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北约装备即将到位!阿特木斯克为何还没打下来

2023-01-21 18:10:22

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330天。这不临近年底,国内的军事新闻越来越少,大伊万也可以腾出脑子来再细细思索一下现在的阿特木斯克、乃至顿巴斯战局了。



首先是战况通报:当地时间1月19日下午,根据俄军瓦格纳集群领导人普里戈金证实,瓦格纳集群突击队经过战斗,成功夺取了位于阿特木斯克西南方的克里希奇夫卡村。乌军集中在该地展开防御的机53旅、机60旅、机28旅各一部,及国民卫队“亚速”特别用途支队,俄罗斯车臣叛乱武装“杜达耶夫”支队等不敌后撤,在村后的第二防御地带重组防御。目前,瓦格纳集群正向第二防御地带、也即伊万尼夫斯克方向,展开试探性攻击,对此我们将保持高度关注。

阿特木斯克战役的启示

俄军近期在阿特木斯克周边的行动,证明了我们前段时间预判的、俄军在阿特木斯克的战役思想和战役企图。同时对俄军的具体战术又有了一定的补充,在战役思想上:



俄军在阿特木斯克之战中,并不过分强调突击速度和战役进程,而是将重心放在“拉扯”和牵制乌军整体战役布势、大量杀伤歼灭乌军有生力量上。截至目前据统计,乌军先后将27到30个旅的番号投入到了阿特木斯克的血肉磨坊中,预计参与阿特木斯克之战的乌军兵力达到了8到10万人,估计俄军有效杀伤的乌军兵力达到了3到4万人左右。



对于阿特木斯克这样一座中小型城市来说,乌军投入如此之大的兵力、出现如此巨大的伤亡都是空前的。最关键的是,乌军为了力保阿特木斯克地区,甚至将原本集中在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预备展开新一轮战役突击的有生力量也拉到了阿特木斯克。这导致瓦格纳集群以其战术行动,对乌军的战役布势形成了有效牵制,从而具备了战役层面的意义。



而在战役企图上:瓦格纳集群一改卢甘斯克2军在波帕斯纳亚之战中,攻坚过于急躁、夺取城东接近地后即不分青红皂白往城内猛冲,结果由于攻击正面狭窄、导致伤亡较大进展缓慢的错误战法。采用了在城市接近地实施包围运动、慢慢切断阿特木斯克周边补给线、逐渐围困阿特木斯克的战法。譬如在城东北方向,瓦格纳集群就先后拿下了波克罗夫西克,又在经过数个月的拉锯后拿下了苏勒达尔,成功将战线推过了关键性的T-0513公路,并对E40公路形成了火制。而在城南方向,瓦格纳集群则先后拿下了扎伊采沃、科德马、奥拉迪夫卡等地,在12月初完全控制了库尔久米夫卡,现在又拿下了克里希奇夫卡,至此俄军的战役企图已经基本彰显。



大伊万认为,俄军在阿特木斯克采取的围城攻坚战法,可以被命名为“绞索战法”。这一战法充分考虑了顿巴斯地区城市群相当密集,但是单一城市极度依赖于交通线补给,而乌军守备部队由于缺乏野战能力只能困守大城市、一旦交通线被切断则只能撤退或覆灭的特点。如果最终阿特木斯克能够以这一战法瓜熟蒂落,那么,它就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俄军部队对乌克兰中小型城市展开攻坚的标准战法。

阿特木斯克为何打的慢?

