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我的家国情怀---徐向前雨夜下米仓

2021-07-06 09:36:03

低调的王维舟和「川东游击军」

王维舟的「川东游击军」(王任川东军委书记兼总指挥)在共军序列里是一个奇葩的存在,极少能够查到他们的资料,特别是1932-33这段时间,此人对川陕苏区的建设,可谓功勋卓着,他从1929年开始就在川北一带拉武装,维基说他在32-33年的时候,队伍上有超过2000人,也有资料说他有过万人。如果按照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扩编规模来看(前后不到两年时间,红军规模从进入苏区时不到一万五,扩到超过8万,在加上一万多地方武装(苏区总部和邻近的8个县均有县守备团,总数超过10个团)和苏维埃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总数超过10万人),似乎后一种说法的可信度较高。如果在再看由王维舟的游击队改编成的红33军来看(直接由川东游击军改变而来,33年10月成军,三个师,总人数超过一万),也似乎是后一种说法比较靠谱。

王维舟的川东游击军还有两只部队直接加入了四方面军,这两只部队都是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边之前就已经存在,第一只,是四方面军刚刚在通南巴落地就迅速扩编的何畏红十二师扩编为红九军的时候,直接进编的巴中支队;第二只,是王定国的妇女独立营,王定国的妇女独立营在1934年一月,打完「五块石」战斗(宣达战役的外围)以后经过短暂整训,被一分为三,战斗力比较强的一个连,编入了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一部分比较有文化而活跃的人(16人)由王定国带领,进入巴中苏维埃学校学习(这群人成活率较高),两外两个连被分散编入红四军,红九军和红三十一军。

川陕苏区的巴中加附近的8个县市,在共军的开国将军谱系里面,贡献了99人中的绝大部分(主要是少将),这些人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跟王维舟有关。

徐向前雨夜下米仓

汉中平原是位于秦岭南麓和大巴山之间的一大块蕃薯型盆地,汉江穿盆而过,北面是秦岭主脉,南边是大巴山群山,大巴山主脉就是米仓山,大巴山的整个山群呈北高,向南逐次减低高度,山群南北跨度接近600公里,在接近嘉陵江/渠江一带,已经降低为丘陵地带了。盆地内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是陕西少有的以稻米为主食的地区,方言也非常接近川北口音,秋冬季节阴雨连绵。

四方面军南下川北的时间是12月中,正是这个季节,他们在天明镇一带进行了简单的修整补充(实际上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等左路部队到齐),重现编组了部队,此时的四方面军只剩下1万4千4百人左右,四方面军缺衣,缺粮,缺医,更加缺武器弹药。从汉中的天明镇出发,东路主要是野战部队(由徐向前亲领),在王维舟的嚮导引领下,由先锋王树声官率领73师217团从西乡县锺家沟出发,先行翻越米仓山。

主力近8000人翻越米仓山的时候,正是连续多日的连绵雨,只能单人通行的青石路上布满苔藓和腐烂的树叶,徐向前虽然在嚮导的建议下,为所有战士準备了足够的稻草用于铺路和绑在脚上防滑,步行翻越米仓山需时大致30个小时,中间完全没有宿营地,只能简单吃点东西继续走,加之冬天夜长昼短,而且米仓山路段都是茂密丛林,就算是白天,也基本上见不到太阳,不少战士和骡马滑入深渊,再也没有上来。

先锋部队于1932年12月18日进入川北通江县两河口镇(当时这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川军在这里的一个守备连望风而逃),顺着大通江南下,路途接近250公里,一路上几乎没有几个超过百人的村镇,道路基本上都是羊肠小道,很多路直接就是「挂壁路」,有的关隘只能一个人通过。

东路军后续部队的73师主力(王树声亲领)经过苦草坝(今永安镇)以后,迅速靠右转,向正西兜击南江县,王宏坤第十师转左向东控制洪口镇,另外两只主力为何畏第12师和李先念11师,继续沿着大通江南下通江城,12月25日,何畏12师先锋团攻佔通江县,灭了这里的川军第七旅(应是田颂尧部?)和一个地方守备团。这一仗实际上没有怎么打,双方伤亡都不大,从两河口退下来的那个守备连已经把红军南下的大致情况说清楚了,所以当地川军武装基本上接战不久,就跑的跑,降的降,有点像一堆「土鸡瓦狗」似的散了。只有旅长带了少数人(大致一个排的亲兵)和细软坐上滑竿提前向南跑了,连姨太太都没来得及带走。

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和总政治部)从这之后,一直就设置在通江的文庙街,这是原是清朝时期的文庙。徐向前并没有选择比较繁华地段的原县政府和军营,二是选择了比较安静,人员流动少的文庙,有军事眼光的人去过以后,才明白徐向前的用心。从此以后的数十次大小战役(斗)的重要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

首见川军

何畏和李先念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川军,可谓「大开眼界」,那简直叫着个奇葩:

