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皇子装疯,被宦官当傀儡拥为皇帝,即位后第一道圣旨,让百官颤抖

2024-02-23 17:05:04

转发自赵赵的期待

前言

皇子装疯,被宦官当傀儡拥为皇帝,即位后第一道圣旨,让百官颤抖。这段离奇而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引发了对于权谋和政治策略的深刻思考。

在这场权谋之中,究竟是皇子的巧妙计谋还是宦官的狡黠算计让他登上皇位?即位后的第一道圣旨又隐藏了何等令人震惊的政治力量?

出生之初注定卑微

李忱生来就注定是卑微的。作为唐宪宗的第十三子,他的生母不过是镇海节度使的侍妾。在父亲谋反失败后,生母只能沦为皇后的侍女。然而命运弄人,她后来竟得宠幸怀孕,才生下了李忱。

可见,李忱的出身已经极为尴尬。在这深宫之中,他注定要面临种种冷眼与歧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早早明白保全自身的道理。

小小年纪,李忱的聪慧便已初露头角。有一次,他突然生了场大病,已是性命垂危。就在那危急时刻,天色忽明,阳光透过窗户笼罩在他身上。

李忱蓦然从床上跳起,向空中恭敬作揖,仿佛在迎接什么人的到来。这怪异举动让围观的侍从们倍感惊异,只道他着了魔。

当时的执政者唐穆宗亲临探望,细细查看李忱的状况后,却笑着说:“这孩子聪明过人,必将来成大事。”言毕,他慷慨赏赐李忱,还为他请来名师指点。自此,李忱有资格接受正统教育。

在学习之余,李忱常常梦见自己骑龙翱翔于苍穹。他将梦告诉母亲,母亲则令他三缄其口——在这深宫殿堂,异象预兆若被他人得知,只会招祸上身。

装痴傻省心自保

童年经历让李忱看清了宫廷险恶。他明白,自己没有强大势力做靠山,谋求皇位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作为李唐嫡裔,他注定会成为旁系亲王的眼中钉。

想来想去,李忱决定对外装疯卖傻,减少他人猜忌,也省得自己处心积虑。他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些东西,不去觊觎就是最大的保护。

果然,李忱的计谋奏效了。在唐文宗统治期间,朝局日益诡异,李忱越发卖力装傻。面对文宗在宴会上逼迫他说话,取笑他的举动,李忱也只是呆呆傻傻,一声不吭。后来即位的唐武宗更是轻视李忱,对他这个长辈毫无礼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唐文宗和唐武宗都是极度轻视李忱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赤裸裸的刁难他。例如在宴会上,唐文宗总爱让李忱跳舞唱歌取乐。虽然李忱什么都不会,但文宗还是强迫他表演。一旁的文武百官见状,也只能强颜欢笑,附和皇帝。

而李忱为了保全性命,只能傻呼呼的唱些乱七八糟的歌谣,跳些怪异的舞蹈,引得人哄堂大笑。如此这般数次之后,唐文宗终于厌烦,不再为难李忱。但自此以后,文宗对李忱的轻视之情愈发明显,连称呼他也只叫“光叔”这种宠物的名称。

唐武宗登基后情况更糟,他对李忱这类“无用废物”厌恶至极。甚至有一次,唐武宗让李忱侍奉自己用膳。李忱为人笨拙,不慎打翻了汤水,唐武宗大怒,竟亲自动手殴打李忱。

周围的侍从都吓傻了眼,谁也不敢触犯皇帝的逆鳞。李忱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却因为身份无法抱怨分毫。李忱都忍气吞声,假意痴迷。他深知时局难测,唯有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意外登基为帝

在唐武宗病危之时,没有明确继承人的选择终于给了李忱机会。权势宦官马元贽掌控朝政,在众多王室子弟中竟然选择“傻子”李忱为帝。

马元贽这样做,自有两个用意:第一,李忱傻得可以控制;第二,真正聪明的储君登基了未必容他掌权。相比之下,傻子皇帝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殊不知,李忱从来都不是什么傻子!在马元贽的拥立下继承大统,他终于迎来了翻身的好机会!

