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72年尼克松访华点名要看39军,周总理不解,毛主席道破天机

2023-02-21 17:05:01

1972年2月21日中午11:00时,一架美国专机缓缓地停在了北京机场。

尼克松走下铺着红毯的舷梯,就伸出手,快步地走向已在等候的周总理,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现场的记者们,举起早就准备好的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唯恐抢不到这珍贵的画面,登不上报纸的头条。

很快,尼克松总统和中国总理握手的照片,就登上了中国及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整个世界为之哗然。

一个总统访问一个国家,这是总统必须履行的职责。但尼克松总统此次访华,还有一个私心。

那就是想见识一下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看看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竟然打败美国的王牌军队——美骑兵一师。

当他的行程过半的时候,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周总理,总理疑惑不解。

外国元首参观军队,是一件寻常的事情,但指名道姓要参观某支部队,还是头一次。

事关重大,他必须向毛主席汇报,请毛主席定夺拍板。

据说主席听完总理的汇报后,哈哈大笑:看来他还是不服气呀!

主席为什么这么说?总理更加一头雾水。39军为何让尼克松总统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这还要从他当政期间39军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说起。
尼克松听到的39军

青年时代的尼克松,对政治非常狂热。成为律师以后,加入了共和党,变成共和党人。为以后步入政坛,登上总统宝座,打下了基础。

他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二战期间他曾经在海军服过役。他对美国军队是非常了解的。

美国军队打败过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军队,对日战争中还打败了日本军队。在他的心目中,美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1946年他退役后,重回政坛。

抗美援朝期间,他已进入美国参议院。他对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做法大为不解。在他看来,美国工业基础雄厚,国库充盈。

美国军队配备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装备,还有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军队作为增援。

而对手,刚刚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争,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部队装备也极差。

实力差别很大,简直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美国怎么会失败呢?

1953年,他成为了副总统,接触到了国家机密文件,对战争的真实情况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原来美军的伤亡是如此严重,和之前报道的官方数据相差如此之远。

他这才理解了杜鲁门总统,也明白他的顶头上司艾森豪威尔,在上任后,抓紧时间与中国谈判,结束这噩梦般的战争。

他的上司同他谈过,他对中国人的精神感到恐惧,中国军人在战场上令行禁止,誓死完成任务的精神,让他心生敬佩。

他私下里也了解过,从放回去的美国俘虏的口中,他知道了邱少云的故事。

他说有一天他们去侦察,遇到了一块半人高的茅草地,他们不敢近前,就丢了几枚燃烧弹。

他们认为,如果有埋伏,燃烧弹一着火,他们肯定会被烧疼得跳出来,但他们并没有发现动静。

直到晚上他们被包围了,才知道茅草地里有人。燃烧弹着火的地方,埋伏着一个战士,叫邱少云,他任凭大火在身上燃烧,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而他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他一个翻身就可滚到河里,扑灭身上的火,但他没有,忍着剧痛,活活被烧死。

他牺牲自己,保全他人,坚守纪律,他参战这么多年,从没有见过。

参加过云山战役的沃克为他讲述了另一个故事。

他侥幸突出重围以后,来到了一个地方。以他的经验,要求其他人停止前进。

因为此处地形易守难攻,是埋伏的好地方。要是志愿军在此埋伏,他们必死无疑。

他四下里张望,确实没有动静,他大着胆子,走上一个山坡,发现100多名中国军人,已经成为了冰雕,但每个人还端着枪,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身为将军的沃克感动了,带着崇敬,带着佩服,为对手敬了一个大大的军礼!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们必败无疑!

