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毛主席一向反对“搞特权”,为何给贺凤生“大开绿灯”?

2023-02-19 17:05:02

1960年,北京中南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贺凤生,是湖南韶山当地的一名普通农民。毛主席在得知贺凤生来到北京中南海的消息后,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客厅激动地一把握住他的手,对贺凤生说道:

“你能来北京,实在是太好了。我给你两项特权,可以随时见我,可以随时汇报困难!”

(毛主席)

世人皆知,毛主席终其一生都反对“搞特权”,为什么唯独会对眼前这位名叫贺凤生的农民“大开绿灯”呢?他究竟是谁,又是什么原因让他能到北京中南海做客并得到毛主席的接见?

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还望一键三连,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持久动力!

(毛主席与农民在一起)

毛主席之所以会给1960年来访北京的贺凤生两个特权,除了因为他是毛主席家乡的一名基层农民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对毛主席有过“救命之恩”。而想要了解毛主席与贺凤生一家的不解之缘,就要从毛主席的童年时代说起。

1898年,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出生在湖南韶山,和毛主席是同乡。贺家与毛家之间相隔不到十里,两家互有姻亲之好,贺晓秋的母亲,是毛主席的姑姑。因此,年龄相差五岁的贺晓秋与毛主席之间自幼便在一起玩耍,关系亲密无间,堪比孪生兄弟。

(毛主席考察韶山)

两个孩子稍长大一些后,双方各自的父母又将贺晓秋与毛主席送往了乡里同一所学校读书。在校就读期间,毛主席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成绩名列前茅,是长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贺晓秋也对博览群书,能言善辩的表哥钦佩不已。

在意识到毛主席是块读书的料后,毛家决定将主席送往湖南省会长沙读书。贺晓秋最初也嚷嚷着要去长沙,但因贺晓秋年龄小毛主席五岁,加上家境逊色于毛家,因此遗憾地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毛主席一家合影)

在到湖南长沙就读后,毛主席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阔,对社会痼疾,天下大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不过,阅历丰富的毛主席并没有从此骄傲自满,而是在返乡之后经常把自己在外求学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未能如愿读书的贺晓秋。对此,贺晓秋一直感激不已。一天,毛主席给贺晓秋带来了一本《新青年》,对他激动地说道:“中国的救亡图存之道,就在里面,真希望你后续有机会能来到长沙,和我一起学习探讨。”

当时的贺晓秋还没有想到,正是这本书让后来的毛主席逐渐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而青年时代毛主席的选择,也逐渐改变了自己日后的人生。

(毛主席与湖南老乡合影)

1924年,由陈独秀、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达成,国民革命的浪潮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1925年,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过考察的毛主席返回家乡湖南韶山。在辗转全国各地的过程中,毛主席构思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蓝图:与苏联的城市中心爆发工人革命不同的是,中国在当时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倘若领导数倍于工人的农民发动革命,那么势必将会诞生一支摧枯拉朽的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毛主席将自己的革命思路概括为“农民运动”,而开展农民运动的试点,毛主席决定就设置在自己的家乡湖南韶山。但是,考虑到自己一人毕竟独木难支,毛主席决定从家乡再找一位可靠之人充当自己的农运宣传副手,毛主席首先想到的人选,便是和自己从小长大,思想进步的贺晓秋。

(毛主席与农民在一起)

在收到毛主席的邀请后,二十七岁的贺晓秋义无反顾地追随毛主席,投身到了农民运动的革命浪潮中。在贺晓秋的协助下,毛主席“打土豪,分田地”的农运主张在湖南韶山周边的乡村迅速普及开来,星星之火逐渐呈现燎原之势。有一个人充当自己干革命的左膀右臂,毛主席心里也是由衷地高兴。

然而,湖南日渐高涨的革命热情却引发了当地军阀赵恒惕的不安,他将在湖南韶山的毛主席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在数次镇压当地农运未果后,赵恒惕最终签署了对毛主席的逮捕令,下令湖南各地的军队、民团活捉毛主席。

(赵恒惕)

毛主席领导的农民运动虽然在湖南堪称一呼百应,不过在革命初期的农民大多数手无寸铁,未经过军事训练的他们自然不是军阀正规军的对手。眼看敌众我寡,毛主席只好准备紧急撤离。但是湖南的地方军队、民团早已将韶山围得如同铁桶一般,眼看无法脱身,毛主席心里焦急万分。

正当毛主席为此一筹莫展时,贺晓秋一拍脑门,帮毛主席想出了一个对策。他以家中有人看病为由,把毛主席打扮成了一个江湖郎中。再由几个民夫抬着轿子,让毛主席坐在轿子里面,掩人耳目。如果遇到地方民团盘问,就用金银打点。在贺晓秋的一番筹备之下,毛主席果然顺利逃出湖南省境外,向广州奔去。

(毛主席与农民在一起)