在具体战术上,大伊万认为,瓦格纳集群的标准步兵战术,除了我们之前谈过的步兵突击和步炮协同战术,瓦格纳集群的防御战术也必然值得一提。大伊万在观察瓦格纳集群作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特点:



瓦格纳的推进速度不快,但是防守能力相当强,只要被瓦格纳集群夺下的居民点,几乎没有被乌军通过反击成功夺回的战例。按理说,瓦格纳人数不多,乌军往往具有人数优势,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猛冲,多少应该让战线呈现出反复拉锯的状态。但是,瓦格纳集群的攻坚作战,呈现出发挥异常稳定的特点——攻坚速度较慢,但是攻下来的地方基本上都能稳住,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咱的猜测是瓦格纳不仅在攻坚上有一套,在防御上更有一套,每确定夺占一个居民点之后,都要掘壕筑垒构筑完善的野战筑城防御体系。不仅要构筑防御坦克的反坦克壕沟、斜线阵地和永备火力发射点,更要前移炮兵阵地,通过试射确定火力拦阻线等。在完全稳固了一个阵地之后,再出发去下一个阵地。这种战法不清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但是瓦格纳这打法,总让大伊万想起来罗马帝国的军团或者曾国藩的湘军。一样是突击速度不快,一样是每占领了一地之后都要掘壕筑垒,首先进行防御,然后再考虑进攻。简而言之,这不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吗。



也正是因为瓦格纳集群的这个特点,大伊万觉得,我们对阿特木斯克的态度,还是应该“急不得”。前几天瓦格纳拿下了苏勒达尔,后来又拿下了索尔火车站,顿涅茨克一堆人半场开香槟……比如又一个习惯性顺风吹逼逆风祥瑞的大嘴普希林就指出,阿特木斯克之战乃至整个顿巴斯战局“已经进入转折点”。



但大伊万的观点是:一方面,夺下苏勒达尔和索尔火车站,只是夺取了战役的优势。但是要把优势转化为胜势,还需要瓦格纳集群继续实施突击,尤其是要彻底切断E40和T-0513公路;另一方面,既然乌克兰军队敢于从其它战线上拉人填空,乃至不惜放弃突击扎波罗热和斯瓦托的战役机会,那也就意味着乌克兰在阿特木斯克是打上政治战了。既然是打政治战,那死人就是个数字,乌克兰军队必然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甚至被包围在阿特木斯克,都不一定会放弃,进城攻坚的准备依然要做。



同时,除了阿特木斯克本身,咱们的目光还是要放在阿特木斯克周边。阿特木斯克周边的态势,其复杂程度不比阿特木斯克本身差:我们先前分析阿特木斯克的时候,就指出阿特木斯克、塞弗尔斯克,事实上是两座河谷串联起来的城市。尤其是阿特木斯克城西北方向,以奥列霍沃-瓦西里夫卡为核心,是一片面积相当大的台地,往西则是著名的戈尔洛夫卡-斯拉维扬斯克灌溉水渠。这里对阿特木斯克而言,同样是瞰制地形,同时对于切断塞弗尔斯克的后路,乃至向北、居高临下向塞弗尔斯克发动进攻具备重要意义。

阿特木斯克周边地形和交通概况,绿色是高等级铺装公路,红色则是卡津尼托列齐河分水岭(灵魂画法,是个意思就行)

大伊万的观点,俄军如果兵力足够的话,是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进攻的。不仅可以占据阿特木斯克城西的重要瞰制地形,还可以以此为攻击出发地向塞弗尔斯克发起攻势,拓展从河谷攻击塞弗尔斯克的正面。更可以灌溉水渠为分界线,占据斯拉维扬斯克以东的制高点,一举多得。但是,这很显然需要瓦格纳集群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打,所以阿特木斯克周边的战局,咱们就接着吃瓜就行了,这仗有的打。



不过,考虑到俄军前几次战役的攻防节奏普遍不快。比如波帕斯纳亚之战后的北顿涅茨克围攻战,俄军在5月14日基本上拿下波帕斯纳亚,但是后续的围歼持续了五十多天,到七月初才完成了围困北顿涅茨克的任务。这种战役进程非常反常规,违背了以往理解的在战役中,突破要猛、穿插要快的基本原则。但也许这就是俄乌战局的特点,至于这一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还要后续分析。

