难不倒两国的军事情报机关。

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些文件完全没有包括俄乌两军下一步的意图与决心等情报,也没有反映出战场指挥与控制链。美军在制作这些文件的时候完全没有加入这些信息,恐怕并非不知道,而是对使用哪些信息来制作这些文件,带有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可以肯定地说,美军之所以选择以这些信息组织文件,就已经考虑到其扩散范围大,泄露风险高。


这页材料基本来自开源情报,而两军的伤亡数字连美军自己都觉得不可靠
无论是普京还是泽连斯基,无论是绍伊古还是扎卢日内,最渴望获得的情报,是对方攻击的重点方向究竟是哪里。俄军的常备军精锐已经有相当部分脱离一线,在战线后方组成多个集群。而乌军的三个突击军的组建也即将完成,但其动向仍深藏迷雾之中。在两军之间的1000公里战线上,泥泞正在撕裂大地,破碎的战场上,两军仍在努力互相试探与欺骗。而在不远的未来,某个时刻,必有一方率先揭开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