先说衣着,破破烂烂,颜色五颜六色,新旧混杂,有的有帽子,有的连个帽子都没有,鞋子有草鞋和麻鞋(由麻绳编织而成,比草鞋耐穿得多);

武器的配给率不到一半,而是各种枪械都有,主要是川造步枪和少量的汉阳造(不到20%),甚至有火药铳---俗称「鸟铳」;全旅就两门迫击砲,1/10个弹药基数(12发),水冷式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个连勉强能配一挺。

士兵普遍都有背篓和扁担,甚至背架,雨伞(油布製作的,算好的,大部分是用桐油浸泡过的油纸製作),斗笠(有竹片夹粽叶製作的,也有用油纸製作的),蓑衣(用棕树的包棕製作),还有桐油灯;

烟枪倒是人手一根,比枪械多,烟枪有多长?长到可以直接拿在手里稍微抬一抬脚,就能把烟锅子里的烟灰磕掉,少说也有80釐米。很多人对川军的烟枪有误解,以为是拿来抽鸦片,其实真不是,这东西是拿来抽旱烟的(他们叫着”叶子烟”,这种烟叶油性很大,用比较完整的烟叶卷比较细短的烟叶,卷一只,大概两寸长,插在烟锅子里面,点燃抽吸。那时候火柴并不普及,他们使用一种叫着火鎌石和一块钢板打火,引火材料,则是一种叫着火纸的东西捻成细条。这些东西我都见过)。至于鸦片烟枪(短而粗,烟锅子较大较浅,需要放在桐油灯下面烤吸),也有,但是最少要营长以上才能享用;

他们行军和转移的时候,几乎人人都背着背篓,挑着担子,是不是像一群赶集村民?说对了,真像!

军械库里,什么都有,弹药则不多,甚至还有柴火,行军的时候,连柴火也挑着,

一个连,最大的班,是炊事班,能有有14-15人(也就是,有10几个挑子),带着各种罈罈罐罐,连案板砧板都有,甚至有泡菜。

最奇怪是,川军不带水壶,因为川内到处都有水源,不需要带水壶。饭碗,甚至是土陶碗,连一个搪瓷碗都没有。(后来这种装备在徐州战场上,吃尽了苦头,特别是没有水壶这点)

在旅部的储物间里,何畏他们则找到相当一批这伙人刚刚下乡抢来的腊肉和还没有完全腌製好的「盐板肉」,看来他们是在準备过一个好年了。

川军大致就这样一只部队,往后的1938年前后,我三叔公加入邓锡侯的23集团军,参加山西抗战(从忻口,太原,几乎「无役不与」),使用的,就是这种装备,后期阎军兵力损失严重,阎老西才给他们补充了一部分晋军换装下来的旧装备。现在想想,心里挺挺不是滋味的,那么差的装备就往前冲,难怪会打出15:1交换比?

川军的装备虽然简陋,但是绝非一无是处,18军进藏的时候,补充了一部分原国军25军的康巴人,这些人迅速地教会了原18军的来自其他地区的战士,如何使用背架带装备爬坡上坎,一直到打完中印边境战争(几乎所有的砲弹,都是用川军的背架鸵到火砲阵地的),很多川军的原装备都还在使用。二野三兵团(王进山的12军,秦基伟的15军)进朝鲜,每个战士要往前线携带接近90斤(45公斤)的给养和弹药,步行将近700公里山路,绝大部分战士,都是使用这种川式背架;全军唯一的一只山地丛林部队周希汉13军,一直也在使用川军当年类似装备,哪怕是今天,解放军重新设计过的山地/丛林部队很多装具,仍然有当时的影子。

张国焘/陈昌浩等带领四方面军机关和部分野战部队的留守人员(三个主力团,接近5000人),走西路,经光雾山隘口,沿着古川陕驿道(米仓古道),爬南天门,过铁仓湾南下。这支部队出发比较晚,主要是在等待野战部队的王树声73师从南面佔领南江县,以便打通整个米仓古道。

话说王树声带73师主力越过涪阳坝(今涪阳镇),着218团逆小通江河北上,再转西攻南江,师主力经平溪坝(现诺水河镇)西部向南江靠拢,1月中旬师主力在大河口(现大河镇)突破川军田颂尧部的二路军防线,在太平山和尖子山一带遇到川军19旅阻击,于是留下一小股兵力牵制阻击敌军,大部挥师北上,经兴马坝达官渡口,与先期到达的218团会合后,集中兵力进攻甑子垭,鹿角垭(南江东北部高地),苦战三天,与2月1日,南江城破。

这里简单交代一下曾中生,曾中生在上一次战斗中(第四次反围剿)被打伤了腿,加之在小河口会议上,力促红军南下川陕边,并且极力顶撞了张国焘的家长作风,这次南下被张国焘一撸到底,徐向前不放心曾中生(担心被张迫害),没有放他跟张国焘他们从西路走,而是让人抬着从东部翻越米仓山。

这里有一段历史罗生门,事关「王树声收编任玮璋部」 ,目前资料不齐,等以后有资料再补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