阿特木斯克需尽早解决

虽然阿特木斯克战局急不得,但从整个乌克兰战局的情况看,大伊万认为俄军还是要紧张起来的。毕竟,新一轮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军援已经全面展开:大伊万稍微看了一下,带炮的玩意儿目前有188辆、带机关炮的玩意儿有90辆,带乌龟壳的玩意儿更多足足有1200多辆……这足够乌克兰军队武装10个左右的坦克营和40个机械化营、武装10个机械化旅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把装备稍微摊一摊那就是15个机械化旅。



且目前,同样有消息指出,乌军已经在后方的波尔塔瓦、切尔卡瑟等地组建新战役军团。新的战役军团至少有10个旅,参加训练的乌军后备人员至少有8万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由国际雇佣兵、“新纳粹”死硬分子和乌军幸存老兵组成的全合同兵突击47旅,该旅被视为是乌军的“精锐”,预计要使用全北约装备。考虑到部队的训练周期和装备到位周期,还有诸如挑战者2、豹2主战坦克的性能,乌军在春季发动战役进攻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最有可能的是夏季到秋季之间、天气情况相对较好、温度较高、土壤硬化的情况下发起新一轮大规模战役进攻。



所以,俄军从现在开始,不仅要为自己的下一轮战役进攻做好准备,更要为乌军在今年的新一轮战役进攻做好准备。其实这二者是相通的,怎样才能有效地防御乌军的战役进攻?很好办,通过战役进攻,推进到有利的防御地带上,并在乌军可能的攻势到来之前做好防御准备就行。



对于这条防御地带,大伊万的初步观点是,扎波罗热州起码要确保库班、古列波利、大诺沃希尔卡三个要点掌握在俄军手中,这是2022年战局中俄军留下的尾巴。占据这三个要点并适当前推战线,将确保俄军在扎波罗热州有三个非常有力的防御基点,相反乌军则必须使用野战行军的方式投入战斗;顿涅茨克州起码要确保马林卡筑垒地域在自己手中,马林卡、皮斯基等筑垒区既可以用于防御顿涅茨克1军的突破,同样可以防御乌军的突破。乌军在9月到10月的战局中完全放过了顿涅茨克市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较关键的还是阿特木斯克和卢甘斯克-哈尔科夫,乌军对于直冲利西昌斯克的念想是一以贯之的。因此,在整体战局的角度看,有必要在乌军做好反攻准备之前,结束阿特木斯克之战。同时塞弗尔斯克也要落停,并在乌军的第一防御地带,建立俄军的防线。大伊万认为俄军的第一防御地带正好反过来,依托卡津尼托列齐河和巴赫穆托夫卡河分水岭,凭借戈尔洛夫卡到斯拉维扬斯克的灌溉渠实施建设,这里地势最高,天然居高临下,同时灌溉渠本身就是优良的防御工事,可以阻挡乌军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冲击;至于卢甘斯克州和哈尔科夫州,最佳的防御地带还是奥斯基尔河,这就要求俄军重回红利曼和库普扬斯克东城。



达成以上战役目的后,依托奥斯基尔河重组河防体系,其实就是回到大伊万在九月战局中给俄军划定的后撤停止线上。在这里俄军可以凭借有力的河防体系阻遏乌军进攻,奥斯基尔河和塞弗尔斯克、阿特木斯克防线形成整体。同时对斯拉维扬斯克形成威胁,将为俄军展开下一阶段战役进攻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乌军在这两条防线无机可乘的情况下,最终选择的主要突破方向大伊万认为最有可能还是扎波罗热州。



所以,阿特木斯克急不得,整体战局慢不得,这就是大伊万对目前俄军在俄乌军事冲突中的总评。2023年度的俄乌战局,自此正式拉开。



盘点!西方新一轮对乌援助:近200辆坦克、800辆装甲车、100多门远程火炮!

