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汪静宜,为林彪守一辈子活寡,饿死不要林家的钱,墓地在人堂屋中

2021-07-06 09:35:56

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林彪的妻子叫叶群,那是他在陕北娶的,当时的叶群非常漂亮,和左权的夫人刘志兰、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合称为“延安三美”。其实在林彪早年,父母为他安排了一门婚姻,女方叫汪静宜。对于这门婚事,林彪是不接受的,不认同的。后来,林彪离家参加革命,和汪静宜越走越远,可怜的汪静宜守了一辈子活寡。有人劝她改嫁,她拒绝。困难时期,林彪家人给她送来救济的粮食,她拒绝。建国后,叶群想让她帮忙照顾孩子,她说,我不给他们当保姆。

汪静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来结局如何呢?

父亲包办婚姻,林彪不接受,坚持要读书

这属于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汪静宜长得五官端正,皮肤白皙,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举止端庄,唯一的缺陷是没什么文化。不过汪静宜的父亲很有才学,对于这桩婚事,林彪的父亲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林彪不愿意。当时的林彪才17岁,正在武汉读书,接受了新知识新思想,自然不会再做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同意?林彪说他还没有考虑这件事,过早结婚,对于他,对于女方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他是反对那种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后来,林彪离家考入了黄埔军校,大家问起婚姻情况,林彪说让他没有结婚,也没有订婚。显然,对于这门婚姻,林彪是不认同的。

汪静宜的看法和林彪不同,她仍然待字闺中,她和林彪已有婚约,林彪不接受,可是汪静宜却死守着婚约,她认为自己是林家的人,一直苦等着林彪来娶她,就没有再嫁人。

1927年,林彪跟随北伐军来到武汉,期间曾回家一趟,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家。当时的林彪也已经20岁了,按照老家人的观念,真的是不小了,父母劝他和汪静宜成亲,林彪还是坚持不肯。

几天后,林彪离开了家门,此去多年没有了音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林彪没有再回过家。而汪静宜仍然在苦苦等待,一天一天过下去,昔日的芳龄少女,已经芳华不在。她的父亲多次去林家打探,都没有消息。

看到林彪的结婚照,汪静宜心碎了一地

汪静宜当然不知道,这些年,林彪从井冈山上的骁将,成长为中央红军的主力军团长,经过五次反“围剿”战役,踏上万里长征之路,胜利到达了陕北,离家越来越远了。

直到1937年,老家人才知道林彪在延安,父亲赶紧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催他回来结婚,林彪没有给家里回信,为了断绝父亲的念头,他在延安匆忙和陕北姑娘张梅结了婚。

八路军成立后,林彪率领115师打响了平型关大捷,举国闻名,林彪的大名传到了湖北黄冈老家,也传到了汪静宜耳朵里。她当然不会想到,当年那位和自己订婚长相文弱的小伙子,居然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林彪把自己的结婚照片寄回老家,给父母看。父母看到儿子结婚,也无可奈何,只好死了心,向汪家赔礼道歉。当汪静宜看到这张照片,那一刻,她的心都碎了。日日等,夜夜盼,没想到林彪已经结婚了。

林彪的大哥送粮食给汪静宜,汪静宜倔强地说,吃这粮食不如饿死

1938年,日本鬼子打到了华中地区,为了躲避战火,林彪父母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家乡。他们的大儿子林庆佛没有走,林庆佛遵从父母的嘱托,经常去汪家探望,汪家的房子被日军烧毁了,汪静宜姐妹和母亲四处流浪,好不容易有了落脚地,却食不果腹,日子非常艰难。

每到冬天,母女都一直睡到中午才起来,为什么如此贪睡?为了节约粮食啊,为了少吃一顿早饭。吃了午饭,到晚上只喝一点稀粥,或者菜汤,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后排右一年轻时期的林彪)

林庆福知道了汪静宜母女的住处,派人送去一点粮食和棉布。没想到,汪静宜却认为这是林家的施舍,坚决不要,她说,
吃这种粮,还不如饿死。

好一个刚烈的奇女子。汪静宜的妹妹却主张收下,他反驳姐姐说,你不是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林家的人吗?为什么不吃林家人送来的粮食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不收,我和母亲可是要收下的。

靠着林彪大哥的周济,汪静宜母女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叶群想让汪静宜给他们照顾孩子,汪静宜说,我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不给他们当保姆

四野大军南下,林彪来到了武汉,很多老家的亲戚前来看望他。有一位婶娘对他提起汪静宜,说,
你知道吗?她还在等你呢。

林彪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点荒唐,问了一句:
她还在等我?她现在住哪?