他们都没有提到39军。他知道39军,是在他们自己的战报上。每一次美军打了败仗,对手都是39军。

就连他们的名将麦克阿瑟将军,也因此事被撤职。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要知道,麦克阿瑟可是参加过一战二战的老将,经验丰富,作战勇猛,是常胜将军。

离职走之前,他曾对接替他的李奇微说:一定要小心39军,他们实在防不胜防,令美军头疼不已。

麦克阿瑟

李奇微信心满满,走马上任。几次交手之后,不得不服。

他也认为,中国军队是他见过的最强的军队。他给白宫建议,和中国接着谈判,早日结束战争。

从那时起,39军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尼克松的脑海之中。

他发誓,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要见识一下这支别人眼中的神奇之旅,看看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魔法,打得美国军队谈虎色变。

那么39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这还得从中国工农红军说起。

历史辉煌的39军

39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红15军团,那时就是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包括红25军团和红26军团。红25军团参加过长征,跟着大部队,打过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斗过严寒,扛过饥饿,终于到达陕北。

红26军团,没有经历长征。但他们在鄂豫皖地区战斗多年,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

大部队长征以后,他们接到命令,向陕北进发。他们由河南新县进入湖北,然后经陕西蓝田的葛牌镇,到达陕北。

在到达陕北地区后,红25军团与红26军团合并,组建了红15军团。两军合二为一,不仅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也壮大了实力。

抗日战争期间,被编入八路军115师344旅。

八路军第一次与日军直接交战的平型关战役,红十五军团就打先锋。但这次战役,他们的建制被打散。

1940年与新四军会师后,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原344旅改为第10旅。在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中,攻开阜宁县城,后来还参加了两淮战役。

解放战争期间,新四军调到东北,参加辽沈战役。名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是东北野战军四野的主力,共3.7万人。

辽沈战役中,参加过锦州义县围歼战,随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仍属东北军建制。

攻打天津的战役中,与38军一同承担突击任务。之后还参加了宜沙战役,衡宝战役。

这是一支久经考验的部队,这是一支打不垮的部队。一路从天寒地冻的东北白山黑水,打到了温暖如春的广西友谊关。这支部队,没有败绩。
朝鲜战场上的39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队,对我国的警告不予理睬,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士可忍,孰不可忍?我国决定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第3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作为抗美援朝第一批部队奔赴到了朝鲜战场。

在美军的作战报告中总是能出现39军的名字。但对美军来说,这确实像噩梦一般地存在。

因为几乎所有遇上39军的战役,美军都以惨败收场。就连美军引以为傲的王牌160年无败绩的美骑一师,也无一例外。

连美国人自己都说:“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39军与美军的遭遇战,是云山战役。云山位于朝鲜北部山区的边缘地带,是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司令部,他们的军用物资,也在这里调配。

在彭老总的部署下,志愿军迅速完成了对美军的合围之势。39军负责打头阵。

总攻时间一到,枪声炮声响彻云霄。现场一片混乱,到处是火海。

美军晕头转向,慌忙应战。接着,空中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39军的战士像开闸的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冲向了敌军阵地。

此次战役,我军歼敌3000多人。39军384团缴获4架敌机,而且是唯一一次缴获。尖刀连还炸毁了美军的重型坦克。

事后才知,他们打的是美骑兵一师,美骑兵一师的神话,从此被打破。

也就是这一仗,39军开始不断地出现在美国白宫的战报上。39军成了美军的克星。美军如惊弓之鸟,所到之处,草木皆兵。

麦克阿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假意提出与志愿军谈判,实则是重新部署,准备下一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开始后,美国依仗自己的飞机大炮,对我方阵地狂轰滥炸。

39军的一个连队,在190高地守了5天5夜,成功守住了阵地,直到被换防。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原来,他们在敌人轰炸的间隙,就挖一些猫耳洞,敌人轰炸时就躲在里面,敌人攻上阵地时,就近距离投弹,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这就是坑道战的前身,后来在全志愿军推广。上甘岭战役就是坑道战成功的典范。

