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周总理逝世34年后,朱士珍吐露总理晚年鲜为人知的举动,潸然泪下

2023-12-04 17:05:02



前言

小人物大举动,他们为国家领导干部的生活作保障,在朝夕相处间建立了家人般的情感,从紧张到开玩笑,这其中的变化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在周总理身旁工作的人不少,他们的做事态度和言行举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周总理的影响。互相关爱之中,是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佩和爱戴之情。

朱士珍的名字很陌生,但在周总理那里朱士珍的名字却很熟悉。他陪伴在周总理身边七年的时间,勤勤恳恳的照顾着周总理的“生活”,在这之间周总理与他也发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一、朱士珍的机遇

生活中的时机是靠自己争取的,只有不断的抓住时机,人生才会非常的精彩。

朱士珍出生在1932年,革命行动热火朝天之时。待他长成可以遍地跑的小娃娃时,日军的侵略也便袭来了。

百姓穷,朱士珍家也穷,书没念成,只能想方设法为吃饭着想。朱士珍从小长得慢,个子不高,并且受环境影响,找个工作难上加难。

朱士珍是聪明的,缺什么他就去干什么样的活,也算是去都尝试尝试,并找到好做且有饭吃的一个。如此,朱士珍首先对准饭店下手,只要能让他留下来,他什么都能做。

在上海四川北路凯福饭店,朱士珍成为了一名打杂的。经常在后厨和前厅来回跑,为了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朱士珍格外的努力。后厨的师傅、前厅的管理人员也看到了这个小子的长处,都会夸一句:“这小子可以。”

朱士珍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机会。虽然朱士珍的悟性并不高,但好在自身努力,坚持了下来,也便逐渐赶了上来。他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也在饭店出了名。

上海解放后,朱士珍的好日子也来了。不仅成为了党员,还当上了工会主席。他的人生也如新中国一般越来越好。

1958年时,国庆庆典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有序的进行着,而朱士珍也被安排了过去。即便要离开家人前往北京,他也只会说:“这是我的责任,我理应去做。”

朱士珍的家人满是骄傲,更认可和支持他的决定。也是这个机会让朱士珍让周总理相识,他前期的训练工作完成的非常好。

周总理便单独叫来他说:“小朱,干的不错啊,有没有想着留下来帮帮我啊?”

朱士珍当场愣住了,就说:“周总理,我真的可以吗?”

周总理笑了:“自信点,你很不错,有你给我管理内务我会很放心的。”

从此,朱士珍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周总理的内务管理员。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上任的这天,周总理与夫人竟亲自招待了他。

在餐桌上,周总理和邓颖超你一句我一句,把朱士珍的家庭情况问了个底朝天,最后还是陈老总出口说:“你们都把他问穷了,家底都翻出来了。”

最后,几人哈哈大笑起来。朱士珍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在这几年间,周总理知道他与家人相离甚远,只要一有时间,就催着他回家。周总理若是去上海出差,也会命令他回家看看。

时不时的也如刚见面时一样,关心着他以及家人的生活。也因家庭的问题,朱士珍离开了周总理,再次回到上海闯荡。

临走时,周总理说:“记住你在北京也有一个家,记得回家看看。”

二、周总理嘱咐学习

1960年时,周总理仍旧在为国家大事操劳着。经常一天奔波很多地方,身旁安排的警卫员和司机等人也得跟随着,但有时候周总理进去商讨事宜时,他们也便闲了下来。

由此,他们为了打发时间,闲聊的、下象棋的等有很多,如此,周总理看到后,便点醒了他们。

周总理首先叫来了管理者说:“你们的时间确实不少,但过去的也很快,为什么不抓紧一下时间呢?学习任务重,这也是你们的基本任务。”

并且周总理时常挂在嘴边的是毛主席,毛主席不仅是我们大家的学习榜样,也是周总理的。这项“基本任务”下达后,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但也很高兴。因为找到自己的不足很难,而周总理是指出的那个。

而后,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时间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甚至还带动了很多人。

朱士珍在周总理身边许久,在他刚到周总理身边时,周总理就问过他:“识字吗?”

朱士珍回复道:“家里穷,没机会。”

周总理紧接着说:“这不机会就来了,我这识字的人很多,你多问,他们也能巩固和教你。”

朱士珍开心坏了,当时的周总理就像是他的人生导师一般,关注着他的生活走向以及学习思想。
三、周总理生活作息

周总理的生活每天也是忙碌的,与毛主席一样熬夜、通宵都是平常事。晚睡后,第二天秘书等人也不敢前去打扰,各做各的事情也不敢发出大的声响。

朱士珍虽然多是在厨房忙碌,但他说:“西花厅真正醒来之时,也是周总理醒来的时候。”

不仅厨房上下开始加快行动,秘书的汇报工作,打扫卫生的人等也都开始不“收敛”了。这个“收敛”是他们手头工作动静的大小,毕竟要为周总理的作息考虑。

之后就是秘书等工作人员开始跟在周总理的身后,讲一些朱士珍听不懂的话术。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是安静的。

跟在周总理身边久了,朱士珍自然也很清楚周总理的生活习惯。每天安排管理着吃饭等工作,有时候周总理嘴头馋了,就会问朱士珍:“今天有没有狮子头啊?”

朱士珍多是一笑,打趣道:“我就知道周总理又念这口了,早安排下去了。”

周总理回道:“要是再加点蚕豆、空心菜什么的就更好了。”

这些话似乎在朱士珍七年的工作时间里经常出现,还有更多的就是周总理问一问下属:“今天吃饭了吗?休息的好不好?”

朱士珍也是常被关注的那一个,有时候周总理要吃夜宵,就会找上朱士珍:“晚上这口头有点馋,记得帮我准备老样子。”

朱士珍一听立马就能明白周总理的用意,花生米很快就能送到周总理的办公室。这样的生活朱士珍早已慢慢的习惯,在周总理的身边他也能够独当一面,周总理也在悄无声息中感染着朱士珍。

结语

周总理的教诲感染着很多的人,朱士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周总理家的一份子,周总理去世后,其夫人也多次邀请朱士珍一聚。几十年后,朱士珍再次想起这段过往,依旧是深刻、清晰的。

周总理是很多人的人生导师,在朱士珍这里也是独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