为何这些年李忱能轻易坐稳江山?那就是因为他早已在朝堂之中布下自己的奸细。李忱只等权力来袭,便能迅速掌控整个政权机器。马元贽想要利用李忱,殊不知反被李忱利用,这就是“终日打鹰,反被鹰啄了眼”的道理。

需要说明的是,李忱之所以能够在朝中悄悄布局,全仗他那精明强干的母亲——敬宫彭氏。她明白儿子的才能与抱负,便暗中帮助他结交朝中要员,培育自己的势力。久而久之,李忱在朝堂上已经有了深厚的根基,这才有了日后迅速掌权的基础。

而彭氏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看在李忱聪颖俊秀、多双瞳子的份上。她认为李忱定能有所作为,所以甘愿支持儿子铤而走险。母子二人暗中互相扶持,正是李忱反败为胜的坚强后盾。

一上位铲除奸佞

李忱继位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贬黜名震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后者试图反抗,但李忱已牢牢掌握实权,此举不过是权宜之计。

李德裕本是唐武宗的心腹大臣,以司法刻薄着称。在武宗朝为了迎合皇帝,他大行酷刑,株连无辜,使人人自危。如今李忱一登基就将其贬谪,无疑是在消除政敌,也为民请命。

李德裕无奈离京就任崖州刺史,自此一去不返,在异乡度过了凄凉的晚年。他本想着铤而走险,谁知道李忱手腕如此了得。此时想要反扑为时已晚,李忱已将整个朝中实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此举既震慑住朝中余党,也让马元贽等人错愕不已——李忱为何没先对付他们这些宦官?更让他们猝不及防的是,一向得势的李德裕都能轻易打倒,这傻子皇帝从何时开始威势赫赫?

原来,李忱早已在朝中安插心腹,伺机执掌大权。他之所以没先收拾宦官,是因李德裕势力太强,必须先除之后快。果然,待李德裕黯然离场,马元贽就立刻被李忱盯上,很快便被赐令自尽,权势灰飞烟灭。从此,李忱正式掌控朝廷政权和宫禁大权,他真正作为帝王执政的时代也随之而来。

振兴国家治理盛世

李忱即位后,便立志承先启后,效法太宗贞观之治。他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彻底铲除李德裕势力,确保政权牢固在自己手中。在推荐官员方面也是亲自动手,以严密考核确保忠心耿耿。

或许是小时受辱的原因,李忱特别重视法制建设和政纪廉洁。他严令左右心腹不得干预朝政,也绝不偏袒亲戚利用权力,即便面对亲人的错误也坚决惩处。

需要说明的是,李忱之所以如此严苛,也是因为看在眼里的官场黑暗。比如武宗时期,马元贽等宦官专权盛极一时,他们手中的权力都来源于皇帝的宠信。李忱亲眼见证他们是如何为非作歹,凌驾于文武百官之上的。

因此,李忱登基后义无反顾地清洗他们,并且建立权威。深知皇权神圣不容侵犯的他,制定出严苛的处罚措施,防止权贵跋扈。朝野上下因此洗心革面,政务方面也变得清明起来。

与此同时,李忱也极度珍视谏言。他像太宗一样乐于采纳意见,及时更正过失。有一次,谏官劝他不要大兴土木修建行宫,李忱欣然接受。在谏官魏谟的帮助下,李忱也挽回了一些潜在的政治失误。

此外,李忱在册封许多功臣的子弟为官,让他们在各地效力以示鼓励。又开设乡校博取人才,并举行常年的科举考试。于是四方学子云集京城金粉台下效力,日夕期盼一展宏图。在李忱的倡导下,唐朝的文化艺术也空前繁荣,为后世留下璀璨文明。

在君臣同心同德的情况下,李忱开创的这段盛世被称为“大中之治”。政通人和,文物昌明,四境宁静,国泰民安,经济欣欣向荣、文化艺术亦空前繁盛。李忱也被后人尊称“小太宗”,誉为明君。

当年那个在后宫小心翼翼过活的孩子,如今终于扬眉吐气,所向披靡。李忱之所以能逆境反败为胜,关键就是他有远见卓识,也有大智大勇。有了这些,哪怕出身卑微又如何?他还是能在这残唐末年创造出辉煌的“大中之治”,实在可歌可泣!

结语

李忱驾崩之后,其弟李准即位,是为唐明宗。由于李忱治国有方,国库充裕,明宗又勤政爱民,承继兄长遗志,尊崇文臣。所以唐朝又兴盛了半个世纪,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时间最长的一个。直到后来出现宦官当政和藩镇割据的乱象,这大唐王朝才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中灭亡。

然而,即便到了末世,李忱那辉煌灿烂的“大中之治”也永远记忆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个美好的传说。每每想起那段太平盛世,人们就会不禁感叹:唐朝的鼎盛,切莫忘记李忱皇帝的伟大功勋!没有他的英明神武与睿智远谋,哪里还会有令人神往的“大中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