但是,这并非是贺晓秋对毛主席唯一一次的救命之恩。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南京等地大肆拘捕和屠杀共产党员,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同年5月,湖南军阀何健响应蒋介石,发动“马日事变”,在湖南开展“清党”,下令搜查毛主席的亲属家眷。

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局,毛主席并没有临阵退缩,而是在1927年夏乔装打扮,秘密潜入湖南,准备在湘赣边界开展一起大规模的工农起义。但由于国民党搜查严密,潜入湖南的毛主席很快便被当地军阀发现了行踪,对毛主席的搜查愈发严密。既无法投住客栈,也不能冒险上街的毛主席只好再次投奔表弟贺长秋,恳请他想想办法。

(马日事变)

在得知毛主席身陷险境后,贺长秋决定再用昔日的老法子,用轿子再“抬”毛主席一次。

令人惊讶的是,贺长秋的法子竟然出奇地管用。没过多久,毛主席便再次被平安地转入到湖南省界。离别之际,贺长秋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盘缠,将它郑重地交到毛主席的手中,对主席说道:“路上留些钱,免得过路大兵刁难。”

(毛主席在乡村考察)

贺长秋的这一举措,让毛主席为之感动不已。毕竟,毛主席从小就知道贺长秋家境并不是十分富裕,家中还有母亲侍养。如今贺长秋不仅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救自己于水火,还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家资悉数交给了自己,支持他在当时看来遥遥无期的革命事业,这怎不令人动容呢?

毛主席在与贺长秋告别后,于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随后率领工农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兄弟二人再次联络,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

(开国大典上的毛主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得知毛主席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成为了共和国的领袖,贺晓秋的内心激动不已。但是,他不知道如今贵为一国领袖的毛主席,是不是已经忘了自己昔日这个童年故友。于是,贺晓秋十分谨慎地向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不仅有对毛主席近况的问候,也有贺晓秋自己对新中国社会问题,民生疾苦的一些见解。

令贺晓秋十分惊讶的是,他的信很快便得到了毛主席的回复。在毛主席外出访问苏联,回国之后,首先做的事儿便是将贺晓秋的信仔细看完,给他回信。在毛主席的信件中,主席不仅答谢贺晓秋对自己昔日的救命之恩,而且还称赞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主席在信中说道:“如果贤弟对国家未来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随时在信件中提出来。”此外,主席还从自己的稿费中拨出三百元钱,来帮贺晓秋一家改善生活。

(毛主席与周恩来等人合影)

贺晓秋在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和三百元钱后,心里非常高兴。他和左邻右舍说道:“我的三哥还活着!三哥没有忘记我和父老乡亲!”在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后,贺晓秋不止一次对自己的儿子贺凤生说:“我们的国家主席不仅是我小时候的朋友,还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你将来一定要好好报效主席,报效国家。”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贺凤生立誓要在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虽然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作为一个湖南韶山当地的普通农民,贺凤生以身作则,带领当地百姓“抓革命,促生产”,很快便因杰出的工作能力而当选为了湖南韶山当地的农民生产队大队长。

(毛主席与周恩来合影)

遗憾的是,晚年的贺晓秋因患有疾病,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到1960年时,贺晓秋已病入膏肓。弥留之际,贺晓秋把儿子贺凤生叫到床边,对他说道:“我死之后,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北京见见毛主席,了却我平生的心愿。”贺凤生含泪点了点头。

但是,考虑到毛主席可能公务繁忙,因此贺凤生并没有在父亲去世后立即就到北京见毛主席。而是料理完父亲的丧事,过一段时间后才抵达北京中南海,等待毛主席方便的时候接见他。

(毛主席)

令贺凤生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在得知他来到北京中南海的消息后,竟十分爽快地接见了他,丝毫没有架子。贺凤生只见毛主席笑吟吟地握着自己满是老茧的手,说道:“你就是小凤吧,秋弟经常在信里提到你啊!他最近怎么样了?怎么没和你一起来北京?”

当贺凤生将父亲病故,临终前想来北京一趟的遗愿含泪告给毛主席时,毛主席心痛地说道:“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一声呢?那时你就应该来北京,哪怕你把父亲去世的消息拍个电报发给我也可以。秋弟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他,我就坐不到这里了。对了,我寄给你父亲的三百块钱你收到了吗?”

(毛主席与农民在一起)

在谢过毛主席对自己家庭状况的关怀后,贺凤生便将家乡公共食堂大锅饭吃不饱,祖坟被改成田地等种种社会问题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过贺凤生的倾诉后,十分欣慰地说道:“你放心,你来北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你真的很像你的父亲,能够关心民生,关心国家大事,真的很让人高兴呀!”

(毛主席)

临别之际,毛主席给了贺凤生两项特权:其一便是随时可以见自己,其二便是能够越级上报困难。就这样,贺凤生充当了毛主席在基层的“眼睛”,将人民百姓生活的各种问题都逐一汇报给毛主席,而主席也努力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新中国在成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那些被历史铭记的英雄,正是那些将人民的恩情从始至终放置于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