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59年中国志愿军为爱放弃国籍,入了朝鲜籍,晚年携7子归国定居

2023-09-17 17:05:0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时期,奔波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战斗的士兵,最大的愿望几乎都是能够顺利的打赢战争并平安的回到位于后方的家中。

家不仅是避风港,也是安静舒适惬意生活的象征,更是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与无限亲情情感羁绊的家人的所在地。

乡愁几乎可以说是属于每个国人的奥德赛,对于每个离家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生命随时可能受到威胁的战士来说则更是如此。

然而我国古代却有一位文学家在他的词中留下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人教生死相许”。

爱情可以叫人不顾生死,那么当容纳了家乡故土亲人的乡愁情怀与爱情产生碰撞需要做出选择时,哪种感情又是可以被抛弃和割舍的呢?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有一位去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做出了他的选择:为了爱情放弃中国国籍留在朝鲜成为朝鲜公民与爱人相守。

中国志愿军朝鲜作战

朝鲜半岛上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政体为总统共和制的韩国,一个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的朝鲜,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在国际上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三八线”。

朝韩两国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政体和差距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两国的人民说的却都是朝鲜语,生活习惯也大同小异。

究其原因,就是在二战之前,朝鲜半岛上实际只存在着一个国家:朝鲜国。而在古代,朝鲜国还是我国的藩属国。

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积贫积弱的清政府在惨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便丧失了对于朝鲜国的宗主权。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三年也就是1897年,朝鲜的国号被新上位称帝的君主改为“大韩”,大韩帝国正式诞生。

而日本也就顺理成章的控制着大韩帝国。

1910年,日本逐渐不满足于对于大韩帝国的这种间接管理,就逼迫大韩帝国与之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

二战末期,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首脑聚集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会议上讨论的事宜和做出的各项决定主要是为了制定战胜国利益分配问题并建立制定世界新秩序。

作为战败国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由谁接管,成了美苏两国争论不休的问题。

最后在进行了多次协商交涉后,两国都做出了妥协让步,分别控制朝鲜半岛各一半地区。

随后在美苏两国的安排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和的“大韩民国(南朝鲜)”即韩国和朝鲜两个独立的国家政体正式建立。

但是分裂之后的南北朝鲜相互对立,双方都想要吞并对方势力,在朝鲜半岛上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权。当然这一切的背后,也有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的授意和推动。

南北朝鲜在1948年先后建国,而据不完全统计,在分裂建国的第二年也就是1949年1月到1950年6月,韩朝双方在国境线也就是三八线附近发生的冲突就高达两千多起。

双方的冲突愈演愈烈,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全面爆发。随后美国通过联合国的名义组织“联合国军”加入战争协助韩国作战。

而当时的美国不仅想要获得对朝鲜半岛绝对的完全控制权,而且还对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有其他想法。

于是,朝鲜战争的战火一直烧到了我国与朝鲜国界线的边境地区,美国的轰炸机甚至公然开到了我国辽宁丹东实施轰炸任务。

为了捍卫我国主权与领土安全,1950年10月,我国政府组织抗美援朝志愿军进入了朝鲜国境,正式加入了朝鲜战争。

而当时年仅20岁的王兴复,就是当年志愿军中的一员。

战后留朝参加重建工作

近年有很多诸如《长津湖》的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上映,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热议,并在影视界取得了十分不错的票房成绩。

也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写在课本里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

而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王兴复在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也是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受过冻挨过饿也受过伤。

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王兴复因为受过文化教育被安排在了志愿军军队的后勤部队,主要负责通讯,物资调度运输方面的工作。

虽然王兴复不用拿着枪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和敌人拼命,但是后勤部队的工作也并不是风平浪静没有安全威胁的。

王兴复要在停战的间歇将士兵作战所需要的子弹枪支运到前线,也要躲开美军的轰炸机将在战场上受伤严重的伤兵送往后方救治,在部队转移的时候,王兴复还要进行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并指挥行军。

后来在前线战事吃紧战士伤亡惨重的时候,王兴复还会拿起枪和战友们一起走上前线成为战斗力量和敌军作战。

来到朝鲜近三年后,朝中与联合国军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告一段落。离开家乡的战士们都在期盼着能够在接到上级的回国命令之后随部队回国与家人团聚。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帮人帮到底”,部队还有句话叫“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朝鲜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由于战备精良财大气粗的美军在战争中经常组织轰炸机大批量投放炸弹进行轰炸任务,所以战后的朝鲜完好的建筑保存极少,用一片废墟来形容当时朝鲜的城市农村建设一点也不为过。

这种情形下,如何顺利的推进战后重建工作迅速朝鲜恢复原貌,让朝鲜尽快走上发展经济强盛国力,就成了朝鲜当局面临的最大问题。

然而由于朝鲜国土面积本就不大人口数量不多,一场外部力量干涉参与过多的实力较悬殊的战争又让朝鲜损失了不少的人口。

缺乏了可以干活的劳动力,那么战后的重建工作势必是很难顺利开展的。

就这样,中国政府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决定留下一部分志愿军战士,让他们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而作为对这方面工作有经验的后勤部队,自然就成为了要留在朝鲜参加战后重建工作的主要力量。

年轻的王兴复虽然也想早日回家见到自己的母亲家人,但是他自打参军进入部队后,就一直把“国家需要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去干什么”作为自己做事的信条。

