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宋辽一直都是死对头,宋仁宗驾崩,为何辽国会举国恸哭?

2022-09-12 17:05:05

宋嘉祐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于汴梁的皇宫中驾崩了,享年五十四岁。在位42年,以仁当先,施恩于天下,励志改革,任用贤臣。虽然对外议和小有瑕疵,但是还是赢得了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根据《宋史》记载,当宋仁宗赵祯去世的消息传至民间时,引发了空前的反应。商人罢市,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放声痛哭。就连山沟中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最令人震惊的还是辽国百姓的反应,我们都知道自宋朝建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一直都是宋王朝最大的敌人。

辽道宗耶律洪基

但是当宋仁宗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辽国时,却发现辽国之人举国皆哭。这就奇怪了,宋辽可一直都是死对头,为什么宋朝的皇帝死了,辽国要举国皆哭?其实辽国人的举动,可以说即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

说到宋辽之间的矛盾的激发点,就不得不提澶渊之盟。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据史料记载,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的百年之间,宋辽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而且宋辽之间的交流多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澶渊之盟

而澶渊之盟之所以会维持宋辽之间百年的和平,这其中与宋仁宗赵祯有很大关系。庆历元年十二月,这个时候正值宋、夏战争的白热化阶段。时任辽国皇帝的辽兴宗耶律只骨,在其群臣的支持下,决定再次与大宋为敌。辽兴宗以宋修边防与攻夏为借口,一方面屯兵南京,作出攻宋的态势。

一方面又派使者前往大宋,索取被后周世宗攻占的关南十县。宋仁宗一方则派出了大臣富弼与辽国使者进行谈判,大臣富弼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打破辽国索要三关之地的企图。与此同时,宋仁宗赵祯为避免两国再次发生军事冲突,最终决定以每年增加岁币为代价,继续维持先前澶渊之盟的和平协议,史称重熙增币。

宋仁宗赵祯

虽然宋仁宗的做法,看起来有些懦弱,委曲求全。但是相比花费巨资,再兴战事。岁币的支出对大宋来说并非沉重负担,相比军费更是无足轻重。也正是宋仁宗再次退步,才换来了宋辽之间的边境和平。而且每当辽国发生饥荒,宋朝都会派人在边境赈济,辽国物资充沛,也就没有了战争的需求,宋朝的百姓也不必再担心辽国人的掠夺。

长此以往,一直坚持下去,表面上看宋朝确实一直在吃亏。其实转念一想,也许比起把敌人打到,让敌人真正臣服才是最明确的选择。如果没有外部相对稳定的环境,相必宋朝也就不会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等会各方面的宝藏。宋仁宗时期,是北宋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期间贤臣名相辈出,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盛世。

戏曲形象

其实不仅是宋仁宗驾崩时,辽国举国皆哭,就连宋真宗崩逝时,辽圣宗也曾“集蕃汉大臣共同哀悼,后妃以下皆为沾涕”。所以辽道宗耶律洪基及辽国人的一番反应,记载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中。情理之中是因为宋朝多次忍让,退步,对其帮助很大,感恩理所应到。意料之外是因为并没有想到敌人有一天却成了真心的朋友。

辽道宗痛苦说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宋朝百姓



虽然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对宋朝的表现多有不满,说其无大汉之勇,更无大明之志。但是终其一点,作为一位君主,如果他的百姓,每天都要遭受战乱之苦。那么君主又与夏桀商纣等暴君何异,这岂不是变相的暴虐?