39军的将士,不仅敢打硬拼,还能灵活运用战术,创造了很多经典战例。

他们不费一兵一卒,运用宣传攻势,打心理战,使美国黑人连全部投降。

他们解放平壤,拿下汉城。创造了拿下双城的记录。

水淹七军,不仅三国时关羽用过,39军的117师,还把水淹七军用到了朝鲜战场。

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39军和志愿军的将士们,用他们的战功,告诉全世界,我们从不畏惧任何王牌部队,新中国不畏惧任何西方势力。

难怪尼克松总统要见39军。39军的战绩,哪一仗都是经典案例,是活教材。

尼克松总统可能想过,他们是不是会魔法,是不是中国名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机会难得,所以他一定要圆自己的梦想。
尼克松眼中的39军

对于尼克松总统的要求,主席大手一挥,同意他参观我军,帮他实现梦想,让他心服口服。

事实上,他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对中国军队的关注就开始了。仪仗队欢迎他,只是我国外交的礼仪程式。

他在回忆录中,还为他们浓描重彩:

仪仗队是他看到过的最出色的一个。他们个子几乎一样高,身姿笔挺有精神。当他沿着长长的列队走去时,每个士兵在他经过时慢慢地转动着头,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他们的行动像是受到催眠的影响”,是那么的整齐划一!这是他对中国军队的直观第一印象。

那么他在军营又会看到什么呢?这时驻京某部,并非39驻地。39军驻地在东北沈阳。39军只是一个营在此为他们表演了队列。

他们一行人到营区门口,守卫士兵一直敬礼目送他们进入,他也看到了列队欢迎他们士兵。

但所有人的动作就与之前访问时的仪仗队一样,动作像是经过尺量一般整齐。他感受着与美国军营的不同。

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让人肃然起敬。

四周的墙壁上,写着白色的大字。他只认识简单的几个字,不能全部认识,他请翻译念给他听: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

翻译告诉他,这叫标语,还把意思也翻译了过去,他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美军老吃败仗。

原来他们的对手,是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队伍,是有灵魂的部队。不像美军,参军打仗是为了挣钱。美国军人的工资之高,全世界都知道。

接着他们参观了士兵的宿舍。他看到他们用的东西,都很普通,并不高档,但都放得整整齐齐。

洗脸用的搪瓷脸盆,睡的木头床,床上铺着的床单连一丝皱纹都没有。尤其是被子,叠的方方正正,像一块面包方砖。一看就知道,他们养成很好,不像美国士兵,自由散漫。

饭前一支歌,也令他新鲜好奇。歌声虽然专业性不高,但声音洪亮,旋律高亢,非常有气势。气势磅礴,直冲霄汉是他想到的几个汉语成语。

队列表演开始了。整齐的步伐,冲天的朝气,坚毅的面孔,高涨的士气。让他备受感染,仿佛年轻的血液又回到了体内,穿越回了青年时代。

这些就够了。直观感受印证了此前的间接了解。军人出身的他,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更容易理解和贯通。

此时此刻,他终于理解了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不是他们无能,是他们碰上了更强的对手。换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与之交手,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释然了,也轻松了很多。这么多年了,这个问题如鲠在喉,不拔不快。今天终于无事一身轻了。这次中国之行,总算圆满了。

随后几天,中国政府安排他对其他几个城市进行了参观。随着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对这个谜一样伟大的民族,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学生,对美国和西方以外的东方世界,一无所知,孤陋寡闻。今天,总算大开眼界了。

关于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历史意义,那是具有划时代的。两国领导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周总理当时就对尼克松总统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总统也在回忆录中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媒体报纸更是好评如潮。此次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是破冰之旅,是中美建交的基础。

尼克松访华,为后来的中美建交打下了基础。这是两国人民的福祉。他提出参观39军,也是情有可原。

这是军人的好奇心,也是对对手的尊重和敬畏。

这次中国之旅,对他自己人生的意义,影响也是深远的。这一点,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有表述。

他曾说过,在今后的几十年内,要同中国搞好关系。否则他们会面临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强大敌人。

不知现在的美国当权者,还记得他们前任的忠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