婶娘回答说,
香炉山。

林彪叹了一口气,说,
我都已经结婚了,她不应该等我嘛。

林彪的父亲始终觉得愧对汪静宜,对林彪说,
好歹当初你们也有婚约,我和她的父亲关系很好,是咱家对不起人家,你不愿意娶她,但是不能不管她,她现在生活很艰难,你如今当了大官,是不是把她接出来,安排点事给她做?


林彪是指挥作战的战神,对于这种事情,反倒没有了主意,汪静宜的身份很尴尬,接过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好不理会了。看儿子没有回应,林彪的父亲又去找儿媳叶群,请她把汪静宜接到武汉来。

叶群还是很给公公面子的,正好她和林彪的孩子还小,需要人照顾,她想把汪静宜接到武汉来,帮他们带孩子。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帮助汪静宜,林彪和他的父亲都同意。

可是汪静宜不同意,当叶群派人找到汪静宜,要接她出来的时候,汪静宜却认为这是一种奇耻大辱,怎么能给叶群当保姆呢?她对来人说,
虽然我和他们地位相差悬殊,可是人格却是平等的,我不去给他们当保姆!

来人怕不好向叶群交差,就耐心劝汪静宜,说这是为了照顾她的生活,是为了她好。汪静宜却态度异常坚决,她说,我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你们不要再劝了。


林彪的父亲还是不死心,给黄冈县民政局写信,希望他们适当照顾汪静宜的生活。民政局派人到汪静宜家里走访,了解到情况确实困难,决定定期予以照顾。汪静宜听说这是林彪父亲的意思,立马拒绝了,她对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钱,我不要,它弥补不了我心里的苦。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汪静宜和妹妹卖鞋子相依为命

到新中国成立,汪静宜已经40多岁了,还没有嫁人,成了老姑娘了。她的妹妹也没有嫁人,母亲过世后,两姐妹相依为命。有人给汪静宜介绍对象,劝她再找一个男人。

汪静宜认为,她和林彪已经有过婚约,就不能再嫁人,不能让人非议,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她生是林家的人,死是林家的鬼,绝不再嫁人。

那该如何生活呢?两个老姑娘,也不会种田,生活非常困难。还好,汪静宜从小学了一手针线活,她做的鞋子很漂亮,很有口碑,于是,姐妹俩决定做鞋子,维持生计。


六十年代,她们的鞋子卖到8角钱一双,暂时可以维持生活。不久,她们的房子因为过于破旧,年久失修,被大风吹倒了。生产大队给她们盖了一间小房子,临时居住。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她们的鞋子卖不出去了。生产大队把她们列入了“五保户”,照顾她们的生活。

汪静宜的坟墓,正在人家的堂屋中,后辈扫墓都没有地方

晚年的汪静宜身体很不好,有各种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因为经济困难,也没有钱看病治疗,只好拖着,这样就会越来越严重。1963年,汪静宜去世,生产大队操办了她的后事。

大家在清点她的遗物时,发现竟然有300元钱,那是林彪的大哥寄给她照顾生活的,汪静宜晚年的生活那么困难,太需要钱治病,300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可是直到死,这笔钱她都分文未动。汪静宜说过,她宁死,不花林家的钱。好一个倔强的女子!


(林彪夫妇和老父亲合影)

一辈子郁郁寡欢,没想到死后汪静宜也很倒霉。她的坟墓本来在一块高地上,可是到了70年代,农村兴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那块高地被炸平了,变成了一块麦田,再后来就有人在那里盖房子。

汪静宜的坟墓,正好被盖在了一户人家的堂屋下。汪静宜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可是她还有子侄后辈,每到清明节,子侄想给姑姑扫墓,却不可能,总不能去人家堂屋里烧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