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下巴上突然长出一颗痣,科学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2023-02-02 09:37:41

一直以来,国人都不会忘记毛主席的样子,虽然主席已经过世多年,但由于技术进步,许多主席生前的画像照片得到保留。甚至很多毛主席青年时期的照片,也都很好地保存下来。然而人们回顾主席不同时期的样貌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青年时代的毛主席,下巴并没有痣。

毛主席下巴的痣,同样是主席样貌的标志之一,主席的卫士李银桥在与主席相处的时候,就经常谈起这颗痣。

他还笑着跟主席说这是富贵痣,不过信奉科学的毛主席自然不会考虑这种迷信的东西。但围绕着毛主席下巴的痣,确实有着不少的传说。有关这颗痣的出现时间,一般认为是遵义会议之后,主席的样貌与早年相比有了明显变化,下巴的痣也越来越明显。毛新宇在谈论此事的时候,就明确表示痣是在1935年开始出现的,那正是遵义会议之后。

中国古代一直对于人体出现的痣有着某种迷信,还根据痣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人生预测。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更是毛主席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毛主席的家乡湖南,就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天命所归的意义,根据传统的说法,主席是典型的国字脸,痣的出现正好代表了王字加一点,便是完整的国字。

当然,这种民间传说自然是不可信的,毛主席一直都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那么按照科学的研究,主席在遵义会议后的这颗痣是怎么来的呢?

痣是一种皮肤病,它并不是某一种病症,而是一个总称。毛主席下巴的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色素痣,它往往是人体皮肤内,某一区域色素细胞增多引起的良性肿瘤。一般来说对于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只是会影响美观。痣出现的位置并不固定,许多着名人物脸上都有痣,甚至一些人脸上的痣还成为了一个象征。

不过,一般人对于痣的印象,是天生下来就带着的。这种痣是比较常见的,不过色素痣往往也会有后天形成的类型,毛主席脸上的痣就属于后天形成的。一般这类痣在人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出现,皮肤外表也是平滑的。随着人年龄不断增大,色素细胞等开始影响皮肤,这个区域便会慢慢产生痣。

具体表现为皮肤某部位慢慢鼓起,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会呈现一个半球形的突出痣。这种痣颜色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常见的黑色痣,也有的是与皮肤非常相似的褐色痣。在医学上,这种痣一般被称为皮内痣,这类后天出现的皮内痣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对于人体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只是当时的人们对于痣的了解不够全面,缺乏科学的医疗知识,自然会觉得痣可能与什么异像有关。

1935年遵义会议期间,毛主席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这个年龄正是皮内痣后天形成的时期。所以主席在这个时期下巴长出了痣,是很正常的事情,与诸多传说并没有什么关系。当然,痣的形成与人体的激素分泌有着极大的关系,它并不是注定会出现,外界许多因素导致人体出现变化,会刺激人体促成痣的出现。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之前,是毛主席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由于王明等人的专权,毛主席在党内被不断边缘化,当时主席不仅身体很差,生活的条件也相当糟糕。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一直关心着革命发展,可眼看着王明等人在根据地一系列胡搞,后来又在湘江等地葬送了大量红军主力。

毛主席的心情差到极点,这段时期主席的心态变化,以及身体的疾病等一系列因素,促成了这颗痣的出现。再加上主席长期不分昼夜工作,生活并不是特别规律,这又加快了痣的形成。

不过,这颗痣的出现并没有影响到主席,主席本人从来都没有回避过去那段黑暗的时期。他对于自己的这颗痣看得也很自然,并没有刻意去联想什么。只是许多关注毛主席的人,联想到主席在遵义会议前后处境的变化,给这颗痣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实际上这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毕竟毛主席是通过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令困难中的大家心服口服,这才有了遵义会议上,众人一致支持毛主席带领红军继续走下去,这些从来都不是靠天意,而是靠主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