再加上王兴复也是志愿军后勤部队的一员,所以他就请愿留在了朝鲜,积极投入到了朝鲜的战后重建工作当中去。

与援建家庭女儿暗生情愫

由于当时朝鲜政府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忙于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在国际上与别国交涉的他们无法分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建立起团体性的负责战后重建组织的队伍。

所以几乎每个留在朝鲜的志愿军士兵,都想如今我国的对口扶贫的负责脱贫工作的干部一样,每个人负责援建一个因战争变得支离破碎的家庭。

而王兴复所去到的援建家庭,就是家里只剩下以为年迈的老妇人和尚未成年的女儿的家庭。

这家人住在朝鲜平安南道江东郡的一所名为石岭的小山村里,家里本来有五口人:一堆恩爱朴实的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可谓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朝鲜战争打响后,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安全,这家的两个儿子都双双上了战场,只余下夫妻两个和他们年仅14的女儿在家里。

然而战场危机四伏,枪炮无眼,这家人的两个儿子很快就传来了战死的消息,饱经生活风霜的老母亲还来不及悲痛,她的丈夫也因为意外去世了。

这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一下就失去了三位家庭成员,丧子之痛和丧父之痛叠加在一起,本就不再年轻的母亲从此一蹶不振,常年缠绵于病榻。家里的大小事宜,都由她的小女儿照料。

当1953年王兴复来到这个他需要援建的家庭时,见识过战争残酷的他还是因为这个家里破败不堪的房屋和所剩无几的家具以及充斥在家庭内的悲伤气息感到同情与不忍。

“我一定要帮助这家人把日子过好!”这是王兴复当时坚定无比的想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小目标,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也为了安抚自己善良的内心,王兴复开始积极的帮这一家人干各种各样的活。

力所能及的会干的活他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个人力量不能干的活不熟练的活他也要咬牙坚持学着干。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与年纪虽小,肩膀虽然还很稚嫩却能在自己来之前照顾好母亲撑起整个家的小女儿熟悉了起来。

在用自己蹩脚的朝鲜语与这位小女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知道了这家的小女儿年龄17岁,名字叫做吴玉实。

当时的王兴复也不过23岁的年纪,在帮助家里干这干那的过程中,吴玉实对这个和自己家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因为上级命令就一腔热血为身为外国人的他们一家人卖力劳动干活积累了不少的好感。

而从未恋爱过在部队很少见到同龄女性的王兴复,也对年轻美丽又坚强能干的吴玉实产生了超越了男女之间正常友谊的情愫。

后来随着两人交往越来越密切,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在王兴复主动捅破两人关系的窗户之后,他们就建立了正当的恋爱关系。

对于这份感情,王兴复没有半点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恋爱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战友也报告给了自己的领导。

吴玉实的母亲也对这个热心能干的异国小伙极其看好,将他当作了自己的半个亲儿子。

为爱放弃国籍留着朝鲜

但是根据当时志愿军内部的规定,参与援建工作的战士是不能拿取抢夺朝鲜人民的物品,也不能和朝鲜公民恋爱结婚的。

虽然王兴复勇敢承认自己恋情的行为得到了战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但是军令如山,王兴复想要和自己心爱的朝鲜姑娘吴玉实结婚,还是不可能的。

眼看援建工作马上就要结束,留在朝鲜参与战后重建工作变得剩余志愿军部队也要马上返回国内,如何处理自己与恋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摆在王兴复面前最大的难题。

看着王兴复每天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他的一个战友便犹豫着给他出了一个称不上完美的主义:既然咋们志愿军内部不让和朝鲜姑娘结婚,那只要王兴复不再具有志愿军的身份,不久能顺理成章的和吴玉实结婚了嘛。

一边是祖国和家,一边是自己命运凄惨只有母亲陪伴的恋人。

在纠结了很长时间之后,王兴复终于做出了决定,他要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和志愿军的身份,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留在朝鲜照顾自己的爱人和他的母亲。

至于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其他的兄弟姐妹可以照顾。

于是在1958年10月份最后一批留在朝鲜的志愿军组织撤离的时候,王兴复并没有随大部队一起回国,而是留在了朝鲜,留在了吴玉实家中。

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王兴复正式放弃了自己的中国国籍成为了一名朝鲜公民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自己和吴宇实的结婚申请。

由于两人特殊的情况,他们的结婚申请到1962年才受到了批准答复。

同年,王兴复和吴玉实在朝鲜举办了婚礼领了结婚证件,正式结为了夫妻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妻子吴玉实生下了七个孩子,他们人口较多的家也在夫妻二人的操持下生活过的越来越好。

晚年归国

虽然王兴复从来没有为自己放弃回国留在朝鲜的决定后悔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对家以及家人的思念与日俱增。

于是在1967年,王兴复又放弃了自己的朝鲜国籍啊,向中国提交了自己的回国申请。

70年代末,王兴复的回国申请得到了批准,彼时以及接近花甲之年的他先是带着自己四个国籍为中国的孩子回了国,在经过一年的等待之后才与妻子和其他三个国籍为朝鲜的孩子在中国团聚。

回国之后的王兴复和吴玉实都被安排了稳定且待遇较好的工作,他们的七个孩子,也在学业成长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帮扶。

在阔别祖国近40年后,王兴复终于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七个孩子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和家,最后落叶归根的度过了自己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