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330日。



随着北约-乌克兰协调会议1月20日举行,各国对乌克兰的新一轮军事装备援助也纷纷亮出明牌,几乎所有的北约国家都卷入了对乌援助行列。援助内容从坦克步战车、大炮、防空导弹,到弹药等几乎无一不包。和去年不同,今年北约的队伍援助,援助的几乎都是北约的现役重型装备,跳过了苏式旧装备和北约的二线储备装备,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究。咱们还是来盘点一下此轮北约对乌克兰的集中援助援助了哪些东西好了:



首先是美国,美国决定对乌克兰援助50辆M2A2 ODS步兵战车(后续可能会再援助50辆),90辆M1126斯特赖克步兵战车(居然不是M1128轮式突击炮),100辆M113型履带式装甲车,250辆M1117轮式装甲车,138辆悍马越野车,18门M109A6型自行火炮,36门M119型105毫米榴弹炮,18辆M142火箭炮,另外还有数百发M982“神剑”制导炮弹,M31火箭弹等。



其次是英国,英国对乌克兰援助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30门AS-90型155毫米自行火炮,200辆Fv-432 MK3型装甲运输车(M113的英国治安战版),还有一批配套的“硫磺石”反坦克导弹。



随后是几个大头,比如加拿大送给乌克兰200辆Senator反伏击车,法国送给乌克兰40辆AMX-10RC型轮式坦克,德国送给乌克兰40辆Maeder步兵战车,波兰这次送给乌克兰14辆豹2A4/5坦克。此外德国、荷兰还凑起来给了乌克兰两个营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加上美国已经给乌克兰的一个营,让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总数增加到了三个营。



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个头不大,但给的东西不少。比如瑞典,瑞典给了50辆CV-90-40型步兵战车,占装备总量的超过1/10,给了12门Archer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占装备总量的1/4;爱沙尼亚咬牙给了10门FH-70型155毫米榴弹炮和10门储备的D30型122毫米榴弹炮,估计爱军的炮兵部队已经给了超过1/3的现役装备了;捷克给了8门祖扎娜自行火炮;丹麦则把自己的19门交付的、没交付的恺撒卡车炮全部交给了乌克兰,炮兵部队直接被“去军事化”了……这几个国家怎么说呢,完全是“卖肾”援乌了属于是。



最后,还有120辆T-72M1型主战坦克,这些坦克是去年捷克、荷兰、美国攒起来凑的期货。虽然算在了去年的交付里,但实际上还有一大半没改完,实际交割要在今年才能交割了。



因此总的来算,2023年这一波北约各国对乌军事援助,一共给了乌克兰148辆主战坦克,40辆轮式坦克,140辆步兵战车(正儿八经的西方步兵战车),300辆履带式装甲运输车(反正乌克兰也把它当做步兵战车使),340辆轮式装甲车,200辆反伏击车(估计土耳其还会偷偷摸摸给一点,凑个300辆以上),138辆悍马;各型号的身管式火炮包括97门155毫米火炮和46门其它口径的重炮,还有18门远程火箭炮。



以上装备咱们满打满算的话,可以编制出6个坦克营,36个机步营,8个炮兵营和1个远程火箭炮营,如果把M2A2和CV-90编入坦克营的话,则可以编出9个坦克营和33个机械化步兵营,再加上乌军自己攒的一些装备,装备12到14个机械化步兵旅问题不大。



唯一的问题是正儿八经的坦克太少,包括被我们认为大概率要给的M1128美国最后居然都扣扣索索的不肯给。大伊万认为接下来豹2坦克会成为乌克兰重点的乞讨目标,最主要的乞讨对象大概率是德国,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煽风点火的肯定是波兰。乞讨目标是确保乌克兰能攒够9到10个机械化旅的装备,也就是100辆左右的豹2。



因此,乌克兰今年的作战,主要就是围绕着这12到14个机械化旅展开,后续可能还会有一定的追加援助。总之无论如何,这就是泽连斯基今年的家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